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果,而施工管理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与效益,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施工技术科学利用,优化施工管理。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优化意义着手,分析了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优化策略,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优化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能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得以正常进行,并提高了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类型、特点等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保证其施工效果。施工管理的深入推进可以实现施工流程的优化,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1.1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性要求较高,一旦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不当的施工技术,就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极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就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是工程质量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如果施工技术不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就会导致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2)保证了施工安全,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应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3)避免了返工风险。如果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就会在后期出现返工等现象,增加了工程成本,难以实现工程效益。
1.2施工管理的意义
施工管理主要是要进行工程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要求,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施工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升了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等因素较多,施工管理可以使得一切工程因素都得到科学的管理,实现了工程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工程资源的浪费等,有利于工程造价等的有效控制。(2)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可以实现对每个施工流程的管理,因此,施工相关的施工人员都可以在相关施工标准与制度的约束下开展施工作业,提升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2.1软土地基处置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面临着软土地基,由于软土的特殊性,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后,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等,使得其能够满足相关的使用要求。软土地基处置技术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在处置中充分考虑施工区域内的土质等情况,进而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处置中,一般使用化学加固、挤密砂桩、换填垫层、强夯法等施工技术来提升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2.2工程防水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防水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洗手间、厨房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水施工,为了保证其防水施工的效果,常常使用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来提升其防水处理效果,对于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渗漏等问题的位置,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结合其渗漏产生的原因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保证其防水效果。
2.3钢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对建筑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保护作用,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相关人员在钢筋材料的采购上,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需用质量较好的钢筋材料,在采购中要充分考虑性能、价格等因素,选择信誉较好的钢筋生产商。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做好钢筋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劣质材料等的使用,保证钢筋的强度、抗拉性等性能指标都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是要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从产生裂缝的原因着手,进行混凝土配比、温度控制、外加剂添加等的有效控制,使得一切的施工活动都可以有序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混凝土的拌合、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温度的合理性,在施工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洒水养护等,避免裂缝的出现。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上,工程单位需要在正式的施工开始之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使得后期的施工活动可以在此计划下有序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的设计图纸、勘察情况等来确定,保证在后期施工中可以实现对工程成本、进度与质量等的有效控制。
3.2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还需要有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支持,施工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施工技术管理的支持,如果没有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就会使得施工中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情况,因此,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工程单位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对工程质量、进度等的有效控制,使得一切的施工活动都有制度约束。其次,制度化的管理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比如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文件审批等,保证所有的施工环节都有制度的支持。
3.3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支持,因此,施工质量监督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质量监督与管理是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效果。质量监督管理需要从工程进行的各个因素加以管理,比如工程材料、设备使用、施工工艺等。随着人们逐步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工程单位逐步完善了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使得在工程进行中可以严格执行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在质量监督管理中发现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将工程损失降至减小,保证施工的规范、顺利、高效进行。
3.4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周期长,存在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较大,这就需要在施工管理中重视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与处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等情况,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此制度下,相关的部门与岗位可以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保证施工的规范化。
3.5监督施工的有效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工程因素较多,且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与进度,就需要完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制度可以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对工程成本、进度、质量等的有效管理。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责作用,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步满足了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越发引起了工程部门与人员的重视,在日常的工程项目中,相关工程逐步完善了施工管理制度,健全了安全管理与监督制度,使得一切的施工活动都可以有制度的支持与保障,提升了工程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立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207-208.
[2]黄美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1-162.
[3]刘军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的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132-133.
[4]李鹏伟,杨沙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00.
[5]吴贤坤.刍议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策略[J].四川建材,2019,45(03):194-195.
论文作者:张玉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