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措施,还应该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时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本文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了分析,
还探讨了我国城市道路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工程;应用
前言: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的市政道路,在城市交通的运输行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可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路面径流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较大压力的排洪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已经对城市人民的安全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但可以有效提升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交通运输环境加强改善,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城市道路污染严重、排洪抗洪困难等多种问题,有效提升了城市土地的资源利用,降低了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各类工程的建设,本身具有较大的资源消耗,还会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难的伤害,比如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为不能合理的处理,导致其污染能力较强;还有就是城市规划中各类化学材料的使用,对于人类的暂时的舒适居住来说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及时降解
,就会引发对土地、空气、水体等资源的严重污染,最终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影响。还有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水资源的利用不可或缺,在侧重经济生产的发展中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造成众多城市地区水资源匮乏局面,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存状态,出现干旱或者内涝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海绵城市理念
的提出不仅为当前水资源缺乏的困境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还会促进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让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功能,干旱时能更好地提供水资源的输出,洪涝时能够大量的吸收水资源,降低洪涝产生的危害,提升城市建设中的环保能力,实现城市雨水的自主净化、渗透和储存,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2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体现的优势
2.1能够更好的补充地下水资源
在以往的道路结构模式中,雨水的排除形式主要是通过地表之后流进城市排水管道之后在排出,迅速排出的雨水最后汇入河流,导致雨水资源出现浪费,无法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等现象。通过海绵城市道路渗透的雨水,通过层层地表流进地下,这样的自然渗透能够有效的补充地下水资源。
2.2有效减少排水系统的压力
由于以往城市道路建设的约束,排水管网担负起城市排水的重要职责。随着城市建设工程的不停提高,以往的道路快排形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当前的建设标准,从而导致城市管网出现排水不利的情况,较易出现内涝。利用海绵城市的观念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雨水的滞留力与渗透力,这样采取多形式的排放吗,能
够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2.3降低雨水径流环节造成的污染
雨水在实际的排放时,通常会导致城市的生活垃圾及重金属等流失,导致径流出现污染。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道路,更好的提升了雨水的渗透力,降低雨水对路面造成的冲刷,能够清除一些污染物质,确保水质更好的被净化。这样的条件下,更好的缓解了城市道路的热岛效应,进而对气候的变化进行了有效的调节。
3在城市道路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应用
3.1城市道路断面的实际设计
城市的道路因为经年累月的运用,较易发生断裂的情况,为此,在断面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断面设计的优化,在满足车辆的安全行驶基础上开展断面绿化的设计,进而可以更好的收集雨水,加强对地表水流量的控制。
3.2科学的利用道路路面材料
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当然不能离开路面施工材料的科学选择,这也是有效提高雨水下渗效果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城市道路路面建设的施工材料时,其不但需要对道路路面下渗效果进行充分考虑,还需要加强分析城市不同功能的道路路面,进而保证有关材料的选用具有很强的适宜性。譬如,若是车
辆行驶的道路,通常选择沥青材料对路面进行铺设,因此,要保证沥青材料具有超强的渗水能力,优先选取透水性较强的沥青实施铺设,不设置防水层,促进雨水可更好的渗透到土基中,产生较好的雨水滞留效果。若是人行道的道路,就要利用透水性的砖实施科学的砌筑,并在下层铺设碎石层,才可以产生理想的多孔结构,才能呈
现出很强的雨水下渗效果,进而保障人行通道内行人的安全,需要科学的进行设置。
3.3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中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城市路面雨水的处理时,一般把雨水引入道路绿化带中,可城市道路的绿化带不充足的时候,将导致雨水的处理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时,城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及时采用适当的措施解决存有的问题,利用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的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确保雨水可以
更好的引进到城市绿化带中,进而达到防渗的效果。为了避免雨水下渗造成的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等的稳固性,需要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引导下,依照当前地区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降水量等,科学的选择绿化带植物,特别是选择耐淹、耐污染等生命顽强的乡土植物。总而言之,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带的建设时,为了提高绿化带建
设的效果,应该有效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作用,不仅扩展了绿化带的面积,确保城市道路周边的地下空间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排水效果。
3.4科学的利用植草沟
对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角度来讲,还应该明确围绕植草沟的合理运用,保证植草沟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运用,并且可以与城市道路工程项目的匹配较为适宜。充分结合植草沟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合理运用,其需要充分围绕雨水湿地与雨水花园等实施科学的设置,并针对种草植物适当的进行
选择,为其具有较好的适宜性提供保障,特别是保证栽种植物可以更好的具有耐涝性,通常运用草、乔、灌的混合处理,全面提高整个下渗的效果。
3.5改善蓄水技术
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对改善城市建设蓄水功能至关重要,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初期雨水的净化功能,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处于洪峰值时的主要流量,减少为城市带来的影响,还能确保雨水的回收利用,进而有效较小为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就是利用植草沟、下沉式绿地、植物缓冲
带等方式,进而为雨水处于洪峰值与干旱时的水资源使用效率进行调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道路建设时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但能处理现阶段城市道路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道路排水系统困难导致的城市内涝等问题,进而有效确保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缺的状况,实现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探索阶段,
有关技术的运用还不成熟,因此,需要不停地探究,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有效应用提供保障,有效提升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晓东.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0):253-254.
[2]李泽霖.海绵城市理念下道路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104.
[3]金炼坚.“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77-78.
[4]李金.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2):286-287.
[5]张达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6(09):66+100.
[6]杭欢.“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的应用——以沈浦泾路-清泉路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13):64-65.
[7]翟敏.海绵城市理念在施工中的应用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42.
[8]李娟.“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01+104.
论文作者:吴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雨水论文; 理念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绿化带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