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源县涞源镇中心卫生院 074300)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支
原体肺炎的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阿奇霉素;儿童;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科临床上,常常选择影响病原体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红霉素是往常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流药物,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革新,新药物的不断研发,一些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陆续适用于临床。据临床报道,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之一的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理想,疗程相对较短,副作用相对较小[1]。本院儿科病房自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8例患儿均为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符合《实用儿科学》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女43 例,发病年龄最小11月,最大14岁。将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阿奇霉素组(观察组)49例,男24例,女25例,平均年龄(5.2±2.6)岁,平均起病时间(12.6±5.8)d。红霉素组(对照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2.1)岁,平均起病时间(12.2±4.7)d。排除对大环内酯类药过敏的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考第7版《实用儿科学》:①临床特征:发热,持续剧烈咳嗽, X线所见远较体征显著。②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增高。③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④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阳性或冷凝集IgM阳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的一般及对症治疗方法相同。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将阿奇霉素10mg /(kg•d) ,溶解于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药物浓度0.1%,1次/d;红霉素组将乳糖酸红霉素20~30mg/(kg•d),溶解于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药物浓度0.1%,1次/d。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部X线征象提示病灶基本完全吸收后继续用药2~3d,两组疗程不超过14d。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痊愈:指临床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消失、胸部X片正常;显效:指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胸片阴影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无效: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为痊愈、显效、好转例数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观察指标 两组观察时间均为2周,详细记录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HS-CRP、心肌酶,治疗后第10天复查X线胸片;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及转归。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9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9%,痊愈35例71.2%,显效11例22.4%,无效3例6.1%。对照组49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3.5%,痊愈25例51.0%,显效11例22.4%,无效13例26.5%。治疗组49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情况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皮疹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1例、注射部位疼痛3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由于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临床证实该病占小儿呼吸道感染30%以上[2]。在发病率不断增高的同时,发病年龄也出现了提前的趋势,所以小儿支原体肺炎已成为临床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3]。小儿支原体肺炎虽是自限性疾病,但咳嗽剧烈而持久,病程长,也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能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原体由于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的药物不敏感,对多粘菌素、利福平、磺胺类药物普遍耐药。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往常首选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在血清中能维持较高浓度,较好地控制发热等症状,但静脉滴注刺激性强, 常发生血管壁疼痛与静脉炎,同时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部分患儿不能坚持治疗。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药动学呈多房室模型,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在细胞和组织内的浓度可超过血浓度约10~100倍,感染部位的浓度较非感染部位高出6倍,尤其是肺组织中浓度高且持久,具有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 这种优化的体内分布使其治疗肺部感染效果显著。阿奇霉素对常见G+及G-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则更能发挥其抑制蛋白合成的独特作用[4],从而影响支原体的代谢,达到抑菌目的。本文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红霉素,且用药后局部疼痛和胃肠道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儿童耐受性好,能配合治疗,仅引起部分病人血清ALT轻度增高。多数专家认为应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需要3~4周,本组病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7d后患儿自觉症状消失,出院后随访3月均未出现再感染,表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更短,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J].实用医学杂
志,2003,19(8):920-921.
[3]袁壮,董宗祈,胡仪吉,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8):451.
[4]王佩,李玉珍.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J].中国新药杂志,1996,5(3):181.
论文作者: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霉素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红霉素论文; 阿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