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育才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我国的新课改在不断地完善,实验课程作为化学课程开展和呈现的基础与主要手段,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在现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课标的实际要求来重新设计并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就成为了广大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标 实验教学设计 实践
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实验作为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基础,应当贯穿整个化学学习。积极有效地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实验化学知识的能力。实验项目对于化学科目来说不仅是构成课程教学的基础,更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和有效方法。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加强对现有化学的教学实验的利用来更好地达到化学学科的教学培养目的。
一、新课标下要坚持的初中化学教学原则
1.坚持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间的互相影响以及开展双向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坚持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坚持探究性原则,加强对学习交流信息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力度。比如在讲溶液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你们在家时有做过酸辣汤吗?学生在听到老师的提问后,立即会想学化学与做酸辣汤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向学生讲透溶液的概念。在试验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产生兴趣,并带着疑问探究知识,享受学习化学带来的乐趣;在实验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与动手能力均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坚持实践性原则,明确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事例。在新课标下,新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加入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因此,要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4.坚持层次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实践策略综述
1.课程实验对象确定阶段:在《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中,教师在初期筹划课程实验前必须对教材进行研读,对章节中出现的三大课题的重要性和呈现次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之后选取相关重点的内容进行实验。比如:
课题1《金属材料》中,围绕金属的通用性质而设计的基本实验,实验的设计重点呈现金属的光泽、延展性、导电、导热性等基本物理性质。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主要从金属与多种物质的反应入手,通过具体的实验向学生呈现出金属自身的化学性质;在《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中的实验活动版块中,教师可以结合课题1、课题2中的实验向学生拓展呈现不同金属与同样物质间反应的不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课题1:《金属材料》实验材料:铁片、铜片、铝片、木片、塑料。实验设备:简单电路、铁锤。实验步骤:(1)观察金属的光泽并与非金属材料进行对比;(2)将铁、铜、铝等材质接入简单的电路中,打开电路并观察电路情况;(3)用铁锤捶打金属材料观察效果。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材料: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器材:镊子、试管夹、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片。实验步骤:(1)使用砂纸打磨铁丝、铝丝,观察打磨后的表面变化;(2)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铁丝和铝丝,并加入少许稀盐酸,观察反应之后搜集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点燃;(3)分别将铝丝、铁丝打磨后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2.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纵观以往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状况,发现教室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比较被动,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对等,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一直未得到明显提升的关键原因。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要构建平等的课堂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新课标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与教师都有权维护课堂教学工作地有序进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效开发与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互动性强的化学小实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与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采用层次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
3.教学方法的选择阶段: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指教师在确定实验对象和实验类型后,根据实验特点与课程目标间的联系,妥善选择教学方法,完善课堂规划的阶段。由于在金属各种性质的判定方面,一方面,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金属物理性质的判断上操作比较简便,同时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教师在课题1中金属物理性状的判断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的形式进行开展;而在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教学应用方面,由于这一部分涉及的形状和条件较多,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实验向学生展示种种特性进行教学。
在新课标下,要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化学思维的培养力度,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开发与利用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并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化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同时也为学生学好化学,营造了一个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徐琴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2012,(06)。
[2]钱胜 冯红霞 浅议当前“化学实验改进”的不良倾向[J].化学教育,2012,(01)。
论文作者:王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化学论文; 金属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课题论文; 化学性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