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全球资源争夺新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冷静论文,全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有一种看法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不再拥有重要地位,因而大国之间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发生冲突乃至打世界大战的时代已经过去。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至少是不全面的。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争夺自然资源特别是其中的战略资源,仍然是主权国家间产生摩擦和冲突的重要根源。对于奉行和平发展方针的中国来说,研究当前全球资源争夺的新态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球: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进入21世纪,从全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得到各国之间为获取各种自然资源而进行的激烈角逐。其中,作为动力源泉的石油和天然气又是重中之重。
从地区看,中东无疑是争夺的中心地带,那里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二,自上世纪70-80年代的石油危机到两次海湾战争,战乱不断。虽然阿以民族冲突是主线,但背后都隐藏着各国为争夺能源而进行的博弈。里海所在的中亚地区是各国争夺的另一焦点。这个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在150亿—400亿桶之间,尚未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在700亿—1500亿桶之间,还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苏联解体后,美欧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乘虚而入,土耳其、伊朗等地区大国也依靠地缘优势,积极介入这个地区的事务。俄罗斯及其西伯利亚地区因为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成为吸引周边国家的磁石。俄罗斯的石油储量最近不断上调,英国石油公司不久前把俄罗斯已探明的储量从450亿桶提高到601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6%,由于俄罗斯石油储量大部分集中在西伯利亚,周边的中、日、韩等国正在为从这里获得石油供应而竞争,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尤其可观,约占全球28%,成为西欧能源的重要来源,俄罗斯则正在利用自己这种资源优势,同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签署了25年和35年的天然气协议。此外,还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了类似谈判,企图组建一个天然气卡塔尔,以提高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
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如今也成了周围多个国家的目标,那里的海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海洋资源,丹麦,俄罗斯,美国和挪威纷纷在那里展开了地理勘察。此外,其他战略资源也都受到各国的重视。例如在非洲,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还有多种其他战略物资,如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扎伊尔的钻石、钴、锌、镍、锗、镉,尼日尔的铀。近几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先后调整对非洲的政策,向非洲国家示好,以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战略资源。
为什么新千年伊始,资源争夺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总体上说,某些战略物资在全球分布不均,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各国都把获得这些资源提升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因而争夺趋于激化。
美国:力保资源霸主地位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方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其目标一是市场,二是资源。以美国为例,美国虽是资源大国,但缺乏16种战略物资。美国每天消费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其中一半以上要靠进口。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了加强对石油的控制,小布什上台以后制定了新战略。
首先,借反恐之名攻占伊拉克,插入中东的心脏,削弱沙特等传统产油国的发言权,对其他石油进口国实行威慑。美国攻打伊拉克早有预谋,早在2001年4月,白宫内阁会议就做过这样的决议:“由于伊拉克对石油市场可能有不安定的影响,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风险,因而军事干预是必须的。”
其次,利用苏联解体之机,鼓励美国石油公司向里海新独立的国家投资,意在从经济上控制这些国家;另一方面加快北约东扩的步伐,力求将中亚国家拉入美欧的势力范围。目前美国在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的投资已占这些国家外国投资的30%-40%。据报道,驻阿塞拜疆的1万多名外国人中,有6000名来自美国,600多家外国企业中有70%,是美国企业。如果美国在中亚地区站稳脚跟,就可以把中东、欧洲和东亚三大战略区域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巨大的锁链。根据中亚地区没有出海口的现状,美国还极力支持修建中亚通往土耳其的石油出口管道,并敦促欧洲接纳土耳其为欧盟成员,以便利用土耳其的地缘优势。
第三,美国与俄加紧能源合作,企图建立美—俄石油联盟。俄则对美开放军港,向美国出口石油。
第四,进军非洲产油国。美国对非洲地区原本不太重视,但2003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强化与非洲能源生产国的合作,确定为“加强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美国石油公司在几内亚湾沿岸的西非国家已有大量投资,仅埃索公司就在安哥拉获得3个深海石油开采项目,总投资近百亿美元。
综上所述,可见美国已将中东、中亚、高加索、俄罗斯、非洲等石油地区纳入战略轨道,其战略意图是要通过控制石油这个命脉,巩固其资源垄断地位。
各国:积极推行新的战略
在美国力图保持其资源霸主地位的格局下,世界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各自的资源战略。
日本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历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国外积极争夺石油开采合作机会。近年来这种要求尤为迫切,这是因为,日本虽然实施能源多样化的政策,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已经由最高时期占能源消耗总量77%大幅下降,但仍然高达50%以上。而日本以核能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战略,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又受到挫折。核电站事故频频发生。暴露出许多隐瞒事故,篡改安全检查记录的丑闻,动摇了国民对核电站的信心,使日本政府扩大原子能利用的能源战略遭到反对。而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又因成本的制约难以迅速推广。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导致的中东乱局,使90%的石油供给依赖于中东的日本感到石油供应多元化的必要。2003年9月29日,“第三届非洲开发会议”在东京都内宾馆开幕,99个国家和50家国际机构的代表就非洲开发和支援事宜进行了商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演说称,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援助。日本同时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其战略意图至为明显。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强化了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迫使其他发达国家不得不到其他地方找油。例如,法国因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在中东能源利益上受到排挤,因而认识到非洲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去年3月初,法国总统希拉克带领一些法国公司的代表访问了非洲产油大国阿尔及利亚。目前法国的道达尔等石油公司在喀麦隆、乍得和加蓬等法语非洲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英国在争夺能源方面也不甘落后,2003年底的英联邦会议就是英国有意安排在非洲石油大国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的。2004年3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访问利比亚时走进卡扎菲的帐篷,使两国关系有了重大突破,其目的之一显然也是为了能源。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为获得可靠的能源保障而努力。如印度政府正在通过其天然气公司在全球各地寻找能源,重点是进入那些美国公司去不了的产油国或与印度建立长期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起印度已在苏丹、俄罗斯、越南、伊朗、伊拉克和缅甸的14个石油、天然气项目投入大量资金。马来西亚的佩特龙公司斥资4.36亿美元购买了南非第二大炼油厂30%的股份,成为南非第四大投资国。菲律宾几家矿业公司积极在非洲寻找投资机会,并取得了加蓬油田的勘探权。韩国目前从非洲进口原油日均超过15万桶,并已成为尼日利亚石油现货市场的主要买家之一。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争夺资源的竞争中,政府总是与跨国公司紧密协作。全球主要石油跨国公司在这场争夺中全部出场,其中包括美国的谢夫隆—德士古,埃克森—美孚;联合王国的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法国的埃尔夫和道达尔;意大利的阿吉普等。
争夺:会否引发世界战争
我们的看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因资源争夺而引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资源争夺加剧不等于必然会发生资源争夺战争。大国之间资源争夺的主要手段将表现为外交、政治、经济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当然,也不能忽视以军事手段作后盾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都同资源争夺有着密切关系。二次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20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时,发达国家之间合力应付危机,并没有为此打起仗来。大国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也没有发动战争。这一点,同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以及两大阵营的对峙有关。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以及新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是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起到了抑制战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苏对峙,形成了核威慑的战略平衡,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到了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为争夺自然资源而诉诸战争的可能性不是扩大而是缩小了。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大国通过跨国公司,运用经济手段,挟其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向世界扩张的能力,无需动用武力就可以获得市场和资源。同时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应用战争手段获取资源,只能落得鸡飞蛋打,两败俱伤。
因而,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外交的、政治的、经济的手段取得资源还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正如印度的经验所展示的,我们除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获取资源外,完全可以绕过发达国家的控制圈,采取向友好国家投资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开发那里的资源满足中国的需求,另一方面把中国的资金、技术带过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需要补充的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不会为争夺资源打仗,不等于说大国不会为取得资源控制权而对拥有资源的小国发动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有争夺石油资源的背景,伊朗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对象。
中国:资源挑战不可回避
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资源不足。为此必须对资源问题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战略。
一,摆在第一位的应是节约消耗。中国现在是用世界原油的7.4%,原煤的31%,铁的30%,钢的27%,氧化铝的25%,水泥的40%,创造世界GDP的4%。如果不节约消耗将无法在202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为此就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行新型工业化方针,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走降低消耗,节约资源之路。这种节约已经不是简单的减少物耗,而是由过去走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经济之路,变为走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经济之路。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消耗,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它将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二,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于国内的方针。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以求缓解供求紧张的形势。中国现在已发现20多万处矿点、矿化点,而只对其中2万多处作了勘查评价。特别是西部地区,矿产勘查开发前景广阔。目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23种,天然气、铜、锌、磷、钾等20多种矿产的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应当把开发大西北同发展中国矿业结合起来,定能更好地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需要。
三,大力开展资源外交,能源外交,首脑外交,为中国公司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安全的外部环境。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主要依靠中东,要逐步使进口国外资源多元化,以分散风险。此外还需提高在国际市场上运作的本领,争取全面参与国际能源机构,国际能源论坛等对国际能源投资大环境有重要影响的组织和机构的运作,以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
标签:石油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非洲联盟论文; 能源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