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心医院呼吸科 重庆 40226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方法:我们将呼吸科16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理,封管及使用的并发症做了临床统计。近2年,我呼吸科广泛采用美国BD公司所研究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留置针,所观察患者16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2d)的1510例患者,留置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为(3~7)d[1],由患者血管自身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患者27例,占所有失败原因的8.5%.由护士的穿刺技术导致失败的患者9例,占所有失败原因中的42.8%,由于患者不遵医导致留置失败的患者6例,占所有失败原因的28.5%.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41例,占14%.因液体外渗拔针15例,占0.8%.因静脉炎拔针6例,占0.4%. 结果: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针管柔软,并可以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为抢救病人时,护士建立二通道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为众多患者所接受。结论: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穿刺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正确的护理可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使用;护理 ;封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27-01
1.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1.1 操作前给患者作好解释: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1.5 妥善固定
2.封管方法
2.1 封管液的种类
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2 封管液的剂量及浓度
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
2.3 封管方法
封管时应用脉冲式封管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2 穿刺前护理
3.3 穿刺后护理
3.4 掌握留置的时间
3.5 预防静脉炎及局部炎症反应
4.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4.1 并发症
4.1.1导管堵塞
造成静脉留置针导管堵塞的原因较多,如持续使用静脉脂肪乳等营养液输液后留置针导管冲封管不彻底,封管液的用量、封管液的类型以及本身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
4.1.2液体外渗
患者不配合、没有正确选择血管、固定方法错误、留置针型号大小与患者血管外径出入太大均可导致液体渗漏[2] 。
4.1.3炎症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为沿患者穿刺血管上方出现一条索状红线,穿刺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严重者患者会全身瘙痒,亦可有有高热等症状。
4.1.4血栓形成
临床上静脉的血栓常见于血管细小及血流相对缓慢的静脉内。据有关报道,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高3倍。
4.1.5皮下血肿
临床上多见于拔针时按压不当
4.2 使用留置针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护理措施
4.2.1防止留置针堵塞
封管肝素液浓度为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注射液12500u 6~10ml。在进行留置针封管时应用脉冲式正压封管以防失败。
4.2.2防止液体外渗
护士应告知患者在有留置针的肢体应避免用力过度活动,留置针穿刺部位衣服应宽松,按时巡视并严密观察及护理。
4.2.3防止炎症的发生
护士应严格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原则,在为患者穿刺时应做到最大无菌操作区域,在穿刺时,病室内其他人员避免走动。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4.2.4防止血栓的形成
穿刺时应尽量选择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4.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3.1观察局部反应
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
4.3.2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莫菲壶内液体滴空。
5.总结
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应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护士专业知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经常换位思考,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李小燕,刘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21.
[2]俞淑荣,周春芳.静脉留置针在胸腹壁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83.
论文作者:张晓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下肢论文; 液体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