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浅析论文_唐雨淙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浅析论文_唐雨淙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论文对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应用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行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引言

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加速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推动了供配电系统的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集合了传统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将其应用在供配电系统中,可以更全面地提升其自动化程度,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并且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为供配电系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日渐成熟,当即社会建造的规模也渐渐增多,全国各地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个人居民都对电力行业的配电设施提出了更好地高俅,电力系统只有不断完善自身运行的稳定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及挑战,主要将电气工程技术与自动化应用进行有效结合,在电力配电网络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更好地促进了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将自动化技术提升至一个全新的技术水平,为电力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动化配电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产生的风向情况,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技术运行的稳定性,配电网络更加安全。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供配电系统的应用是核心工作,能够大部分解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及生产的实际需求,实现高的分配及供应技术。社会发展历程的逐渐更新对配电行业提出了更高的工作需求。传统电力行业仅仅依靠几台变压器作为配电主要设备的情况已经渐渐落后,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现阶段配电网络运行过程总至少要保证有十几台甚至是更多的变压器同时运行,这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由此可以看出,配电系统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电网配电设施可以输欧式我国的一项基础性操作,对人么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配电网络不慎发生故障问题,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者会给企业甚至是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供配电系统运行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许多不发达地区的电气设施相对落后,无法实现自身的作用,整体来说配电系统的效率相对低下。更有部分第五经常会出现运行故障,造成部分区域断电甚至是大面积停电的现象。造成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为实际的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设备陈旧落后、遭到损害等问题发生时,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工作,将会遭呈无法估计的损失。

2 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系统的应用简介

2.1 自动检测系统运行、提高配电稳定性能

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普及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自动的实现检测及监控的功能,这对于配电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工作环节。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检测系统运行全过程中的电流情况、电压变化、工作频率、波形变化等一系列运行参数,当系统出现配电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监控,通

过报警系统提示管理人员。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的进行存储工作,这些数据对后期的故障处理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如果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某些运行的数据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标准,严重者超过限制的数值,系统能够自动产生报警信息,将这一信息反馈给维护人员,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找到故障位置,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隐患问题。上述的监控运行系统主要综合饿了计算机应用、网络运行管理、实时控制、现代电子应用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及时的实现监控数据、采集数据信息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能,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为企业解决了大量的经济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安装监控软件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工作,及时了解电网的运行情况,当发生问题时快速、高效的反馈运行指令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到运行终端,便于工作人员的监控及管理工作。不同的配电系统有着不同的应用形式,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保证运行的经济性能,降低资源消耗,同时也能够加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2 实现远程控制、提升系统应用性能

自动化技术的成熟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改变了传统应用人工操作的低效方法,工作能够不受距离的限制,及时工作人员无法到达事故现场,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完成远程操控的工作,能够大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远程控制理念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运行的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大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轻微问题都能够自动实现恢复操作,更好地改善了停电事故的发生情况,保证了系统的运行稳定。

3 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简介

3.1 完善电力运行系统、提升数据管理模式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大加强了系统的管理功能及指挥工作的效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符合相应的网络运行条件,只有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模式及调度电力才能够加强系统运行的独立性能,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系统的安全运行性,保证体系的稳定运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网络应用及数据操作的真实性,更好更全面的应用,电力调度工作也取得了广泛的进步。在某种工作层面来讲,自动化技术与每一个配电网络的运行安全性息息相关,因此更好地应用自动化技术至关重要,只有打牢技术基础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为了更好地保障系统电力调度的运行性,必须要选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才能够保证自动化工程的实际安全性能。完善管理模式、创建制度体系、提升技术应用、培养管理人员,这些都能够保证操作的正常运行,掌握基础的运行数据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准确性,及时工作人员的熟悉度不够也无法影响系统的运行,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3.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需要加强计算机技术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应该注重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于整个供配电网络系统来说,计算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不管是在发电、配电、输电的过程中,智能电网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涵盖整个供配电系统网络,让其真正的实现智能化工作。另外,电网调动自动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电网主调度传输工作,还可以将整个国家电网和各个地区的小局域网连接到一起,当出现地区小电网供电不足时,自动实现切换到大电网,这样就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同时,也对国家电网资源进行了充分的调度利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处理,可以对运行数据进行更加准确快速的分析记录,有利于推动供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用也是变得越来越成熟,而将其运用在供配电系统中,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也丰富了供配电系统的应用功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育玮.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132.

[2]金峰.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4):170-171.

作者简介:

姓名:唐雨淙 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2000.3.6 身份证号:65312420000306XXXX

论文作者:唐雨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浅析论文_唐雨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