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44(2008)04-0007-0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普遍的人类社会活动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中。美国所说的“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化”即我国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1](P122)虽然美国和中国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也有着共性的东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研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显著课程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课程设置方法。美国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但其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政治性”却非常明确,政府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比如,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2]而且,美国学校政治课程的教育内容是建立在不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上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3]
2.课堂教学方法。受杜威实用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在学校课堂上,教育者更加注重采用无形的渗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式和启发式,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鼓励他们敢想问题、敢提问题,教师在其中起指导作用。[2]进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认识判断能力。
(二)隐蔽课程的教育方法
所谓隐蔽课程,是与正式课程相对而言的,这里主要指学校的生活环境。受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美国教育界认为学校和课堂的气氛、教师的形象、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内的舆论导向等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作用绝不亚于正式课程,即“隐蔽课程”。[2]他们认为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缩小到一个雏形状态,只有让学生在这种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环境中接受训练,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达到一个“好公民”的境界。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德里本就坚持认为:“儿童学到的东西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4]在美国学校中,经常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的思想,并且通过加强“校园民主”和鼓励“政治参与”,“努力教育青年认识民主原则,遵守民主制度”。[5](P191,195)这些都是美国学校利用隐蔽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三)实践的教育方法
在美国学校,有着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团活动,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体、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渗透着德育意识和政治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6]另外,美国的大学不仅允许学生依照学校的有关规定组织学术、文化、宗教、政治等社团,锻炼其能力,而且支持学生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承担一定的项目,如为伤残人员服务、为移民子女提供外语训练、为监禁青年提供指导等。通过这种实践式教育法,使学生了解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
(四)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如果说美国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6]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排除成长路上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已经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并在组织上、人员组成上、活动经费上、活动场所上都有妥善的安排。”[7]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
二、美国全面化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美国的政府、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已日益普遍地结成了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除了学校这一主阵地外,家庭、社区、大众传媒、各种社会机构等也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社会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
美国通过社会政治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典型性,从联邦到州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都不惜巨资,在各地建有众多的服务优良的教育场所,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林肯等主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场馆和环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宣传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渗透着美国政府所提倡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是政府向其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生动教材。
(二)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
美国非常重视利用大众传媒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政府通过广播、报纸、电影、电视乃至电脑网络等媒介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政治观、文化观和价值观,不仅面向国内公民,而且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成为他们现实的或潜在的教育对象。大众传媒的教育宣传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三)充分发挥宗教教育对国民思想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信奉宗教的国家,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源泉,它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美国非常注重宗教信仰教育,把宗教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宗教信仰教育,建立人们的宗教信仰,用宗教填补人们的心灵空间,用上帝即宗教的震慑力量约束行为举止,规范道德操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8]因此宗教在美国社会里起到维系社会、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保证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已真正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人学”,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一)借鉴美国的渗透式教育方法,大力进行渗透式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正式、公开、正面的理论灌输和说服教育的显性教育方式,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课时、教学大纲一般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美国虽然也进行公开、正面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但更多地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是直率的说教,而是把价值观、政治观一点一滴地渗入人们的头脑,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虽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以通过直接、公开理论灌输的显性教育方式,但是,还可以借鉴美国的隐性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减少“灌输”,增加“渗透”,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人们思想的转化。
(二)借鉴美国的“社会实践”“心理辅导”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方法,鼓励人们参加志愿者、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方法
在美国,政府大量运用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很好的效果。而我国只注重进行理论性的“大”而“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脱离实际,教育的方法缺乏实践性、操作性。因此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发挥大众媒体作用,扩大影响力
在我国政府也重视大众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但是应扩大其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传播工具条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和影响作用,抓住热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网上宣传,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
(四)借鉴美国信仰教育方法,在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
在美国,通过对公民进行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稳定了社会。我们应借鉴美国信仰教育方法,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使人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准则才能真正地内化为人们的信仰,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各种由于缺失信仰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收稿日期]200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