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企业怎样在大数据时代充分挖掘企业数据的 “金矿”,让数据“发声”,支持企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企业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最前线”,应及时把准数据的脉搏,主动变革,适应大数据的挑战,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转变。
关键词:大数据;工业企业;统计
1、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特征
1.1、数据的增加速度比较快,但数据存储量相对比较小
传统工业企业因为对数据作用的了解程度不够,测量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数据测量投入的成本和储存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对海量数据处置的手段不够等因素,对数据的收集和合理的存储不到位,仅本身企业数据的存储量与现有的大数据要求相比较还尚有一定的距离。但近几年来,无线传感器、云储存以及大数据观念的不断推广和引入,工业企业的数据存储量增加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2、数据类型的多样性不足
传统工业企业的数据收集通常都将重点放在主价值创造过程的数据上,对支持过程的数据的重视比较少。此外,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便利与高效,收集数据的类型大多都更多针对结构化类型的数据,如设备参数、产品参数及关键指标数据等,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工业企业的数据出现多样性不足的情况。
1.3、数据的共享性不足
工业企业在统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导入较多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却不注重统一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而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之间因为程序语言、系统架构和开发厂商的原因,有着天然隔膜。这就导致相互数据与信息不能顺利传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查找。
1.4、一些重要数据的所有权丧失
因之前对数据作用的了解程度不深,一些企业高价值数据的所有权不在企业自己手中,比如,关键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管理信息通数据的所有权被生产厂家所掌控,这样的情况下造成资产存在隐患。
2、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统计工作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数量性,一个是综合性。数量性是指通过一些数字,来反映企业的生产销售状况,了解企业与市场等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综合性是指一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这两个基本特点的作用,就能够为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从而帮助生产管理者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计划。
2.1、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统计是企业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依据,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想要对企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或者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出合理的政策目标,他们首先需要参考的就是统计工作所提供的各项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有效信息。有强大的直观的数据作为支撑,企业的管理决策,才能做到有据可依,科学合理,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的发展。
2.2、统计工作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统计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搜索和加工处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能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满足各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统计数据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某一企业,某段时间内的经营发展状况,并总结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大数据背景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转变
3.1、统计人员要转变工作角色
1)统计人员不仅是数据的采集者更是数据的管理者。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企业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由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完成,统计人员在采集数据上的工作量将大幅减少,而在数据管理上的工作量将大幅增加,统计人员的角色向数据管理者转变。统计人员要建立维护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改进数据问题,保障数据的质量,挖掘数据的最大价值。(2)统计人员向数据传递者转变。过去工业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只是保留在统计部门内部,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片面地将筛选过的数据提供给企业管理者或者政府部门,没有发挥数据的真正作用。为了挖掘数据的最大价值,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人员要及时将数据传递到不同部门,为不同部门提供所需数据资料,为部门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人员无法对所有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人员要转变为数据的传递者,帮助企业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3)统计人员是企业决策的数据支持者。过去工业企业统计人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统计资料多数表现为统计报表的形式,描述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目的是向政府统计部门提供企业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完成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及决策支持,帮助企业选择准确的战略方向,提供决策的准确性。
3.2、转变企业统计产品的级别
统计产品高级化转变的过程,就是由过去的简单描述统计向统计预测转变的过程。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对因果关系的探究逐渐减少,更加关注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不仅通过数据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和事物发生的原因,更要通过数据研究此刻发生的事物及预测将来发生的事物。高级的统计产品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提供具有更好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可靠预测,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
3.3、转变企业数据的采集方式和存储方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将利用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报表调查采集企业的内部数据,自动高频度的采集企业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数据和管理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包括产品最终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这些数据经由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传递和流通。自动化采集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工作的高效性和完整性,而且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促进工业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快速增长。过去企业主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向专业信息咨询公司购买数据的方式采集获取,方法有限并且成本较高,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通过现代信息传导技术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工业企业统计制度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而对于工业企业统计部门而言,工业统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依据,只有重视市场经济的需求方向,才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一样。
参考文献:
[1]黄小凡.工业企业统计报表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6,14(35):156-157.
[2]程家瑛.提高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中国统计,2012(11):38-39.
[3]郭福芝.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完善[J].河南科技,2012(08):4.
[4]李维亚,颜蓉晖.工业企业统计电子台账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统计,2007(09):47-48.
[5]冯彩银.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J].中国统计,2002(07):39-40.
[6]冯彩银.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浙江统计,2002(06):32-33.
论文作者:曹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数据论文; 企业论文; 工业企业论文; 统计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