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美化“家”_汉字演变论文

走进“家园”,美化“家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存在的家园”,这个名称的意思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专题前编者写了这样一段话:“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保存和传递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在语言中生存,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第一句话体现“存在”方式,第二句话说明“家园”特色。这一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两个板块一个重知识,一个重能力。教学时,不能将这两者截然分开。重知识的文本,可以从中学到方法,提高能力;重能力的文本也可以从中学到知识。专题的呈现方式为“文本研习”,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学习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引领学生走进“家园”,并美化“家园”的目的。

      一、《语言的演变》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语言的演变》这篇文本,1991年的人教版教材把它编入说明文单元,并在“预习提示”中明确地说“这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而苏教版教材则把它看成议论文(论述类文本),所以课后的两道文本研习题,一题要求研习“论述的重点”,一题要求分析举例“论证方法的作用”。就这篇文章而言,归之于说明文或议论文都未尝不可,可见文体对具体文本而言,并不非此即彼。

      全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第1段到第7段),引出全文的论题。我不采用教参上“第一部分,阐释语言演变的概貌”这一说法,因为“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而这部分只论述了字的用法变化和语法的变化,并没有涉及语音、语汇的变化。有人认为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字也是词。这是事实,但在这篇文章中,字和语汇是不能混同的。这部分都是在“意义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论述字的用法变化,并没涉及“语汇的变化”。

      第二部分“语汇的变化”(第8段到第18段),是全文的重点。文章条理清楚,每论语汇变化的一种特点,都先用一句话概括,如“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然后再举具体的例子论证;不过由于层次关系比较复杂,学生要理清可能还有一定困难。研读这一部分,首先要抓的关键句是第16段的开头,“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事物怎样改变了名称”,以此为界,把这部分一分为二,第8段到第15段从意义的角度论述语汇的变化,第16段至第18段从名称的角度论述语汇的变化。这是这部分的第一层。其次要抓的关键句是第13段的开头,“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以此为界。第8段到第12段论述与生活相关的语汇的变化;第13段到第15段论述“跟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的语汇的变化。这是这部分的第二层。再次要抓的关键句是第11段的开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以此为界,第8段到第10段论述语汇的消失、出现(外来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出现),第11、12段论述随生活的变化,语汇的意义发生的变化。这一部分的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三部分“语法语音的变化”(第19段到第21段),略论语法的变化,因为语法的变化最小,且第一部分已经涉及,故略论;详论语音的变化,“因为汉字不是标音为主,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故详论。

      这篇文本就知识层面来说,并不难。对语言的演变,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语法的变化,学生在文言学习时已经涉及;语汇的变化随时都在身边发生着;难的是语音的变化,不过这一点文章写得很清楚。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我从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个方面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研习文本,了解语言演变的概况和原因。

      (2)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方法。

      目标(1)立足于知识层面,这一目标和文章写作的初衷一致,吕叔湘先生是应《文字改革》月刊编者之约写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目标(2)、目标(3)立足于能力和方法层面,这两个维度的目标不可截然分开。研读第一部分,学习举例论证;研读第二部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分类归纳的能力;研读第三部分由论述“语音的演变”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寻找论据的方法,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合适的文体、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步骤

      首先,我要求学生课前不预习,这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也是课堂教学安排的需要,如果预习了,下面第一个问题便无法讨论。课上讨论以下问题:

      (1)如果以“语言的演变”为研究课题,你会从哪几方面考察语言的变化?

      (2)阅读文本,思考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语汇的变化”这一部分的层次结构。

      (3)语汇、语音、语法的变化,哪一项变化最难论证?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证这项变化的?你还能举出别的论据来论证这项的变化吗?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问题(1),是希望在学生研读文本前,先据自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对“语言的演变”作初步的理性思考。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回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思考,学生会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设计问题(2),是希望学生能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理清文本的层次结构。这对阅读理解论述类文本至关重要,设计这一问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讨论“语汇的变化”这一部分的层次时,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要有抓关键句的意识,关键句往往是理解文本和分析文本层次的钥匙。

      设计问题(3),是因为语汇的变化最为明显,语汇与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年都有新的语汇出现。语法的变化最小。语音的变化最难论证,“因为汉字不是标音为主,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这一部分的论证可见作者的智慧。作者从韵母、声调、声母三个方面论述语音的变化,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希望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学习研究问题、寻找论据的方法。此外还可以从古人给汉字注音的方法这一角度去论证语音的变化。古人常用直音法和反切法给汉字注音。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注音,如“若阙(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用“拙”给“阙”注音,现在这两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这也可证明语音的变化。反切法,是用两个字给汉字注音,取前一字的声母,后一字的韵母和声调。如,祥,似羊切;祉,敕里切。用现在的读音按反切的方法,无法准确读出“祥”和“祉”的读音。以上例子也可证明语音的变化。作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不可能想不到这样的例子,之所以不用这样的例子,是因为这是普及性的文章,举例要通俗、浅显,而这样的例子对一般读者来说太专业,这也说明举例要看读者对象。

      问题(4)旨在回顾、总结、提高。各个学生的回答肯定不同,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作评价、小结、补充。

      二、《汉字王国中的“人”》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汉字王国中的“人”》,原题为“人和人类”,共介绍了42个与“人”有关的汉字和由“手”演化成的四个部首,教材从中选了16个汉字。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文本,从文体的角度看,它很不典型,把它归为说明文或论述类文本似未尝不可,而又未必妥当。从内容看,它既无纯粹的释义,又没介绍“六书”的知识,甚至对“六书”的一套术语只字未提。解读这个文本需要参考原书的“小引”,摘要如下:

      学习汉语时,“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问题“就一直吸引着我”;

      教授汉语时,发现对汉字的结构和早期的形式讲授越多,学生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

      研究汉字时,发现对汉字的“传统解释经常是过时的”,因为“还没有人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新发现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修正”;

      研究考古材料时,发现“书面语言的基本要素,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基本元素一样,反复出现在新的和引人入胜的结构中”;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选择了使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而不采用学究式的论文体”,而故事“就是在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史”。

      参考以上信息阅读文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文本关注的是“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问题;结合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解释汉字,常出新意;从汉字的结构入手解释汉字,效果良好;汉字有一些基本的元素构成,这些基本的元素实际上就是部首;文本不仅关注汉字的形、义,还关注汉字的文化;文本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因此具有趣味性。

      文本对每个汉字的解说,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但是各汉字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由“人”到“天”,介绍的是与“人”整体有关的五个汉字;从“目”到“口”介绍的是与人的面部有关的七个汉字,从“心”到“止”三个汉字,介绍人体的器官和部位,最后一个“身”字,回到整体。从“六书”的角度看,选文部分介绍的汉字,有象形,如人、大、目;有会意,如人、立、天(天,《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至高无上,从大从一”);有形声,如“身”(身,《说文解字》认为是形声字)。

      作者对汉字的研究,既根据考古材料又联系现实生活;对汉字的解释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感性的观察;对成果的表达,既有科学的分析又有文学的想象。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确立该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汉字的特点,学习结合字形分析字义的方法。

      (2)了解汉民族语言的根,热爱祖国的文字、文化。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义和形关系密切,安子介先生用“字形≈发音≈意义”这个公式来表达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根据字形,可以大概知道它的读音,因为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形声字的声符,表示读音,但是因语音是变化的,现在不少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了,所以“字形≈发音”;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分析字形可以推测字义,如象形字、会意字,一般看字形就可以推知该字的大体意思,许多形声字,也可由形符推测出字义,所以“字形≈意义”。《汉字王国中的“人”》正是结合字形特点分析字义的。

      汉字是世界四大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这四大古老文字中唯一还焕发着生命力的文字。但遗憾的是,“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这话由林西莉这样的外国学者说出来,我们除了遗憾之外,更感到惭愧,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自己语言文化的根,热爱祖国的文字、文化。

      (三)教学步骤

      首先,课前要求学生不预习课文,课上提问:“关于汉字,你知道一些什么?”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有二:了解学情,根据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情况,调整预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启动学生思考,为下一步阅读文本作铺垫。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说说“读了文本之后你对汉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一步是上一步的延伸和补充。初中阶段学生的汉字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讨论这一问题,可促进学生脑中原有的汉字知识和文本的介绍相互补充融合,使原本零碎的系统化,模糊的清晰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列举的汉字,分析汉字形与义的关系,介绍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字的特点。指事字,文本中未出现,可作补充介绍。同时指出个别字的解说并不严谨科学。比如,“甲骨文的‘天’字头是方的,或者仅是一横,而金文则更写实,是一个大写的人,长着健壮的脑袋。”这样解说,会让人误以为“天”是象形字,依据《说文解字》,“天”是会意字;还有“身”,按作者的解说,也易误以为是象形字,尤其是再配有那个腆着个大肚子的人的图像。

      再次,提问:“作者解释汉字的依据有哪些?”作者解释汉字,首先依据字形,这抓住了汉字为表意体系的文字这一根本特点;其次依据考古材料,如对“人”“目”“面”和“止”的解释;再次依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如对“自”的解释。讨论结束后,可结合上述例子,介绍文献法和调查法的研究方法。这是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之一。

      最后,要求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探讨文章的特色。做任何研究,最终都要把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或者是论文或者是研究报告。这篇文章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从形式看,有文有图,图文并茂;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说明,有描写,有记叙,有议论,甚至还有抒情;从视角看,作者常站在异域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字,这样的优点是对汉字的解说常出新见,比如对“自”和“口”的解说;不足是往往主观而欠科学,比如对“心”和“身”的解说。

      三、《咬文嚼字》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咬文嚼字》一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两段,第1段以一鲜活的例子引出“咬文嚼字”这一话题,接着一句“我们不妨借些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文章由“知其妙”过渡到“知其所以妙”,进入“咬文嚼字”的正题。

      第二部分是3到6段,分两层论述,第一层是3、4两段,论证“咬文嚼字”的意义。第3段论证“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第4段针对“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举例论证文字更动的同时,也更动了思想情感,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第二层是5、6两段,论证咬文嚼字的“难处”。第5段侧重论述联想意义难以确定和控制;第6段论述联想意义的误用和流弊。一正一反,论证“难处”,“咬文嚼字”就是要克服这些“难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层实际上就是论证怎样“咬文嚼字”。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这是全文的总结,阅读这一段,要注意开头一句“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这个“以上”一直“上”到第1段,不然就分不清全文的结构关系。文章最后一句“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是文章的写作目的,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目的。

      (二)目标定位

      我为这一课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意义。

      (2)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3)提高咬文嚼字的能力。

      理解“咬文嚼字”的意义,“咬文嚼字”是为了思想的透彻和情感的凝练,是为了推陈出新,为了“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是为了“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因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只有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提高“咬文嚼字”的能力,最终使文章思想透彻和情感凝练,达到艺术的完美境界。

      (三)教学步骤

      首先,要求学生不预习课文,课上用课件展示四组句子,请学生分析同一组中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如下: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2)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3)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复更射,终不能入。

      广出猎,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4)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阅读文本之前,让学生辨析以上四组句子的表达效果,实际是让学生做一次“咬文嚼字”的尝试,使他们对“咬文嚼字”有点感性的体验,之后再阅读文本,便会不由自主地和作者的分析作对比,这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并勾画关键词句。

      学生写议论文,常出现两种问题:层次不清,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想清楚,一是没表达清楚;举例与观点联系不紧,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例子不能证明观点,二是没把观点与例子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这一环节是针对学生这样的写作实际设计的。分析层次,必须细读文本,这可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再次,与学生讨论文本的层次关系,并说明分层的理由。

      说明分层理由时必然要从文本引证,这就会涉及文中的一些关键句。讨论文本的层次关系后,展示两张PPT,如图2、图3所示。

      

      

      图2中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都以指示代词“这”承上,然后一句启下。请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想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写作的过渡意识,学习段与段之间衔接过渡的方法。

      图3中三个句子是从文本第3段摘取的,第(1)句是观点,落脚点在“思想和情感”,然后以《史记》李广射虎的一段和王若虚在《史记辨惑》中的修改为例证明观点,(2)(3)两句是比较原文和王若虚改后的结论,第(2)句中的“惊讶”、第(3)句中的“失望”都呼应第(1)句的“思想和情感”。试图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举例要扣紧观点、论证要围绕观点的道理。

      最后,用PPT展示一组句子(如下页图4所示),请学生分析意义和情感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前,先简单介绍这六个句子的来历,然后再请学生分析。学习这篇课文前,我曾摘出文中引用的四组句子让学生辨析,学习了课文后,再让学生辨析这六个句子的差别,是希望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再作一次“咬文嚼字”的实践,以期通过这六个句子的辨析,达到回顾、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简笔与繁笔》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简笔与繁笔》一文共7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观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2段到第5段为第二部分,举例论证简笔、繁笔的妙处和判断简笔、繁笔的标准。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2、3两段为第一层,以典型的例子分别论证简笔和繁笔各有不同的妙处;4、5两段为第二层,论述判断简笔和繁笔的标准。两层之间层层推进。第一层论证完简笔与繁笔各自的妙处之后,人们仍然有可能辨不清“字面上的简与精练”和“艺术上的繁笔与啰唆”的区别,第二层便对此作了进一步论证。第4段所举《社戏》中的例子就很容易被误以为啰唆,分析这一例子来论证繁笔和啰唆的区别,很有说服力。但例子只能证明“这一个”,那么判断字面上的简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与啰唆,有没有标准呢?第5段顺理成章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最后两段为第三部分,说明该文写作的针对性和目的。

      (二)目标定位

      这节课,我设定了如下两个教学目标:

      (1)理解简笔和繁笔各自不同的妙处,并能在阅读中鉴赏,写作中运用。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并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运用。

      学习这篇文本,首先是读懂它并能领会其妙。其次是阅读时能够辨别是言简意赅,还是言简意少;能够鉴赏是凝练、厚重,还是平淡、单薄;辨别是艺术上的繁笔,还是通常所说的啰唆,能够鉴赏繁笔的妙处。最后,克服写作的弊病,在写作中力求做到“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并学习该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步骤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文本层次虽比较清楚,学生划分的结果一定不尽相同,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并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结构安排。根据学生的划分再作讨论,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统一,如上述划分就和教参划分差别不小。

      其次,要求学生从文中选择一种论证方法,并略作分析。这篇文本最为典型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是由文本的内容决定的,“简笔与繁笔”这个题目本身就存在着对比,“简”有“凝练、厚重”与“平淡、单薄”之别,“繁”有“艺术上的繁笔”与“啰唆”之别。对这些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得非常清楚。

      文本举例论证的妙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择典型而人们熟悉的例子证明观点,举读者熟悉的例子论证,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二是选择同一作品中的例子来证明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三是一“举”两得,如第4段所举鲁迅《社戏》中刻画等待看名角小叫天出场时的心理,这段描写很容易被误以为啰唆,这个例子既论证了“艺术上的繁,也有别于啰唆”,也使第1段的“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得到了落实。

标签:;  ;  ;  ;  

走进“家”美化“家”_汉字演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