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字背后的真实“内幕”论文_王瑞

挖掘文字背后的真实“内幕”论文_王瑞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一中学 233700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看到这句话,我有些不解,书籍为何有如此影响力?在近两年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摸索中,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原来在文本文字的背后深深隐藏着情感,它需要我们用尽办法来挖掘,那如何挖掘这些文字背后感人的“内幕”呢?

一、在重点字词中捕捉文字背后的“内幕”

钱梦龙老先生是语文界的前辈,是众多语文教学后辈们仰望的对象。翻看《钱梦龙文集》,其中有一篇是关于钱老当年指教的《愚公移山》实录,在当年简陋的条件下,钱老凭借丰厚的知识储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文本所要展现的人物性格以及传递的主旨内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016年4月,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教师教学汇报课,当时执教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荀子《劝学》这篇文章。我们同样可以借鉴钱梦龙老先生上课带学生抓重点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这篇文章。首句“学不可以已”中的“已”在古文中是“停止”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停止,学生很容易知道这是全文中心论点。接着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这里只需让学生找到“本体”“喻体”“喻词”,而这些才是学生所要掌握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一个个掩藏在文字背后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在改写中找寻文字背后的“内幕”

文本是由文字堆砌起来的语言符号系统,它具有多重解读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理解。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文本时,不妨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真切地感受诗人微妙复杂的情感。如我在执教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之美和离愁别绪时,我想假如教师在讲台上直接传递知识,那么学生很难身临其境地去感知人物离别时的那份心情。于是,我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将这句话扩写成长句,并找了一男一女同学回答。

男:经过辗转反侧,三变来到异乡,寒风吹打我的脸颊,一轮残月斜挂在天边将要落下,河流两岸的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拨动着河水三变在感受着秋风。

女:残月挂在天边,偌大的宇宙只有几个星星在眨着眼睛,让人倍感凄凉。可怜的江水也耐不住这寂静的夜,猛猛地击打着河岸。冰冷的寒风吹打着诗人的脸颊,却吹不起那生长着的杨柳,我思念的人还是柳(留)不住。

这两个同学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把这两个同学的回答比较一下,女同学的回答似乎更符合诗人的心境。不过,不管孰是孰非,在改写过程中,同学们毕竟开动了脑筋,建构起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样挖掘了文本文字背后的意蕴和“内幕”。

三、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中挖掘文字背后的“内幕”

孟子的《万章章句下》和《万章上》的本意是论述欣赏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并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感悟别人的心思处境。孟子这段话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

如我在执教杜甫《登高》一诗时,我首先并没有带同学们直奔诗歌内容,而是让同学们用红笔圈出文章标题下的“杜甫”二字,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再对杜甫做一个了解。同学们都知道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都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表现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广大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因此,“杜甫”二字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首诗的关键词语和线索了。然后,我让同学们根据这个词语,简述这首诗的内容,其中一个同学回答说:“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长江边寒风刺骨,百草枯黄,天空中零星的几只鸟在天空盘旋,山中的猿猴在悲啼,有一位身体不愈、腿脚蹒跚的老人向这里走来,他面对万里长江,面对萧瑟沉寂的场面,老人百般愁绪顿时涌上心头。”这位学生在回答完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恰到好处地通过“杜甫”二字,挖掘出了二字背后的真实“内幕”,完全符合当时诗人的处境。

论文作者:王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挖掘文字背后的真实“内幕”论文_王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