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实施“依附”原则的理论思考_工人阶级论文

社会转型期实施“依附”原则的理论思考_工人阶级论文

社会转型期贯彻“依靠”方针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方针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现代化的历程表明,当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及自身利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工人阶级的权利、义务及社会责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对我们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社会转型期特指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这是以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为基本标志的新阶段,是中国现代化真正起飞的历史转折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1.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总体特征是人口大国的浓缩现代化,巨大的不平衡导致依靠主体对“依靠”方针产生模糊认识,甚至对工人阶级还是不是新时代的主人产生疑问。当代中国,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磨合尚须时日,人口与就业的巨大压力,辽阔地域发展程度的悬殊,加之面临国际环境不利因素的冲击,必然使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失衡、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表现得格外集中和尖锐。我们虽然不赞成“现代化是陷阱”的悲观论调,但中国现代化确实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这当中,工人阶级的主人地位也受到挑战,还要不要依靠工人阶级,在依靠主体的一部分人中生动摇,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2.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空前的试验造成依靠对象的主人地位和作用受到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均以私有制为基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也先后走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由于他们的社会根本制度发生了变化,因而也就不存在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了。而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则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同时,也使公有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问题,成为社会转型中始终需要探索的焦点与难点。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充满了曲折与反复的探索和实验。在这摸索和实验中,在新旧双轨的交替中,依靠对象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巨大挑战。

3.中国政治转型的特征是从高度集权、人治为主向民主与法制的治理形态转变,民主和法制的不完备性导致依靠制度难以落实。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控制以其特殊的规范形式,严密的体系和程序,可能达到的科学预测和国家强制力的优势,成为社会控制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治与法治并存,民主与独裁同在,转型期的政治也呈现新旧犬牙交错的较量状态。民主的不完备使监督机制难以奏效,人治在某些地区和部门依然盛行,法制的不完备使犯罪代价较低,使腐败丛生。由于民主与法治的不完备性,使依靠对象的权益难以保障,“依靠”方针的贯彻难以保证。

4.中国道德观念转型的特点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既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又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在经济活动中确认依法保护个人权益,在社会主义法制中体现人民的意志,使人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一道德观念的调整是空前深刻的。人们在处理道德要求和个人利益关系时,在一些道德领域中出现了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迅速滋长,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工人队伍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迷茫错乱和困惑。

二、社会转型但国体不变,“依靠”方针不能丢

上面谈到的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四个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不过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二是政治体制改革,这两个改革触及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然而并不改变我国的国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变,党的性质不会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会改变。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对此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首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我们党和国家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我国,党和工人阶级有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党的领导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又是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正如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上海、辽宁等地考察国企改革时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写进宪法的。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主人翁地位永远不会变,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最近,江泽民在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国企改革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伟大事业,是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为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多种分配方式长期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而这一切都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变,国家的性质没有变,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没有变,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没有有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其次,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有坚实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客观需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主体是职工。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内部活力的源泉。市场经济的优势是合理配置资源,而劳动力资源恰恰是各种资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再好的物质资源,没有人力资源去开发是难以发挥效益的。没有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涵是发展生产力。工人阶级积极性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的成败和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运。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现在,全国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2 亿多职工创造的价值,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财政收入90%以上。工人阶级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社会力量。实践证明,无论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还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工人阶级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政治稳定。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要实现国企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进而继续向前发展,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国企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这更需要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做到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和发展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全面完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0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力量去推动。工人阶级是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切实尊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这既是我们胜利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而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这是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开的关口。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国企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技术进步迟缓,国有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富余人员多,债务和社会负担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很大。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推进国企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能形成强大的前进力量,就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三、贯彻依靠方针,促进社会转型

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靠工人阶级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重要指示,全总制定了《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搞好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贯彻“依靠”方针要在企业做到“六个必须”,即必须建设一个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搞好企业的好的领导班子;必须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必须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实保障《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坚持在公司制企业实行职工董事和监事制度;必须尊重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必须重视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将这“六个必须”再提炼一下,我觉得就是“三化”:即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

先说群众化。在转型期贯彻“依靠”方针,对工会的群众化要求越来越高。依靠工人阶级是依靠包括广大工人、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在内的工人阶级整体,必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一切方面都充分体现出来,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落到实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工人的成份在发生变化,有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也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有蓝领工人,也有白领工人;有在岗工人,也有下岗工人等等,依靠对象的含义和成份都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的领域或依托点只在国有和集体企业,显然已不能适应如今的形势变化,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依靠对象不单纯指国企或集体企业的在岗职工,而应包括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下岗职工、白领工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也是以国家主人翁身份在其中劳动和工作,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雇拥劳动者,其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下岗职工虽然脱离了原来的工会组织,但仍然是工人,要由上级工会组织或新的工会组织予以关心,不可放任。此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因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大量出现的白领阶层,也是我们必须依靠的对象。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们不应当把这句话当成口号,而是应该落到实处。在企业中的管理干部,不是国家公务员,也应是工人的一部分,只是从事的工作与普通工人有所区别,同样也是依靠对象。

再说民主化。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贯彻“依靠”方针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民主化。具体地说,就是保证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民主权利、经济文化权益。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探索落实“依靠”方针的新的途径和实现形式。要通过实行厂务公开,进一步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落实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应与经济利益相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统一;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统一,要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就应该维护国家全局和长远的利益。要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坚持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民主与科学紧密相联。要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就必须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和教育权利,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现代经济学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是物质资本形态和人力资本形态两者的统一。劳动力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比物质资源更为重要,世界市场经济的竞争,突出表现在人才竞争上。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发展的起飞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大调整,都要求劳动者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因此,探索维护职工受教育权利的新的途径和实现形式,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贯彻“依靠”方针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最后,关于法制化。依法治国是十五大确定的一项国策。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最终要靠法制化。我们的指导思想明确,政策方针正确,关键是靠法制来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一切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都由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行使职工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必须加强立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经济和精神文化权益,都必须加强立法。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已经立了不少法,如《工会法》、《劳动法》、《合同法》、《企业法》等等。但要真正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靠工人阶级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还必须继续推进法制化。

标签:;  ;  ;  ;  ;  ;  ;  

社会转型期实施“依附”原则的理论思考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