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民用建筑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需要不断提高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地基基础施工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是民用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地基基础施工和桩基础土建施工的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1导言
对于民用建筑,其施工过程由于受到所处的位置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其在施工中所面临的难题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就导致建筑地基的施工对地基的土质不能做到全面的把握,从而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想要有效的提升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就要对民用建筑的相关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监督,特别是地基基础施工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一定要做好以上技术施工的把关工作,才能真正保证民用建筑的质量。
2桩基础工程的概述
就目前来讲,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进步,而且当今社会发展最为火热的行业非房地产行业莫属,作为与房地产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业自然而然的也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民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因为人们对于房子的追求明显要强于其他事物,众所周知,只有基础足够坚实和牢靠,整个建筑物才能稳定可靠,所以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桩基础工程主要是由基桩与桩顶部的承台相结合而形成,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而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桩端中的支承情况,这两个部分指的就是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前者指的就是桩身的上半部分与承台的底部全部都呈现在地面之上,而如果再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将高承台桩基具体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就地钻孔是高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主要采取的方法,钻好孔之后,将钢筋笼设置在其中,进而将一定数量的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之中,那么最后的基桩就形成了;而后者即低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相反,指的是桩身不会显现在地上,而是全部埋藏于地下的基础,锤击、振动与静压是低承台桩基在施工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方法,将合适的基桩打入地底下,其作用很明显,就是将建筑物本身的荷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竖向荷载转移到桩基周遭的土层中,特别是在大雨、地震的环境中进行的时候,低承台桩基的作用更加的明显,其能够将建筑物的竖向承载力进行有效的转移,使得建筑物不再容易坍塌与倾斜,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和稳定性,桩基础施工之所以受到各个施工单位的青睐与欢迎,以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在具体施工的时候要详细的考察施工的详细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3.1强夯地基施工技术
强夯地基施工主要用于砂土、粉土等松软土地,通过加入大颗粒材料成分进行土地强夯,实现地基结构的打造。在进行地基强夯施工时,需要进行强夯试验,观察强夯施工时振动频率是否对周围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一旦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稳定,则需要进行相关减振处理。强夯地基的处理首先要进行场地的清理,保证场地平整和清洁,以方便强夯机械的摆放。其次选择合适的强夯地点,强夯地点的选择需要距离周围建筑物15m以上,如果距离不足,则要进行隔振沟带布置。隔振沟带的建立要能够包围强夯地带,同时沟深要超过周围建筑物的基础深度。其次是强夯机械的准备,强夯机械要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措施进行到位,同时保证强夯时起重臂杆不会出现偏移、钢丝绳不会发生摇摆。地基强夯要按照设计图纸数据严格施工,夯坑深度要经水准仪测量。同时每次夯击后要及时进行土质回填工作,保证强夯施工地基下沉满足设计数据要求。强夯过程中要保持夯锤的垂直下落,避免夯坑出现偏移。另外对于软湿地质进行强夯时,要进行排水沟渠的设置。
3.2高压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高压注浆地基施工主要是通过钻机打孔,进行注浆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钻机运行前,要对场地进行平整清理,保证钻机平整安放以及钻杆保持与地面垂直,即使发生偏移,偏移角度也不能超过1.5%。检查钻机工作是否正常运行,相关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准备工作完成,再进行地基灌浆施工操作。进行成孔工艺施工过程,要根据地质条件的基本特性,采取相应钻孔技术。如果是标准贯入值N值小于40的土层,可通过钻机直接将注浆管插入。一般情况是先通过钻井进行成孔施工,然后再进行灌浆管的插入和注浆。用钻机预先成孔,需要保证孔直径在75~130mm之间。成孔施工完成后,紧接着注浆施工技术。注浆施工前要对注浆机的注浆口、输浆管等进行检查,检查注浆口是否有堵塞,输浆、输气管道是否有泄露等。所有节点检查无误后开始注浆施工。注浆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拔管清洗。对拔出后不再继续注浆施工的注浆管,要对注浆泵和管道进行清洗。如果浆体凝结后出现基体下沉的情况,则还要进行浆液回灌施工,保证回灌后的高度要不小于设计要求的高度。
4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是当前房屋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基础形式,相比较其他基础形式,桩基础本身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应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软土地基中应用广泛,也可以对基础进加固处理。同样对几种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4.1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产生噪声和振动,能够有效避免对于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而且可以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设备的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软土层中,起到相应的基础加固效果。在静力压桩前,必须做好桩位周边的勘查工作,确保土层内不存在石块,以免造成桩体断裂。
4.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设备的振动,向桩体施加一个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将其逐步打入到地基土层中。振动沉桩的加固原理,是利用桩体本身的强度,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同时在沉桩过程中,土层会发要。同时要保证与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吸收,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形成我国特有的以生态城市理念为原则低碳建筑的设计和建设。
4.4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并为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低碳建筑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是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水平,更新思想观念就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对其理念推广落实过程中,很多问题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和保护,因此,在建立完善低碳建筑的管理体系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这都需要政府部门及时掌握行业需要,加大扶持看护力度,从行业根本需要入手,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为生态城市理论的实现奠定基础,保证低碳建筑的践行过程不受干扰。
5结语
在民用建筑中,地基基础施工是决定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和施工地域的不一样,在施工时常常会遇到地基土质不理想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土质进行改造和施工,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只有做好桩基础施工和地基基础施工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民用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辉.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22:96+100.
[2]谭智勇,崔东阳.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54.
[3]郑向军.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3,10:64+66.
[4]岳小雪.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J].门窗,2013,09:129.
论文作者:梅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土建论文; 注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