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妇幼保健院 418000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心理改善情况(SAS、SD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心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多出现在产后2h,晚期出血发生在产后24h,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据不完全统计,70%产后出血是由于宫缩乏力导致的[1]。因此,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所有患者均为初产妇,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6.5±2.1)岁,其中顺产28例,剖宫产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9±1.1)岁,其中顺产25例,剖宫产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产前护理:首先产妇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为产妇介绍周围环境,并且为产妇详细介绍生产相关知识,逐步减缓产妇的紧张情绪,鼓励产妇勇敢面对;为产妇提供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环境[2];?产程护理:第一产程产妇开始疼痛加剧,此时要在产妇宫缩间歇期鼓励产妇,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指导产妇采取舒适体位,并且要帮助产妇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避免产妇大喊大叫消耗体力;第二产程产妇疼痛减弱,宫缩也开始出现乏力,产妇体力也会出现不支现象,此时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科学的用力,并且要不断鼓励产妇,同时还要观察会阴侧切的适当的时机;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要及时给产妇告知,让产妇放心[3];?产后护理:对即将出院的产妇进行在家的各种事项的指导,室内要求,产妇所居住的室内环境尽量保持干净,整洁,保持室内通风;饮食方面,尽量吃清淡食物,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乳腺按摩,经常对乳房进行按摩护理,防止乳房下垂。并且要做好随访工作,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产妇进行书面知识的讲解,相关图片的查看,手把手的进行视频教学,提高反馈式健康教育宣传的效果[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心理改善情况(SAS、SD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心理改善情况,利用已经被国际认证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产后出血量、心理改善情况,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为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h内,也会存在推迟状况,大量出血会导致休克,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监测。发生产后出血时,要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防止患者发生休克,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要快速加强宫缩,加强宫缩的方法主要有给予患者缩宫素,也可以为患者按摩子宫,在分娩的过程中要做好准备工作,发生出血时要及时止血,切不可由于失血过多导致患者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们要尽最大可能保障产妇及胎儿的安全,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医疗工作质量[5]。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我们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做到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综合护理干预是近年来不断推行的一种护理模式,它具有科学的、全面的、人性化的特点,让护理工作的展开更具人性化,让患者将以往的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治疗,这样不仅拉近了护患关系,有效减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还提高了治疗效果,更加保障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因此,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努力落实、贯彻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将护理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让患者对我们更加信任,让就医从医的大环境更加和谐[6]。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心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亚平.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8):113-115.
[2]刘艳华.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8):41-42.
[3]王玲.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68-3470.
[4]尹帮蓉.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08-111.
[5]涂桂英,张国平,何琴,等.产后出血108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10):79-80.
[6]高惠芬.预防性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0-61.
论文作者:刘少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初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