引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国民经济论文,体系论文,目标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党的五中全会《建议》,进一步明确了“九五”期间和今后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这些目标把经济发展目标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宏观调控目标结合起来,把中期计划目标同远景目标结合起来,把方向性目标同数量化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目标体系,对于引导“九五”和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结合起来是《纲要》的一个新特点
《纲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具有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中长期计划的许多不同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宏观调控目标结合起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是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的目的。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经验,《纲要》在提出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确定了“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七大目标,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长期计划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
首先,这一目标体系充分反映了“八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宝贵经验。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得到加强和改善。“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比“七五”时期高4.2个百分点,居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首位。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摆脱了过去常常困扰我们的大起大伏,各年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离散系数仅为0.16,是建国以来各个五年计划中速度最快、波动幅度最小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提前五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八五”计划成为建国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
历史经验教训证明,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不仅会严重影响当期发展,而且会给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留下后患,造成重大的损失。“八五”期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经济过热,金融秩序混乱,物价涨幅过高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从1993年6月份起,适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在着力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将资金和资源引导到能够显著增加有效供给和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上,从而避免了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1994年物价涨幅过高的情况下,1995年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搞好经济总量平衡、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整顿流通秩序、加强物价监管等政策措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涨幅由1995年1月的21.2%下降到12月的8.3%;全年物价涨幅由上年的21.7%降至14.8%,实现了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八五”计划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积累了宏观调控的新经验。正是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为使“九五”计划的实施能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把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纲要》在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又强调提出了宏观调控目标,这在以往中长期计划的制定中是不可能有的。
第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宏观调控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但计划的内容、方法和职能等都与其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有很大的不同。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控市场运行,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计划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重点放到搞好宏观调控上。《纲要》正是依据这个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宏观调控的七大目标。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突出了国家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既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又有物价控制目标;既有财政收支控制目标,又有金融调控目标;既有经济发展目标,又有人口、就业等社会发展目标。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这就更好地体现了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有利于计划、金融、财政三大宏观调控手段形成合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第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宏观调控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了重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没有宏观调控目标作为手段,发展目标往往会落空。在过去制定中长期规划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比较重视,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明确的、全面系统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计划实施中往往顾此失彼。在强调加快发展时,往往不顾财力物力的可能,拼命扩大投资规模,造成货币超常发行,以至引发通货膨胀。在经济调整时,又大砍基建项目,扔下一大批半拉子工程。经济增长常常出现大起大伏,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常常脱节。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又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要完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使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稳定和改善,这就使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纲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一整套宏观调控目标,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要求国家各级行政部门,包括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如果要对这些调控目标进行大的调整,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就为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法制保证。
二、《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
提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是中长期规划首先要解决的课题。目标犹如一面旗帜,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激励作用。目标定得过高,则欲速不达,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目标定得过低,轻而易举就能实现,不利于发挥经济增长潜力。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就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肯定了这一提法。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香港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明确提出以1980年不变价作为计算的依据,按1980年汇率折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实现小康。这是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奋斗目标。
在奋斗目标中,合理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六五”、“七五”和“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到1995年年底,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按1980年汇率折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900多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基于上述情况,《纲要》根据五中全会的建议,适时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到2000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本世纪末奋斗目标的补充。这个要求是积极的,也留有了一定余地。据测算,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3亿人以内,“九五”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就可以实现人均翻两番。《纲要》提出“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年均8%左右来把握,这样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超过人均翻两番。整个90年代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9.8%左右,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将达到28000亿元左右。
“九五”经济增长速度按8%左右安排,比“八五”的速度低一些,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要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把目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下来;二是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为深化改革创造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三是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偏重追求速度转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小康水平是一个阶段性的代表生活质量的目标。到本世纪末,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为小康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可以圆满地实现小康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4%,全国人民衣食住行的消费水平都将得到提高。到2000年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大改革力度,理顺经济关系,推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后劲,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这就全面提出了“九五”时期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多层面的目标体系。不仅提出了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提出了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不仅提出总量和人均方面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且提出解决少数人的贫困问题。这使我们联想到1995年春天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各国一致赞同把扶贫、扩大就业和社会融合作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课题,使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说明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纲要》提出的“九五”发展目标,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渴望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联合国社会发展大会的精神和中国政府做出的承诺,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目标。
《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的规范化、法制化,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显著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发展目标,《纲要》勾划了未来15年发展远景的轮廓,是非常鼓舞人的。后1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将不低于7.3%。在经济连续20年高速度增长、基数相当大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再翻一番,这将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样,从1996年算起,1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7.5%左右;从1981年算起的30年年均速度为8.8%左右。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将达到56000亿元左右,比1980年增长11.4倍。
实现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将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实现上述目标后,我们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将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是有条件和可能的。经过“八五”期间进行的大规模建设和对原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得到显著加强,一些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供应上,可以支撑未来15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由于我国人民节俭的传统形成的高储蓄率,可以支持较高的投资率,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总之,《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既是振奋人心的,又是实事求是的,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将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形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努力实现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纲要》指出必须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把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一项目标。这个目标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它体现了人口增加、就业扩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这又是一个经过综合平衡、比较稳妥的速度。由于不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这就使各方面不必绷得很紧,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提供比较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进行综合治理,明显降低物价上涨幅度,使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是“九五”期间宏观调控的第二项目标。没有物价的稳定,经济生活就会被扭曲,国民经济就难以持续健康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增长方式转变、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也难以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不少。目前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健全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价格关系的改革仍要深入进行。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九五”期间,要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大力增加紧缺产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的生产;抑制生产、流通环节的涨价因素,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搞好重要商品储备;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建设;建立以价格法为核心的价格法律体系;加强对价格和收费的监督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率按30%把握,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年均增长10%,累计达到13万亿元,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三项目标。投资需求今后仍将是我国社会总需求的主导因素。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是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物价基本稳定的关键。投资规模定得太低,难以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各方面的困难会增多,但是投资规模过大,又容易造成经济过热和物价过快上涨。要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度规模,需要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在建总规模实行双重调控,主要从资金源头调控年度投资规模。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集中力量“保重点、保收尾、保投产”,使在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要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集中力量搞好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加强现有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实行投资的合理分工。按照中央和地方各自事权、财权,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权责。国家重点工程以外的竞争性项目,应主要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努力做到财政收入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实现收支基本平衡,控制国债发行规模,使年度发债规模保持在合理界限之内,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四项目标。随着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的改革措施逐步到位,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科教发展等作用也将更大。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和避免国债危机的发生,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继续完善各项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逐步开征遗产税和增与税、利息税和社会保障税等。要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打击偷税漏税骗税行为。清理整顿预算外收支和财政信用。严格控制非重点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力压缩行政开支,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建立工资福利支出的有效约束机制。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狭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18%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23%左右,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五项目标。在目前我国财政职能还不健全,调控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有效的方式,是刺激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最敏感的手段。要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开办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信贷结构,保证增加农业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要重点支持有市场销路、有效益的项目和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实行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和管理。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防止出现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实现经常项目中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资本项目保持适量顺差,外汇储备比1995年底有所增加,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六项目标。目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外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关系十分重大。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努力促进贸易和非贸易创汇的继续增长,优化进口结构。要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使用效益,利用外债规模应与国力相适应,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外债余额的过快增长。加强对直接利用外资的引导,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3‰,城镇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左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人,是“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第七项目标。能否把人口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人民小康水平的实现。在适度控制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有效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直接决定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努力扩大就业,不仅是为保持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就业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积累型工程,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在岗培训。建立失业预警和调控体系,搞好失业保险、救济和再就业工作。
提出上述宏观调控的七大目标,主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并借鉴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不少市场经济国家把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我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人口等调控目标,这就使调控的范围有所扩大。从广度讲,可以覆盖引导全社会的经济运行;从深度讲,抓住这七大调控目标,就抓住了影响宏观经济的最重要的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控制计划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