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九台电厂 吉林 长春130501
摘要:电力系统的构成要素非常多,构成要素具有复杂性。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中,包含电力系统高压技术、安全自动控制技术及继电保护技术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也已经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将其植入电网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有通过研究自动化馈线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调度化技术和停电管理技术等,才能够全面改善管理效果,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简要分析
现阶段,我国科技水平以及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来说,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始与其进行融合,虽然我国对于与电力系统运行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是离真正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想要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也更加困难。目前,我国对于电力运行系统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通过对控制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始逐渐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很多新型的系统开始被研发出来。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
2.1网络安全控制问题
(1)厂站端,对于当前自动化系统,厂站端和主站端主要采用数字或模拟的通道实现信息传输。若厂站端遭到病毒的侵害,则可能会使系统直接瘫痪,同时主站端由于无法接收远动信号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立即转换成有人值班模式才可以继续保证系统运行,使值班人员实际工作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在调度数据网不断建立的局势下,厂、主站间数据通信增加,网络通道为满足要求日益增多,尤其是以TCP/IP为基础的通道,这在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带来了更多安全方面的问题。(2)主站端,对于自动化主站,它负责整个区域各个变电站实际信息采集及监督控制,而且现在的变电站大多无人值守,数量也急剧增加,如果主站系统被病毒破坏而停运,将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变电站如果失去控制,将使电网面临崩溃的危险。对此,值班人员需要立即到达变电站进行人工控制,指导主站系统恢复如初。这样难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并且电网也会因此变得十分薄弱,倘若中途再产生事故,可能将难以处理,导致事故不断扩大,最终对电网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除此之外,主站系统如果存在配置缺陷同样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现在很多地调主站均设置了巡检工作站,处于不同位置,它和主站间只通过协议转换器实现通讯,无物理隔离,极易产生安全问题,使工作站成为威胁系统安全主要因素,主站端的工作人员无法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而它和主干网之间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工作站中使用了携带恶意代码的外界设备,将导致整个网络直接受到攻击。
2.2设备存在的问题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来说,设备的整体运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现阶段我国电力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运行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是由于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影响电力设备运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第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尚且没有达到设备质量检测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在电力设备生产的过程中,商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从而有意识的提升了电力设备的生产效率,这必然会使最终生产的电力设备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设备整体运行以及应用的效果受到了影响。第二,在进行电力设备设计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最终设计出的电力设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第三,可能是由于在进行电力设备选用的时候,过分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意识的降低了电力设备的生产成本,这也必然会使设备的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设备的整体应用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层面问题
电力系统结构庞大,涉及到诸多部门,并且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为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衔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体制,以免出现管理混乱局面。实际工作中,要及时更新相应制度内容,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思想,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加强现场管理、安全器具质量管理与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奖惩制度,制定整改措施,做好危险点的分析及预控工作。现今,电力业务越来越细化,如果管理制度模糊,职责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出现互推责任的现象。另外,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有待提升,很多执行工作明显流于形式,并未起到规范作用。
3解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3.1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系统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及现代化,能够保证安全运行,但工作人员是系统的主体因素,系统只有在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下,才能发挥其本身作用。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技术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将市场实际需求掌握清楚。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电力系统复杂性较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度要求比较高,企业发展中非常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引进优秀人才是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企业需要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办法为企业引进优秀技术人员。
3.2优化设计方案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按照电网规划及其政府工作的具体需要,进行项目接入系统工作的开展,进行项目工程各个方案布局模块及其应用规模的协调,进行不同电力模块的协调,保证运行方式及其供电电压的控制,保证电网结构的优化。为此,设计技术人员应进行不懈的努力学习,实际工作中加以总结,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思考,严把技术标准的执行,全局考虑,分部协调,全面分析方案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实施性,以此评价运行、设计的各个方案,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推陈出新,完善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佳,寻求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设计目标一致,对电力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予以保障。
3.3积极完善安全控制制度
安全控制制度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影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安全控制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弥补制度中所存在的漏洞,改进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促进安全控制制度科学、完善,更好地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帮助。而安全可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电力自动化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安全控制制度,并始终将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作为制度更新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对变压箱的气体进行检验,而相关人员在电气发电机检修的过程中依据自动化监测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对制度内容不断进行细化,为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执行效果提供保证。而相关的管理单位也需要严格地执行安全控制制度,并对制度的具体执行提供帮助。
结束语
为了能够对技术及系统进行科学控制,就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建立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中,既能够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及系统能力提升,还能够将安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洪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90-191.
[2]范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31):160+166.
[3]郑曙.关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低碳世界,2018(10):127-128.
[4]范凯,张皓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66-67.
[5]秦莉莉.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07):110-111.
论文作者:武延成, 张红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制度论文; 主站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