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清词#183;顺康卷”指的是缺陷_文学论文

“全清词#183;顺康卷”指的是缺陷_文学论文

《全清词#183;顺康卷》指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清词论文,指瑕论文,顺康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4)06-0134-05

《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002年)的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巨璧之瑕,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明人误作清人、一人前后两处著录、词人生卒年不确等事实讹误,及误收南明反清烈士、大量著录明遗民之作等体例乖违诸方面。

一、事实讹误

(一)明人误作清人

该卷第一册第8页收卓发之《如梦令》等词三首,小传称:“卓发之,字左车,浙江仁和人,明崇祯六年(1632)以乡荐为副贡。著有《水一方诗草》。”这样的介绍没有大错,错的是编者不知,早在明亡之前七年,卓发之已去世了。

卓发之即晚明文学奇才卓人月之父,是当时江南文坛知名度颇高的一位文人,卓人月进步的文学思想、杰出的文学才华和在文坛的极大影响都与其父相关。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但一直受到文学史研究的忽视。

卓发之,字左车,号莲旬,一生踯躅科场,仅得副贡荣身,与汤显祖、顾宪成、钱谦益、陈继儒、袁宏道、钟惺、谭元春、释紫柏、憨山等众多明末著名文学家和复社人物均有交游,著有《水一方诗草》、《漉篱集》、《今文线》、《经世略》等。因生前两栖于仁和塘栖与南京清凉山,故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三与陈作霖《金陵通传》卷二十二均载其事迹。崇祯刊本《漉篱集》二十五卷(卷九为词)、《遗集》一卷以“书中多悖妄之词”遭乾隆间禁毁,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其诗文创作凭借坎坷的人生遭际、师事佛禅而来的灵敏悟性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广泛涉猎和深厚造诣,摆脱了文坛时风的雾障,昂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汤显祖等人以“江左卧龙”、“秣陵珠树”誉之(叶灿《漉篱集序》)。樊良枢评曰:“国朝王李诸家但袭冠裳,未露心骨;会稽、公安便欲全脱初盛,恨半落宋元。若莲旬《江南》诸什,自出手眼,直抒性情,窱窱若秋云,荡荡如流水,可谓极文人之致,登作者之坛矣。”董其昌对其各体诗的成就更是揄扬备至:“读莲旬五言古诗,峰峦耸峙,骨法峻嶒,奇花异卉生岩罅中如石上藓,盖其吐纳呼吸冶铸苏李,而光芒烛天,神锋独露;七言古昔人以少陵《兵车》祖祢《木兰》,余谓谪仙《蜀道》挥斥屈宋以拟莲旬,差堪仿佛,故如江海横流,骐骥暴怒,驱柏梁诸子而蹴蹋之,若汉高之颠倒豪杰也。”(《漉篱集》卷首《读〈漉篱集〉总论》)散文则在直抒性情中贯穿一种批判现实的尖锐思想,如对八股文和科举制度的批判丝毫不让于后来的蒲松龄和吴敬梓。《漉篱集》卷十《舸阁草序》云:“本朝以内圣外王之学望制艺之士,士以制艺致身霄汉矣,乃徵德行,则侧席而别举贤良;御蟊贼,则拊髀而旁求颇牧。……今科名之陋,陋于八股。”同卷《叶司成传稿序》则曰:“国家举天下英雄束之枯管三寸之内,又束以经生一家之言,取其斯断无用者,阴夺其气而弱其骨,以寓销锋镝、放马牛之意,至深远也!乃一旦有事,必将误于经生之手。”

据国家图书馆所藏天启元年卓发之自刻《卓氏遗书》卷二《家传》,卓发之生于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八月十八日。其卒年,崇祯传经堂刻本《漉篱集》二十五卷后附《漉篱遗集》一卷,卷首题“戊寅作”,卷前徐士俊序和卷末滁上罗瑕公所作《莲旬西归公案》,更明确记载卓发之病卒于崇祯十年戊寅(1638)八月十六日。《全清词·顺康卷》致误之由,或亦有本。康熙间卓尔堪所编《遗民诗》卷三、卷九,民国张其淦著《明代千遗民诗咏》卷六,近年专力明遗民研究的著名学者谢正光撰《明遗民传记索引》等,即均误收了此人。

(二)一人当作两人,前后两处著录

该卷第一册第210页起收录来镕《应天长》等词64首,小传云:

来镕,字元成,浙江萧山人,继绍子。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选授皖城司李。甲申后,削发入山,课耕读以自给。清顺治十年(1653),尝作五十自寿词,未明所终。有《倘湖诗馀》。

紧接其后,又于第226-227页收来集之《唐多令》等词3首,小传云:

来集之,字元成,号倘湖,浙江萧山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司李皖城。升授兵科给事中,改枢部,未几晋太常少卿。明亡,归萧山。卒于康熙八年(1669)。著有《南行偶笔》、《倘湖遗稿》等。且不论后者的卒年错误,无庸任何辞费即可看出,这两个人完全是一个人。

再看第226页所收来集之《唐多令·题画》实即第222页所收来镕《唐多令·题画村居》:

江上旧青山。松根[第222页作“枝”]长掩关。数年来、奔走尘寰。松[第222页作“枝”]上黄鹂相助[第222页作“对”]语,问居士、几时还。此意久阑珊。归来好是闲。试评涂[第222页作“论”]、万壑千岩[第222页作“峦”]。添我一身云树下,与鹿豕、共痴顽。

同样,第226页所收来集之《玉楼春·雨过》实即第224页所收来镕《玉楼春·雨过山景大佳,遂凭空嘿对许久,忽尔神思摇摇》、第227页所收来集之《满庭芳·吴江道中》实即第216页所收来镕《满庭芳·吴江道中》。对应各首之间仅见字词微有不同,可见来集之之作与来镕之作完全为一人所为。

何况此人还和卓发之一样,在明清之际有相当的知名度。来集之,原名镕,字元成,号樵道人,又号倘湖樵人,出身浙江萧山望族来氏。父来宗道为明天启、崇祯间内阁大学士,师陈函辉为明末著名忠节烈士。集之崇祯十三年(1640)“以麟经成名进士,先生之文海内家传户诵,虽三尺童子无不知有先生者”(所著《读易隅通》卷首黄正色序)。旋授安庆府推官,马、阮比周,集之耻副附其党,无所依违。先后经历张献忠、左良玉战火焚烧安庆之难,苦心调剂兵民,剪凶戢盗,一时有包龙图再世之誉。弘光元年(即清顺治二年,1645)南都陷,清军进兵浙江,其妻杨氏悲愤沉水,集之归萧山与族人来方炜等起兵反清,于七条沙扼守钱江,屡败清师;共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浙东,以兵部职方司主事进兵科给事中,加太常寺少卿。此际抗清事迹广泛见载于《浙东纪略》、《鲁春秋》、《南疆绎史》、《小腆纪年》、《小腆纪传》、《石匮书后集》、《罪惟录》、《续明纪事本末》等。集之学识渊深,才名早著,明亡,隐居家乡倘湖之滨,足迹不入市廛,潜心著述,学者称为“倘湖先生”。时人林时对《荷锸丛谈》卷二“三百年文章代不乏人”条,列举当时“使遭逢明盛,咸足鼓吹休明,颂扬盛雅,而不幸当末流板荡,徒稿项岩穴,忧幽愤郁以终”者,集之即在其中。所著仅现存者即有经类《读易隅通》、《易图亲见》、《卦义一得》、《春秋志在》,子类《倘湖樵书》、《博学汇书》、《南行载笔》、《南行偶笔》,集类《倘湖近诗》、《倘湖诗馀》、《倘湖遗稿》,杂剧《秋风三叠》(含《冷眼》、《英雄泪》、《侠女新声》三种)、《两纱剧》(含《女红纱涂抹试官》、《秃碧纱炎凉秀士》两种)、《小青娘挑灯闲看牡丹亭》等。

(三)词人生卒年不确

这方面的失误之处甚多。如上引来集之小传“卒于康熙八年”,就是错误的。据所著《倘湖樵书》、《博学汇书》二书卷首毛奇龄序“予邑夙推风雅多识者三人,……包二且久逝,今岿然者独先生与伯耳”,和末尾署年“康熙二十二年十月”,来集之卒年一定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后。(顺便一提,杨忠、李灵年等《清人别集总目》指其卒年为1682,亦有误。)又如第一册第546页石庞小传“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清康熙中犹在世”,生年差得太远,卒年不明。据康熙二十九年自刻《天外谈初集》卷二《壶中天填词自序》“时年丁卯,予年十八作是记”,及《无因种填词自序》“时年戊辰,予年十九作是记”等文后题记,石庞生年为康熙九年(1670);据张潮编《友声三集》卷三康熙四十一年春末汪扶晨尺牍“石天外兄近在荒乡宁斋家弟处,来践黄山之约”,及卷四康熙四十一年秋冬间潘介尺牍“挽天外诗缠绵真挚,高义古情”云云,石庞卒年必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夏秋之交。这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便溘然辞世的康熙间词人,而非从明万历中活至清康熙中的耄耋遗民。第一册第62页张岱小传“康熙二十八年(1689)卒”、第二册第1226页余怀小传“康熙三十四(1695)卒”,同样不确。前者,据胡益民1995年发表在《古籍研究》上的文章,张岱卒年应为康熙十九年(1680);后者,据张潮《友声二集》辛集康熙三十五年六月钱岳尺牍“余曼翁于荷花诞日仙游,令嗣鸿(湘)客从白下奔丧”,同年九月余湘客尺牍“追忆客秋随家君渡江,相访先生于丛菊之下”,“今倏忽一年而家君已经辞世”,余怀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六月二十四日(吴俗荷花生日)。

又如,第一册第546页钱肃润小传生卒年、第四册第2315页吕潜小传生卒年、第十二册第6811页潘江小传生卒年、第十五册第8832页张潮小传卒年,均不明。实际上,张慧剑《江苏文人年表》早已载录钱肃润生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卒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据《光绪遂宁县志》、其所著《吕半隐诗选》和《费燕峰先生年谱》等材料,可以考知吕潜生年为天启元年(1621),卒年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据《木厓续集》卷末之三《赠大罗庵主乐岑》、《桐城耆旧传》卷七等资料,可以考知潘江生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据张潮《尺牍偶存》卷十一、许迎年《槐墅诗抄》卷四等材料,可以考知张潮卒年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左右。其他词人生卒年,可以从杨忠、李灵年等《清人别集总目》和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借鉴成果的则更多。

二、体例乖违

该卷凡例第三条明谓:“明清之际词人,大体以作者出处定取舍。凡抗清殉难以及殁于清初而以明遗民自居者,本书不予收录。”《全清词》不收不臣于清者,是一个符合词人本意的很好的原则。但事实上,该卷并没有完全遵循——有时甚至让人怀疑它是完全放弃了——这一体例。

(一)误收南明反清烈士

该卷第一册第75页起所收《行香子》等词14首的作者、广东揭阳人郭之奇就是个典型的“抗清殉难”者。郭之奇,字仲常,号正夫,一号菽子,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出为福建提学副使。桂王粤中建国,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礼、兵二部尚书。虽然工夫之《永历实录》卷二十《郭之奇传》视其为南明永历之奸臣、贰臣,江日升《台湾外纪》卷二又以漏网逃禅、遗民终老者视之,然大量的史料说明,前者实出明末党争颠倒黑白、诋毁政敌之馀习,后者亦不过传闻不实之辞。《潮州耆旧集》卷三十五所收郭之奇姻亲罗万杰《郭正夫公暨元配林夫人墓志铭》、温睿临《南疆绎史》列传第十八、戴笠《行在阳秋》卷下、查继佐《东山国语》、徐鼒《小腆纪年》卷二十、《小腆纪传》列传第二十四、凌雪《南天痕》卷二十等载,郭之奇矢志反清,永历帝逃到缅甸以后,之奇只身隐遁到越南沿海,继续从事反清事业,后被越南人邀功绑送清廷,不屈遇害。如《南疆绎史》载,当其从永历帝之召,“手书示其子曰:‘儿勉自立,吾生死从吾君,不归也’”。又记永历帝被孙可望控制于安隆以后,之奇因曾抗言阻孙可望秦王之封,不得赴行在,栖泊海滨,独身抗清,“盖自辛卯(1651,即孙可望迎永历帝入安隆,使之奇彷徨失君之年)后凡十一年,尝历艰苦,崎岖万端,之奇卒不变。辛丑(1661),交人执之以献。丁未(1667)八月,杀于桂林。未没前,寓书其子曰:‘事之兴废,天也;成吾志焉耳。’年五十六,有遗诗文三千馀篇”。《小腆纪传》载,之奇被执送广西,“两司以下官多之奇门下士,委屈谕降,不从”。《小腆纪年》载就义时,之奇“望西叩头谢恩,危坐就刑,神色不变,观者无不流涕”。《行在阳秋》并载其绝命诗,其一云:“成仁取义忆前贤,异地同心著几鞭。血比萇弘新化碧,魂归望帝久为鹃。曾无尺寸酬高厚,唯有孤丹昭简编。万卷诗书随一炬,千秋霜管俟他年。”虽其卒年另有己亥(1659)、壬寅(1662)之异,其因反清失败被杀则绝无问题。乾隆间清廷官方为笼络人心和激励臣节,一反故态,大力表彰史可法、瞿式耜等明末死节忠臣,将郭之奇追谥为“忠节”,亦从反面说明了郭之奇的最终死难真相。

(二)大量著录明遗民自居者

该卷所收“殁于清初而以明遗民自居者”,真是不胜枚举。笔者将谢正光所编《明遗民传记索引》和《明遗民录汇辑》等书与之对照,确认系明遗民而为此卷各册所收的词人至少有如下之多。

第一册:吴本泰,第1页起《沁园春》等2首;李天植,第8页起《忆秦娥》等5首;曹元方,第21页起《洛阳春》等7首;张岱,第62页起《蝶恋花》等17首;陈洪绶,第66页起《鹧鸪词》等33首;王泰际,第71页起《浪淘沙》1首;龚贤,第72页起《蝶恋花》等12首;黄家舒,第74页起《虞美人》1首;王翃,第79页起《怨东风》等165首;单恂,第122页起《长相思》等24首;金俊明,第128页起《忆皇州》等2首;徐士俊,第132页起《望江南》等203首;朱隗,第168页起《念奴娇》1首;万寿祺,第169页起《思帝乡》等16首;来集之,第226页起如上述64首;商景兰,第227页起《十六字令》等56首;商景徽,第237页起《月中行》等3首;许承钦,第241页起《金人捧金露盘》等4首;孙永祚,第242页起《念奴娇》1首;徐之瑞,第255页起《祝英台近》等7首;尼静照(即曹静照),第258页起《江城子》等3首;傅占衡,第357页起《沁园春》等42首;陈孝逸,第366页起《沁园春》等31首;殳丹生,第463页起《五彩结同心》等2首;汪价,第477页起《雨中花》等97首;纪映钟,第498页起《清平乐》等29首;陆嘉淑,第506页起《多丽》等90首;潘廷璋,第524页起《如梦令》等35首;胡山,第531页起《长相思》等10首;钱肃润,第546页起《千秋岁》1首;陆世仪,第632页起《卜算子》1首。

第二册:唐允甲,第633页起《传言玉女》等2首;黄周星,第700页起《眼儿媚》等4首;杜濬,第701页起《水调歌头》等21首;吴乔,第705页起《人月圆》1首;吴景旭,第705页起《荷叶杯》等50首;朱一是,第716页起《清平乐》等7首;范路,第718页起《忆江南》等4首;钱澄之,第740页起《鹤冲天》1首;顾炎武,第754页起《忆江南》等6首;钱芬,第769页起《临江仙》等13首;归庄,第788页起《朝中措》等2首;陆庆臻,第868页起《画堂春》等2首;张彦之,第869页起《千秋岁》等3首;陆圻,第870页起《潇湘逢故人慢》1首;陆堦,第871页起《惜春容》1首;金堡,第914页起《十六字令》等468首;陈子升,第1024页起《菩萨蛮》等24首;冒襄,第1028页起《鹊桥仙》等14首;顾樵,第1035页起《杨柳枝》等8首;彭孙贻,第1053页起《十六字令》等231首;李炜,第1107页起《浣溪沙》等6首;胡介,第1159页起《长相思》等9首;柴绍炳,第1165页起《谢燕关》1首;余怀,第1226页起《桂枝香》等230首。

第三册:阎修龄,第1452页起《渔家傲》1首;杜岕,第1467页起《贺新郎》2首;张纲孙,第1583页起《乌夜啼》等20首;申涵光,第1590页起《满江红》等5首;顾有孝,第1602页起《千秋岁》等4首;王夫之,第1604页起《十六字令》等279首;张惣,第1773页起《长相思》等6首。

第四册:计南阳,第1953页起《花非花》等36首;吴骐,第1962页起《生查子》等99首;沈谦,第1981页起《采桑》等219首;张养重,第2095页起《浣溪沙》1首;毛先舒,第2170页起《十六字令》等142首;诸九鼎,第2307页起《清平乐》等4首;诸匡鼎,第2308页起《清平乐》等9首;徐远,第2310页起《减字木兰花》等10首;吕潜,第2315页起《清平乐》1首;孙圣兰,第2315页起《醉蓬莱》等2首;沈泓,第2316页起《江城子》等2首;关键,第2317页起《醉花间》等7首;高兆,第2344页起《千秋岁》1首;李标,第2361页起《踏莎行》等4首;孙缵祖,第2364页起《采桑子》等2首;王屋,第2367页起《满庭芳》等18首;李应机,第2453页起《千秋岁》等2首;黎景义,第2487页起《满江红》等3首。

第五册:魏允柟,第2634页起《蝶恋花》等5首;魏允札,第2637页起《台城路》等181首;韩曾驹,第2698页起《虞美人》1首;黄云,第2785页起《南歌子》等21首;陈允衡,第2835页起《浣溪沙》2首;顾景星,第2959页起《望江南》等28首。

第六册:陈祚明,第3457页起《生查子》等52首;黄修娟,第3476页起《减字木兰花》等2首;周篔,第3479页起《生查子》等34首;蒋平阶,第3487页起《绛州春》等65首。

第七册:潘高,第3810页起《水调歌头》等5首;韩纯玉,第4298页起《忆江南》等98首。

第八册:朱茂晭,第4578页起《木兰花慢》等95首;释宏修(即祁班孙),第4602页起《千秋岁》1首;冷士嵋,第4755页起《忆王孙》等13首。

第九册:朱用纯,第4994页起《满江红》1首;陆宏定,第5017页起《烛影摇红》等24首;沈进,第5023页起《采桑子》等10首;徐石麒,第5162页起《十六字令》等89首;魏宪,第5390页起《水调歌头》等2首。

第十册:屈大均,第5647页起《如梦令》等224首;释今无,第5693页起《满庭芳》1首;陈恭尹,第5764页起《南乡子》等29首。

第十一册:吴而达,第6309页起《点绛唇》1首;范荃,第6354页起《南柯子》等187首;罗煜,第6393页起《浣溪沙》等9首;恽寿平,第6438页起《千秋岁》1首;方中通,第6583页起《伤春怨》等50首;陆繁弨,第6593页起《点绛唇》1首;吴懋谦,第6606页起《菩萨蛮》1首。

第十二册:潘江,第6811页起《捣练子》等39首。

该卷为《明遗民传记索引》、《明遗民录汇辑》所收的明遗民词人达111人,词作4224首。

此外还有不为以上二书著录,编者所撰小传表明其亦遗民者,如第一册第6页起所收《西江月》等3首的作者沈自继、第15页起所收《南乡子》等2首的作者顾若群、第17页起所收《三台令》等14首的作者冯鼎位、第24页起所收《转应曲》等64首的作者毛莹、第46页所收《念奴娇》1首的作者陈于泰、第253页起所收《浣溪沙》等10首的作者李蒸、第264页起所收《满庭芳》等44首的作者贺贻孙、第533页所收《一剪梅》1首的作者田彻、第552页起所收《如梦令》等75首的作者刘命清、第二册第772页起所收《临江仙》等5首的作者徐尔铉、第773页起所收《望江梅》等31首的作者宋存标、第1021页所收《风人松》1首的作者丁文策、第1159页所收《江城子》1首的作者董黄、第三册第1503页起所收《荷叶杯》等7首的作者林子襄、第四册第2329页起所收《如梦令》等78首的作者沈龙、第2384页所收《满江红》1首的作者王业、第2434页起所收《长相思》等9首的作者周珽、第五册第2885页起所收《望江南》等5首的作者许大就等,从小传来看,均为明遗民无疑。这又是遗民词人18人,词作352首。

总计《全清词·顺康卷》收遗民词人不下129人、词作不下4576首,其作品数量甚至大大超过了清初卓尔堪的一部《明遗民诗》!

一部开宗明义号称不收明遗民词的《全清词》,却有板有眼地将绝大多数明遗民词都照收不误了。这无论怎么说,都有点不好理解。——如果真的将所有明遗民词作都收进来倒也罢,只要把凡例中的那句话去掉也就可以了。但是,毕竟还有相当一批明遗民词作并没有收入,这使该卷以后的修订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标签:;  ;  ;  ;  ;  ;  ;  

“全清词#183;顺康卷”指的是缺陷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