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恒运建筑设计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管理也发生改变,已经发展为对人、物、财有效规划的工程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市政路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责任体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采购与环境控制、建设职能部门工区模式四个方面,对其合理化应用进行阐述,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沟通意识
前言:众所周知,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计划等都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完善的工程管理模式是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应将管理模式中涉及的各个方面结合到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并对这个整体进行优化管理,改善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
1.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并未使用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有规章制度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对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制约,导致人员责任规定不准确,甚至经常出现路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其次,管理部门监督执行不到位,规章制度存在漏洞。管理人员在落实具体管理工作时未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甚至会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监督人员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凭借工作经验,或者向上级领导汇报,等待回复,延长施工时间,拉低工作效率。最后,在制定市政路桥管理规范时,并未充分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再加上现行规章制度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其制约效果并不明显。
1.2缺乏沟通意识
导致路桥工程施工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沟通问题。在路桥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将工程相关信息与方案传达到各个部门,由于其中夹杂着需个人理解的信息,如果个人素质出现偏差[1],各部门之间信息方案就会存在差异。再加上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容易导致施工情况不一致,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传递速度较慢而延误施工,使项目经理发出的指令失去其原有的意义,甚至造成指导失误。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团队工作的效率远比一个人要高。在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团队之间的协作,但由于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导致其文化差异较大,不利于高效团队建设。
1.3尚未形成可靠的管理模式
当前,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协调能力不足,尚未形成可靠的管理模式。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涉及的专业与部门众多,管理人员应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如加强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交流网络,方便出现问题时可进行实时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团队文化、个人因素的影响,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并未完善。因此,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规章制度的改善,逐步建立起可靠有效的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1.4存在管理模式制约因素
在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客观因素。市政路桥工程工作量大,施工环节多,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严格,使施工工程管理难度加大。第二,施工环境。在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产生的噪音、废弃材料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作息,对施工计划的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第三,工期拖延。市政路桥工程能否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完成是决定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所在,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将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2.对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的合理化应用
2.1构建责任体系
细节决定工程质量,即便是浩大的路桥工程,也需重视细节性问题。因此,应建立责任体系,将工程操作细节通过制度进行约束。在工程正式实施前,依照当地施工标准条例及施工项目的具体需求,构建与施工过程最为匹配的管理制度,通过基本管理制度的制定,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操作流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应承担的责任[2],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为项目整体质量负责,为市政路桥工程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工程管理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考察,将场地进行划分,并明确其责任范围,再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及个人,促使其在工作中规范行为,确保工程中沟通顺畅,保证施工进度。同时,还要建立工程管理模式,组建专门进行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管理部门。目前,路桥工程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农民工居多,专业素质不佳,因此,企业需派遣专业人员对其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可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可进行物质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促进其发展;对于屡教不改的员工,不予录用。责任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升路桥工程的工作效率、为施工安全提供科学指导、规范施工的操作流程、确保施工人员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2完善监管制度
质量作为商品的核心价值,路桥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如果工程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工程价值将不复存在。因此,提升工程质量必须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构建出完善的监管制度。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实行分级管制,层层监督,利用这种操作来控制工程质量。例如,某桥梁公司遇到混凝土出现色差的问题,这种桥梁的承受问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该公司为了使桥体美观,采取此种保护措施:使用胶体与白水泥搅拌,用粉刷先将其涂在桥梁表面,再用海绵粘着干的白水泥擦拭,使桥梁颜色达到一致。这种做法起到美观的作用,可能导致后期运营时不能及时发现桥梁裂缝,造成安全隐患。而出现此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施工时间间隔过长;脱模剂涂抹不够均匀;浇筑时为了使混凝土更好的结合而加强振捣,导致下层混凝土严重过振。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监管人员监管力度不够,导致管理出现混乱。因此,每一个环节都要布置相应的监督人员与负责人,将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细节原因造成质量问题,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2.3加强采购与环境污染控制
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形成的前提是做好监管工作、建立责任体系,在保证工程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加强采购与环境污染控制、为市政路桥工程提供质量以及安全保障。首先,要结合其施工要求,对其原材料采购进行严格把关,在购买前,需进行市场调研,对比原材料价格以及质量,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进行购买;购买时,要求商家出具营业许可证以及质量保证书,坚决抵制三无产品,前期贪图便宜,导致工程质量不佳,在后期维护时就需要投入大笔资金,造成经济损失。其次,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水、废渣等问题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尽量将生产作业向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的作业量以及作业内容。例如,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可在车间、工厂内完成,减少现场加工制作的产生的噪音;混凝土的搅拌也应远离施工现场,减少噪声源;或者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用具有消音降噪功能的施工器械。另外,还要注意减少人为噪音,文明施工,保证居民的正常作息时间,同时将污水进行工业处理后在进行排放,降低污染率,保证平衡的生态环境。最后,将工程管理模式贯彻整个施工过程,使市政路桥工程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质量。
2.4建设职能部门工区模式
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与复杂程度进行工区设置,配备专业的施工队伍。在该工区内,不仅要进行施工生产,项目经理职能部门也要并入到工区当中。项目经理下属部门为财务部门以及合同管理部门,可以对路桥工程整体项目资金的使用预算控制进行统一安排,对施工合同进行签署、管理并制定下一步工作安排,让其余的施工部门也加入到工区当中,不仅实现跨部门的高度协调,还能够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减少项目经理工作量,避免因个人理解能力不同造成施工情况不一致的现象。因此,项目经理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其他项目中,提升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分别设置工程部、合同管理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工区与职能部门并列布置[3],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工区只作为施工生产单位,再按照项目特点设置不同的施工队伍。这种模式将职能部门所有与工程相关的技能人员安排在一起,实现职能部门内部工作效率最大化,工区可集中精力进行施工生产。
结语: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路桥管理工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必将被市场淘汰。因此,保证路桥管理模式的合理化是至关重要的,在其改进过程中,应当因项目而异,举一反三,结合项目特点进行有效整改,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市政路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82.
[2]江永.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分析[J].江西建材,2018(10):49+51.
[3]杨吴进.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分析[J].四川水泥,2015(05):35.
论文作者:胡云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路论文; 工区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职能部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