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而在目前的水电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混泥土的施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主要是施工技术的不到位,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从而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的稳定性发展造成了困难。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混泥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这几年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蓬勃,这促使了各个行业的改革。而在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中,水电水利工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水电水利工程的实施,以混凝土的施工为主要任务,其中施工的质量水平合格,可以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实施,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利用率,减少工程单位的经济损耗。
1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技术来说,并没有固定的实施方法。但是其主要的施工工艺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拌合,运输,浇筑以及养护,混凝土施工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依据项目需要来进行制作.这些步骤可以在源头处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保障。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高效率的混凝土搅拌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因其具有较高的搅拌效率,搅拌的混凝土均匀性较好,而且对于人力成本有一个较大的节省,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一些特点进行结合。比如其体积与质量都比较大,而且要在运输的时候,对其匀质性进行特别注意.通常情况下,拥有较强密实性的运输工具会被用来运输混凝土,以防止因颠簸而使得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等情况,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施工对象完成浇筑之后,需要使用压实机械充分的压实混凝土,后续要开展的就是养护工作,养护的时间会根据建筑对象,现场的环境以及使用混凝土种类进行具体制定,通常情况下,养护的时间都在7~30d左右。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并对其使用质量进行提升,同时也为了项目在后期能够拥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效益。
2 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2.1.1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流程
在目前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中,一般的施工流程是先要开槽,再对孔槽外围进行加固,然后选择相应的方式来进行回填,待稳固后进行墙体连接,最后完成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
2.1.2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艺
第一,在沟槽开挖完成之后,应当采用适宜的泥浆材料将其做好固定,从而使得沟槽内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保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般所选择的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其密度控制在1.05g/cm3左右。
第二,在导墙中,其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保护,以钻机来作为导向,采用有效的方式来对沟槽加以保护。在进行防渗墙的施工时,由于其施工周期比较短,所以为了使得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可以使用可以进行重复改装的钢结构型导墙。
第三,在对孔洞浇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直升导管法来进行,为了使得浇筑过程中保证均匀性,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导管的内径进行合理的控制,不能大于20cm,依据实际的施工要求,选择罐车或者是泵车来完成混凝土的运输以及制备。
第四,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对混凝土的扩散度与坍落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免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在浇筑过程中,应当对导管安装工作加以重视,从而使得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此外,在对材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材料的性质,将浇筑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使得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2.1.3混凝土防渗墙的机械设备
在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中,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为主要手段,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钻孔设备与挖槽设备。而钻孔设备一般有钢绳冲钻机与冲击式反循环型钻机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样,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而定。
2.1.4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重点
在混凝土的防渗墙的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施工重点以松散地层的成槽、槽内的漏失、嵌岩的方法等几个方面为主。在建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槽孔的尺寸,对松散地层进行适当的缩小。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嵌岩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需要避免槽内的漏失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水平。
2.1.5加强维护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工程单位组织专业的维修人员,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针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维修,对工程的设施进行养护作用,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发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率。
2.2水闸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应用
2.2.1水闸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是一个重要的建筑.水闸贯穿整个上下游,把闸室以及坝体连接到了一起,防冲槽以及防坡共同组成了上游的连接段,而底板和闸门则属于闸室。在下流阶段,水流可以被消力池进行缓解.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水闸施工的工序最多,繁琐程度也最大,特别是地基处理技术,也有着复杂的要求。因此在水闸工程中,设计要求不但要合理,而且施工操作也需要万分的严谨,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技术可以成功的使用。
2.2.2混凝土技术在水闸底板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水闸底板的施工,由较多的环节组成,比如脚手架的架设,驻扎钢筋,模型的设立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等,通常在这些施工环节实施之前,会将保护地基设置在一个较为平整的基面上,并且会铺设一层8~12c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在软土地基上,然后将模板架设在水闸底板立模周围,一旦出现水闸底层板沉降的情况,则需要对已浇筑的部分形成麻面。
2.3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应用
在大坝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是一定会被使用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大坝是不可能一次性就完成施工的。现阶段,分块浇筑的方法在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常常被使用到,而对于分块浇筑这个方法来说,其又可以分为错缝分块,纵缝分块以及通仓分块三种,本文主要对纵缝分块进行介绍。纵缝分块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浇筑方法,其工艺流程对于外界的施工环境的要求较低,基本上只要不是恶劣的环境下,纵缝分块都可以正常进行。
为了对在纵缝分块时候的大坝坝体整体性进行保障,对其横缝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接缝灌浆处理,而接缝灌浆处理依据系统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重复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以及盒式灌浆。重复式灌浆在三者中对于系统的布置方式要求最低,只要管道在畅通的情况下,重复灌浆就可以正常进行.盒式灌浆对灌浆的质量要求较高,而骑缝式灌浆则属于一种扩散式的方法,其效率较高,升浆也比较平均,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堵塞管道的情况。
灌浆工程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其需要较高的工艺,坝块因灌浆而变形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的进行提防,而且这种情况的发生,容易致使相邻的接缝的张开度和闭合度出现一定的不符,而且横纵缝灌浆是一定不能同时进行的,有可能致使接缝直接就会出现开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建筑物中,混凝土的作用重大,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一定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合理的将其与工程结构,工程具体环境,施工工期以及施工技术相结合,让其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欣.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2]陈春兰.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3]李冰黎.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船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5.
论文作者:李高鹏,赵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防渗墙论文; 水闸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