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王文明1,丛林2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王文明1,丛林2

1.烟台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2.烟台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勘察内容包含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力学性质和自然地质现象等。只有充分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才能够为工程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参考,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性。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地质勘察在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水文地质作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会促使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提升。本文将简单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水文工程;地质勘测;问题及措施

引言

在工程的勘察、施工等环节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很容易被忽视,这是工程勘察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对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研究,就极易引发岩土工程危害等问题,影响工程的设计施工。如果能够针对水文地质勘察进行研究,对有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提前预案,制定解决办法,就可以减少损失。

1水文地质分析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工作主要研究水文地质条件,能够检测出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这项工作对后续的工程地质勘察作用及其重要。水文地质勘察与工程地质勘察两者关系及其紧密,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岩石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地下水,地下水能够对岩土体工程的性质造成直接影响;另外,地下水是基础工程进行的环境,其质量对建筑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但是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极易被人们所忽视,主要是因为勘察结果中很少直接利用水文参数,水文地质的问题通常只是被视为是一种象征性的形式工作,工作人员在勘探过程中基本仅仅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简单描述和评价。某些地区水文地质过于复杂,但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对这一问题探究不深入,于是设计中常常被忽略,这就造成因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的负面的危害层出不穷,往往对工程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研究不可忽视,工作人员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与水文地质相关问题,对地下水及岩土体进行深入勘探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将来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做好资料和信息准备,意在减少水文地质的危害。

2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地下水压力与潜水位上升危害

地下水如果在天然状态下,一般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危害,但是建筑工程施工时,往往会打破地下水的动力平衡,例如修建水利工程,往往会引起潜水位上升,使砂土含水量饱和,造成地基软化问题,因变化的压力作用和潜水位上升会造成地下水出现突涌、流沙、潜蚀等现象,使斜坡和河岸的岩土产生滑移,岩土体产生崩塌等,从而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危害。

2.2地下水压力导致的工程危害

通常而言,地下水压力作用不是很明显,对于建筑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建筑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部分单位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任意改变,从而让天然地下水状态失衡,最终造成工程地下水危害。假如地下水作用力比工程实际承受力更高,就会导致流沙或者基坑突涌等突发情况的产生,从而给建筑物的基础带来不利影响。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中心,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只要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有了问题产生,就会引发一系列危害,甚至无法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

2.3潜水位上移造成的危害

1)造成建筑物地基侧移、隆起。潜水位上移会造成建筑物地基基础上移,这一定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地基偏移会对建筑物产生许多危害,比如建筑物墙体破裂,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威胁。2)潜水位上移造成地质软化,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潜水位上移会不断增加黏土的压缩性和含水量,粘黏土的粘黏强度就不断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受到侵害,易产生地基变形、下沉等现象。3)潜水位上移会促使严重饱和的土层出现墙体破裂、管涌等现象的发生,破坏建筑物的安全性。4)潜水位上移会造成建筑物地下室浸水,状况严重的话会导致建筑物地下停车场无法使用,使人们的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相关处理措施

3.1提高重视程度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包含地下水的类型、水位的升降情况、含水层的厚度与分布以及隔水层与含水层间的关系等。相关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不断完善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机制,提升勘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水文地质勘察中应当对各类水文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对可能造成的施工影响以及后期使用影响进行公正详细的评价分析,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以为工程施工方提供工程依据,从而根据评价结果做出预防,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需要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的危害,在实际勘察中,加强对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使测试结果与真实的地质条件相符合,才能从工程角度出发,实现对各种水文地质问题的预测。

3.2进行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

处理水文地质勘察问题主要应该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在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进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调查,勘测工作区域内有没有污染情况,或者污染趋势,及时进行防护和治理。调查之前应该向当地环保部门收集地下水污染方面的资料,比如污染源、污染物分类、危害情况、污染区域及污染范围等。注意污染情况对水源地段的影响,了解地表水的污染情况、自净能力以及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制定防治对策做参考。

3.3注重进行地下水状态调查

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问题的一大重要分析对象,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心,在进行地下水调查之前,应对调查目的进行明确,并了解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前提下对调查标准进行设计,并调查工程中的地下水类型,存不存在腐蚀性的情况。与此同时,勘察人员还要对地下水的升降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假如在调查中显示,地下水水位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对地下水给建筑工程整体带来管涌、突涌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地下水威胁值进行计算,从而为防止方案提供借鉴。要对地下水升降带来危害进行控制,我们就可以对基底隔水层厚度进行增加,且对升降差存在差异的区域进行一定防水处理。

3.4创新勘察技术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科学有效的勘察技术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前提。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勘察技术也应当更为先进,合理的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勘察技术的改善,应当首先从人才培养入手,积极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知识培训和相关技术交流,能够培养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的工作态度,也有利于对传统勘察技术进行改进。在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世界上发达的设备,完善勘察配套设施。

结束语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地质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运用测绘、勘探等手段对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及水质污染状况进行查看,评价地下水对工程建筑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该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更加重视,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减少工程危害。

参考文献:

[1]姜俊,言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J].江西建材,2016(20):213+218.

[2]陈健,朱琦,万广臣.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03):251+253.

[3]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06):142+144.

[4]付强,秦福锋.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J].企业导报,2015(13):140+145.

[5]王新春.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科技传播,2012(03):39+30

论文作者:王文明1,丛林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王文明1,丛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