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与常规受精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对比研究论文_黄智勇,陈艳,周贤琼,陈亚军

(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广东 韶市 512026)

【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授精方式把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助孕治疗的430例患者随机分为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组(A组)和常规体外受精组(B组),比较两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非早脱颗粒细胞由于精卵接触时间短,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优质胚胎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降低流产率。

【关键词】短时受精;胚胎质量;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053-02

自1978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得成功以来,其临床妊娠结局已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卵子及胚胎质量的提高。常规IVF受精是指包裹大量颗粒细胞的卵丘复合物(COC)与大量精子在体外共同培养过夜(16~18h),以期获得较好的受精率。然而,一些研究表明[1-2],常规IVF受精方式由于精卵长时间的共孵育,大量精子在15min内即可进入卵丘细胞团,并完成受精过程。李涛等[4]采用精卵孵育10min的超短时受精,也同样获得了65.6%的正常受精率。与体内受精时到达卵子所在部位的精子数量有限(几条-几百条不等)不同,常规体外受精是将卵子置于较高浓度的精子中(20 000~50 000)长达十多个小时,这是否会对卵子及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得而知。为了比较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与常规体外受精对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本中心把2017年10月-2018年6月接受助孕治疗的4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助孕治疗的430例患者,年龄≤40岁,获卵≥5个,FSH≤15mIU/ml。根据授精方式的不同分组,A组为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组(122个周期),B组为常规体外受精组(308个周期)。

1.2 方法

①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组(A组):IVF-ET患者取卵当天,男方取精→用密度梯度法加上游法进行精液处理→取卵2~4h后加精→精卵结合2~4h后把卵子移到无精子悬液的受精皿→16h后脱颗粒并观察受精情况→第三天观察胚胎情况→选取两个最好的胚胎进行移植→14天抽血验hcg→如阳性再过14天后用B超观察妊娠结局情况→定期跟踪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并分析。

②常规体外受精组(B组):IVF-ET患者取卵当天,男方取精→用密度梯度法加上游法进行精液处理→取卵4-6h后加精→16h后脱颗粒并观察受精情况→第三天观察胚胎情况→选取两个最好的胚胎进行移植→14天抽血验hcg→如阳性再过14天后用B超观察妊娠结局情况→定期跟踪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并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移植平均年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及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着床率A组与B组比有升高的趋势,但可能由于标本量少,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目前,国内多数生殖中心体外受精的过程还是沿用了Harraway等提出的方案,即一定数量的卵子放在中心皿上加入数量为(2~5×104/ml)的活动精子,精卵结合培养16-18h。这种受精方式由于精卵共孵育时间长,大量细胞代谢和凋亡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及过氧化物,如ROS以及其他有害因子,这些物质消耗培养基营养,使透明带硬化,损伤胚胎的DNA,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卵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成熟的卵母细胞也处于中期纺锤体聚合、解聚的动态平衡中,受精3h就有精子穿过透明带进入卵母细胞皮质区,精子进入卵细胞,相互激活,刺激卵母细胞排出第二极体,并形成雌雄原核。基于此点考虑,1996年Gianaroli等[3]在前人Austin及Yanagima-chi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次将精卵孵育时间缩短至1h,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之后又有Kattera等[5]及Bungum等[6]等证实了这一结果。因此,有学者认为,采用短时IVF受精在理论上避免了常规IVF受精中的一些缺点,如可以减少营养消耗、减少ROS的产生和损伤等,从而有利于胚胎的后续发育。而颗粒细胞对卵子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目前认为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共处于同一个微环境中,颗粒细胞通过复杂的缝隙连接与卵母细胞进行细胞之间的“对话”,并可以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与成熟。在哺乳动物的研究中发现,卵丘细胞与受精卵共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发育阻滞,并对后续胚胎的发育起很好的支持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卵丘细胞的存在有利于卵子受精及受精后发育,如过早的去除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IVF的卵裂率、囊胚率均较低异常受精率较高。因此,本中心用非早脱颗粒细胞的卵子受精,获得了66.67%的正常受精率,与常规过夜受精无差别,而且也避免了精子代谢产物对胚胎的负作用。

本文430例不孕症患者被随机分成短时组(A组)和常规组(B组),两组在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方面,A组与B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可能由于标本量较少,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人卵母细胞经过4~6h精卵共孵育后,其受精并未受到影响,胚胎发育至第三天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在妊娠结局方面,A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要高于B组,流产率低于B组,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由于短时受精缩短了精卵结合的时间,减少了精子的代谢产物对卵子及胚胎的后续发育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胚胎的发育潜能。

【参考文献】

[1] Menezo Y,Barak Y.Comparison between day2 embryos obtained either from ICSI or resulting from short insemination IVF:influence of maternal age[J].Hnm Reprod,2000,15(8):1776-1780.

[2] Gianaroli L,Fiorentina A,Maqli MC,et al.Prolonged sperm-oocyte exposure and high sperm concentration affect human embryo viability and pregnancy rate[J].Hum Repmd,1996,11(11):2507-2511.

[3] Gianaroli L,Cristina Magli M,Magli MC,et al.Reducing the time of sperm-oocyte interaction in human in-vitro fertilization improves the implantation rate[J].Hum Reprod,1996,11(1):166-171.

[4]李涛,任姿,张敏芳,等.超短时受精对人类配子体外多精受精发生率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s):67-69.

[5] Gattera S,Chen C.Short eonincubation of gametea in in-vitro fertilization improves implantation and pregnancy rates:a prospective,random-ited,controlledstudy[J].Fertilsteril,2003,80(4):1017-1021.

[6] Bungum M,Bungum L,Humaidan PA.Prospective study,using sibhng oocytes,examing the effect of 30 seconds versus 90 minutes gamete coincubation in IVF[J].Hum Reprod,2006,21(2):518-523.

论文作者:黄智勇,陈艳,周贤琼,陈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短时受精后非早脱颗粒细胞与常规受精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对比研究论文_黄智勇,陈艳,周贤琼,陈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