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功能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功能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本文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特定功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教育指导功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用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以及一切优良的革命传统去教育师生员工,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指导,首先要指导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及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面临着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和变化多端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一项紧迫而头等重要的任务。对于师生员工来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它来积极探求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从根本上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哲学意义上的世界总背景,提供一个总的科学世界观,即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使师生员工观察、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有一个总的科学出发点。这就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变化的和承认矛盾的观点去分析处理问题,教育指导他们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总结个人的成长,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不轻视自己存在的某些不足,当我们的学习取得成绩时,不沾沾自喜,不固步自封,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和不足;当我们的学习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也不灰心丧气,要看到前途和光明,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中,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师生员工,将会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
其次,要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投身于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实践中去。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是好与坏,优与劣同时并存,当代大学生,有些还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很可能在眼花缭乱的社会生活面前,无所适从,如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上的“西方化”、“学派化”、“宗教化”、民族上的“危机化”,社会制度上的“趋同化”等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都有可能被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用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基本精神作为武装当代师生员工的基本内容,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去正本清源,使他们不断提高辨别是非、优劣、真伪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及市场经济负效应的猛烈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立足于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提高师生员工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拒腐反腐的能力。
再次,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高校大学生政治上的不成熟性和政治生活的特殊性,迫切需要加强政治教育和政治引导。如果说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观的话,那么,大学生的政治引导则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政治上的偏差和政治生活中的不当面进行的耐心、及时、经常的疏导工作。
从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对政治生活参与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在政治上迫切需要进行引导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政治热情与政治作用的发挥与引导。
大学生具有十分可贵的政治热情,在历次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这是青年学生在政治上的优势和长处。我们要珍惜和爱护青年学生的这种政治热情,并创造更好的条件,使青年学生应有的政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应注意到,大学生政治热情的激发、保持、导向以及在对大学生政治作用的认识上,都有诸多方面需要加以引导。
第一,持久性引导。针对大学生政治热情容易高涨也容易消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强化政治热情,防止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从而产生政治冷漠的倾向。在大学生高涨的政治热情中,往往并不都是经过充分的思考和理智的判断,而是伴随着相当多的政治激情和政治冲动。他们常常被一些表面的政治现象所感化,凭借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呐喊、去鼓动、去撞击。但是,一旦发现社会现实与自己的设想相背离,政治参与渠道受阻,出现“政治挫折”,他们便随之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动摇政治信念,甚至消失政治热情,远离政治事务,产生政治消极情绪和政治冷漠心理,妨碍政治参与和政治作用的发挥。对此,我们要告诉青年学生,推动社会进步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把可贵的政治热情同坚韧的实际努力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政治追求建立在现实、理智、科学的基础上,要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接受政治教育,不断坚定和深化自己的政治信念,防止和克服时冷时热、就事论事的毛病,矢志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第二,转化性引导。大学生学习了一些理论,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接触到一些社会政治问题,因而很容易把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估计过高,产生盲目自信的心态和单纯幼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要真诚地劝导青年学生,青年的确是社会前进中的一支生力军,但不是主力军;青年当然是乐意跟着革新者走的,但就总体而论,还不是革新者本身;青年是航船上的水手,但还不是舵手。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激增,现代社会对社会劳动力和未来接班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育不发达,人口高龄化的条件下,人的青年时代作为成为社会有效成员前的人生准备时期的特征将愈来愈明显。因此,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前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能力,包括他们的变革思想和愿望,使自己由不知到知,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这样,在理解和爱护青年学生政治热情的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把可贵的政治热情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去,转化为积极进取、勇于创造的强大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造社会、改造自我,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三,升华性引导。青年学生向往政治变革,渴望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中很容易激发起饱满的政治热情,也容易急切地显示自己的政治作用。这是可贵的方面。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又难免产生政治理想化倾向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容易产生狂热的政治冲动,因而导致政治短视行为。特别是在新旧交替、矛盾重重、事态复杂的情况下,青年学生在政治上的良好愿望很容易走向反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上的升华性引导,引导他们追求更高层次更为远大的目标,从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将旺盛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能量引导到正确的目标上来,使他们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应有的政治功能。
二、组织宣传功能,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变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组织宣传功能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中心任务,通过组织宣传的手段,变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能自觉地执行。
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宣传不是一般的新闻媒介的宣传,而是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及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把它具体化。所谓具体化,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增加宣传的解释性,尽量地结合教育战线上的人与事,结合教育战线的特点,使组织宣传工作带有更多、更浓的教育色彩。通过这种组织宣传去阐明任务的意义,把政治责任感灌注到师生员工的行动中去,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高等教育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调动全体在校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专业素质等诸因素。但在同等的情况下,就要靠思想工作所产生的巨大威力,靠我们有血有肉的组织宣传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启发激励功能,振奋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启发激励功能即启发激励和振奋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依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来做好思想工作。激发或抑制人们积极性的因素大致包括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所谓内因,主要是指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就能自觉地、主动地发挥积极性,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学习革命理论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就会持久地影响与支配人们的行为,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这种内在因素,是影响人们积极性最基本的因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培养人们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就是建立在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这种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所谓外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因素的组成,包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社交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认识这些外在因素同人们发挥积极性的联系,通过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精神上予以鼓励,在政治上给以信任,在工作上委以重任,协调人际关系等措施,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内因是产生积极性的根据,外因是激发积极性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然而,人的内因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不断地侵袭人们的思想,而本人又不正视这些问题,不勇于同这些不同因素进行斗争,那么,人们的信仰、观点和意志就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加强对内在因素的教育,加强思想修养,积极开展思想斗争,积极防范来自社会的各种消极影响,防止精神世界被污染,同时,要积极改善外部条件,尽可能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大量积极因素,堵塞污染我们精神世界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适应社会因素复杂多变的状况。
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有他自己有别于他人个性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注意从每个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使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地进行,才能有可靠的扎实的基础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讲究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身带人,以智启人,这些都是促使人们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用生动活泼的方法,充分显示真理的魅力和力量,才能使人对真理感到亲切,心悦诚服,自觉追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决不是不讲原则,放松管理,取消批评,绝不是迁就不合理的要求或容忍不守纪律的行为。对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不敢斗争和批评,实际上是一种软弱涣散的表现。但是,要注意把人们的缺点和特点区别开来,发扬人们的长处和特点,克服、弥补其短处和缺点,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更有本领,从而在生活和事业上更有作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创造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使启发激励功能更加完善,如: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关怀体贴,以情感人;掌握心理,预测动机;循序渐进,促其转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等。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坚持上述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而且还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创造出一套具体的方法和艺术,如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去启发、激励,使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得以发扬光大;通过文娱陶冶的方式和艺术;示范对比的方式和艺术;参观、访问的方式和艺术。通过这些情感陶冶的方法,以塑造师生员工坚定的信仰、良好的性格为目标,充分利用环境,活动等条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服人,立足于启发激励、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被教育者的本身积极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卓有成效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认识和研究。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才能出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使思想政治工作犹如人们盼望的及时雨,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件快事,受到陶冶,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