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论文_何正东

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论文_何正东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张,同时,社会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整个工程建设体系中,施工质量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优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而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显露无疑。为此,只有切实提出建筑施工管理策略,才能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1积极落实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际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筑施工安全主要是针对施工主体单位来说的,而质量管理则是围绕建筑开展的。只有将主体与对象有机整合,才能最好的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具有不可预见性与不可控性,因为建筑施工极易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存在极大的风险。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社会信誉。而建筑企业则需根据施工安全问题的性质与严重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这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为此,积极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多元化的安全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管理,从根源上预防施工安全问题。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综合水平,也能强化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2.1建筑施工管理落实不到位

通常,建筑工程施工多采用分包的方式。而这种施工模式会造成工程建设参与方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增加管理难度。由于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在是实际施工过程中,过分侧重经济效益,盲目的承接工程,而这些工程量无法在短时间内交付竣工,使得工程时间跨度过长,工期延迟。此外,在工序配置方面,缺少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人为失误问题屡见不鲜。如果建筑单位内部缺失完善的管理制度,极易导致施工缺乏标准规范性,且内部人员配置混乱,施工效率下降,进而增大工程管理协调难度。

2.2主体施工技术贫乏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与领域创新,社会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公众对于房屋建设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停留于单纯的满足生存发展需求方面,而逐步趋向精神与心理的需求。当然,这要求建筑施工技术要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与合理性。

纵观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现状可知,其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其一,建筑工程项目选址受到时间、空间与地理环境的制约,使得现场施工无法按照预先设定的工程图纸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缺失技术基础。其二,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为压缩成本,面向社会招收低学历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且未能对一线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技术一知半解,且无法快速掌握各类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操控技术,沿用传统的施工手段,最后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

2.3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在整个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工程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现代化建设标准,且部分建筑企业对各类细微问题缺乏重视,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当下绝大多数工程项目规模大、工序冗杂,涉及到地下管网布设等问题,这就加大了施工难度系数。但是,我国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制度,这就为部分建筑单位预留了可乘之机,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则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再者,部分基层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不作为,基层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是无人监管,这也埋下了施工安全隐患。

3强化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

3.1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现代化标准要求,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就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建筑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进程中,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成立独立化、完善化的管理部门,以避免上行政层过多的干涉管理部门内部工作,确保管理部门决策的落实。其次,不同的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工程概况,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加大质量管控投入力度。最后,单纯的建立内部管理体制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确保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与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内部制度,保证内部体制充分发挥实际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施工管理问题,强化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3.2加大监督管理投入力度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监管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加大监督管理投入力度,避免施工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管理人员参与专题讲座与管理技能培训会议。具体措施为:

1)管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化施工质量控制意识,并充分认知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性。而且相关部门需严格遵照培训考核制度,定期抽查企业内部的基层管理人员,一方面,扩充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依托考核制度深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2)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人员来说,要加大对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管投入力度,不仅需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施工能够严格遵照既定标准模式推进;而且还应积极开展理论知识比赛,让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策略。

总而言之,加大建筑工程管理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建筑工程管理达到预期,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现代化标准要求。

3.3重视施工阶段具体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施工技术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与落实者,应当系统且深入的了解各类创新科技,明确施工阶段相关技术的标准要求,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且将创新科技落实到施工过程中,进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以某省商住两用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其占地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共三栋主楼,其中,一号楼20层、二号楼15层、三号楼16层,地下一层。一层与二层为框架结构,其余楼层主要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为提高施工效率,企业决定在气候条件适宜的8月份开始施工。在本次施工建设初期,施工企业明确说明,如果能够在7天内高质量的完成一层楼的建设任务,就会为施工团队发送双倍工资。在本次活动中,企业共发放了15万元的奖金,该措施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使工程提前一个月交付竣工。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必要保障,为此,监督管理人员要加大对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度,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防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再者,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材料的性质特征与运输条件,避免对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同时还需重视材料的储存保护问题,防止材料因储存环境不适宜发生性能受损的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念,全方位动态控制施工质量,科学管理工程项目,规范施工步骤,从而为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霍清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262-262.

[2]舒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182-183.

[3]潘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259.

论文作者:何正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论文_何正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