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乘法口诀的教学探讨
● 聂朝晖
【摘 要】 乘法口诀是聋生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听觉障碍的影响,视觉感知成为聋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使得聋生的抽象思维形成较晚。 在乘法口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教授口诀结构、强化训练等方法,重点培养聋生应用所学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聋生;乘法口诀;演示;类推
乘法口诀是指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和结果的歌诀,是一种智力训练的儿歌。熟记乘法口诀不仅是学好乘除法的关键,也是正确理解、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的重要基础。《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 年版)》要求,聋生能熟练地运用口诀口算简单的100 以内的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乘法口诀的教学分两段进行:①2—6 的乘法口诀;②7—9 的乘法口诀。前者要求聋生初步知道乘法的含义,列出乘法算式,明白口诀的来历;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要求聋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得出口诀并熟记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计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思考怎样突出重点——熟记乘法口诀,突破难点——理解乘法口诀,设计出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有效的教法,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心口协同过程中熟记口诀、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发展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三组被试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是本研究采用的整群随机分组方式造成的。 本研究的被试同为医学影像专业,在入学时他们被随机分到10个班级中,在确定被试接受何种实验处理时,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将这10个班级分配到三个实验处理小组,这种整群随机分组的方式确保了被试相关特性在三个小组中的均匀分布。
一、直观演示,帮助聋生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乘法口诀的教学应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来增强聋生的视觉认知能力。首先,运用表示同数连加的实物或图片,师生一起动手演示操作,聋生通过亲手操作,在头脑中生成表象并形成初始的动作思维。其次,列出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引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数连加和的简便算法)并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比(实物图、连加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帮助学生开始建立乘法概念,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既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引导聋生把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加以比较,同时加强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转换的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再次,帮助聋生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形成完整的乘法概念。在建立乘法概念后,要着重通过加法结果与乘法结果的一致性验证推导出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新知建构的过程。到乘法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即由图形直接写出乘法算式,由算式中已知数、得数编出口诀,这一层次教学的重点是使聋生明确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会抽象和归纳的过程。
教师通过直观演示使聋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要把演示与板书适当地进行结合,并注意演示与板书之间形成正确而清晰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聋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例如,教学第五册第三章第一节“7 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先安排速算题让聋生复习1—6 的乘法口诀,再利用数三角形(每条小鱼由7 个三角形拼成,共7 条),贴图演示,先贴一条鱼,启发聋生得出“7×1=7”的算式,并编出“一七得七”的口诀,教师贴两条鱼,询问共有几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得出14 个三角形。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与口诀,其余口诀全由聋生推算(用小棒摆出3 个7、4 个7 等),教师继续贴图逐步演示,引导聋生观察,以此类推直到得出七七四十九。板书将算式、口诀与相应的贴图对齐,可加强聋生记忆。再用课件设计动画:飞入一条鱼(由7 个三角形构成),写出“7×1=7”,编出“一七得七”;又飞入一条鱼,询问有几个三角形,编出“二七十四”,以此类推,不断吸引聋生注意力,引发好奇心,从而快速形象地巩固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1.先用一句口诀算一道乘法题,逐步算两道题,提高口算能力。
二、教授口诀结构,引导聋生加强对乘法规律的理解
2.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求被乘数、乘数),如几与6 相乘得18?
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必须要求聋生背熟乘法口诀,通过练习达到脱口而出,这也是熟练运用乘法口诀的前提。为了使聋生熟记口诀,可指导聋生进行有趣的练习。1.背口诀(横背、竖背、拐弯背)。2.填口诀,如七八( )。3.设计游戏,如做青蛙跳荷叶的游戏,聋生分左右两组进行。教师贴荷叶,荷叶上是乘法算式,把身上有得数的青蛙发给聋生,聋生看看手中的青蛙应跳到哪片荷叶上,都做对了的一组奖励小荷花。4.设计实用教具,如转盘。用硬纸制作转动的两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盘,都写上1—9 的数,把带箭头的圆片放最上面,把中间的小圆和大圆的数字对好再转动箭头的圆,边转边计算箭头所指的两个数的积。熟记口诀,运用口诀求积,加强训练,是聋生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重要基础。
三、强化训练,引导聋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同学会出现类似把“六七四十二”与“四六二十四”混淆的错误。笔者帮助他们分析口诀记混的原因,一是没有理解乘法算式与口诀的关系,二是写数时42 与24 数位顺序模糊。对此,笔者创设现实情境:带他们参观学校微机室、体育器材室:(1)学校微机室有6 排电脑,每排7 台,一共有多少台电脑?(2)体育器材室的实物架有4 层,每层放6 个篮球,一共有几个篮球?让他们对(1)(2)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再引导他们在两个计数器上对照数位分别拨出“42”与“24”,并比较大小得42>24,“六七( )”记大数,“四六( )”记小数,弄清哪两个数相乘得42,哪两个数相乘得24。这样不但能培养聋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聋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必须使聋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正确解答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可逐步递进,不断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梯度。
俗话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比较不光有利,还有弊。人们总被攀比心理纠缠,无法逃脱。日本一青年的方法是躲藏在大自然中。他试验了几个月,果然,那心急火燎的攀比欲望,那辗转不安的焦躁状态,都冷却和止息了。因为,在大自然里,各种植物皆悠然生长,从不比较。
其余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可以参考7的乘法口诀,只要教师引导聋生写出第一、第二句乘法口诀算式,编出口诀,其余口诀全部由聋生类推,这样通过观察和参与形成认知,有利于学生把握口诀的编写,巩固记忆。
进行乘法口诀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聋生在理解编口诀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掌握编口诀的方法,并认识口诀的结构。其做法是:先由教师讲解编口诀的方法,要使聋生明白,每句口诀都由两部分构成,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乘法口诀中的前两个数,其余的部分是乘法算式的结果。不满十,前一部分表示两数相乘,“得”表示“等于”,后一部分表示积;如果满十,“得”字省去,目的是与前面的口诀保持整齐,便于记忆,体现数字美。再引导聋生仔细观察乘法口诀表,让聋生发现口诀表的排列规律,以便聋生记忆乘法口诀。竖着看,第一列是按一一、一二、一三……的顺序排列,第二列是按二二、二三、二四……的顺序排列;横着看,第一行是1 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 的乘法口诀……斜着看,是一一、二二、三三等相同两数的乘积,以此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5.应用于解答应用题。如:一筐水果重30千克,6 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每人买水果多少千克?
4.应用于解不等式。如填空( )×8<57,利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如4+4+4+4。
那么,《唐风》的这种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可以从“勤” “正” “忠” “预” “朴”五个基本特征来论述。
之后,叶总的兴趣全被装钱的盒子给吸引住了。这个盒子雍容华贵,紫檀木打造,烫过金,镶的也是翡翠玛瑙。最让叶总感兴趣的是整个盒子做工精巧,手法老练,必定是出自名家之手。
6.应用于编应用题。五六三十可编成:我们每天上6 节课,一个星期共上几节课?有5排桌子,每排6 张,一共有多少张?
类似的训练能强化聋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能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精神。
乘法口诀的教学核心是使聋生在理解掌握口诀由来的基础上熟记口诀,应用口诀,形成良好的口算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在直观性、多样性、趣味性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城市主体功能区与自然环境区分化的思路,大都市区进行了两个同级别不同层面的划分,即都市化地区和生态特色发展区。规划通过形成主、次级区域,实行差异化发展引导。其中,都市化地区主要以南昌、紧邻城市与县镇为重点形成的大都市核心区,生态特色发展区则主要包括九岭山生态人文特色发展区等三大发展区,处于次级区域。奉新县地处九岭山生态发展区,未来将有环城旅游带环绕,同时大都市区在整体上选择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共进的模式,在奉新县所属区域重点建设九岭山公园,发展定位为国家级养生度假胜地。
森林女王
【中图分类号】 G764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417000)
贾 妞(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
指导老师:曾佳英
标签:聋生论文; 乘法口诀论文; 演示论文; 类推论文; 湖南省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