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效果,这是施工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公路施工中冲击压实试验及冲击碾压施工展开探讨,明确了试验和施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法,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施工;冲击压实试验;冲击碾压;施工技术
前言
公路施工的许多环节都需要重视施工的质量,尤其是在冲击压实试验和冲击碾压的施工中,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公路的施工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施工的技术方法和施工的对策。
1、公路施工中冲击压实技术的特点和重要性
1.1冲击压实技术的发展
如今,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就是重载型车辆越来越多,这无疑对高速公路的耐用性尤其是对路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实际填充中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变技术和思路来提高填充路基的维护质量,而此时冲击压实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的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1.2冲击压实技术的特点
冲击压实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冲击压路机对路基表面的压实,其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路基整体的密实度与减少路基的破碎度。冲压的整体效果主要和土质的状况、地形地貌、降水量多少、汽车行驶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应用冲击压实技术不仅可以对路基进行填充前的碾压、填方进行压实、挖方的压实和加固,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路基的沉降,并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强度和耐用性,可减缓高速公路的早期破坏。
1.3冲击压实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路的建设中,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使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施工能够使高填方路基的土体深层更加密实。提高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的稳定性,从而缩短工程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公路施工中冲击压实试验及冲击碾压应用实例
某公路建设项目是以利用部分旧路为原则,在五标段原有老路的基础上采用单侧或双侧帮宽,改扩建成双向二车道的二级公路。该公路地表植被以耕地和山岭微丘为主,路线有部分穿过重湿地和山间平原结合地,地下水位较高,易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指挥部聘请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在专家的建议下结合国内外的施工经验,最终确定使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生产的冲击式压路机,对加宽部分的旧路和新建路基填土进行冲击压实补强,取得显著的效果。
通过查询国内外的资料对比应用过程总结得知,路基填土所使用的填土材料土质、当地地下最高水位、和路基整体含水量对冲击式压实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显著影响。所以,在我们实际应用时,把此项技术分成了两个阶段控制。
一阶段是通过试验数据论证是否可用阶段,该公路当地沿线地形地貌土质填土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挑选二种有代表性的不同路段进行试验总结。
①地质优良、路况良好、地下水位低,此类路段比较有代表性,低填段,占整体路段比例大,地下水位位于路基封层下1.5m左右。通过试验确定填土为标准的粘土,低液限,最佳含水量12.5%,填土厚度平均1~3m
②填土土质状况一般、厚度不是很大,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位于路基封层50cm以下。为一试验段,填筑材料为风化山砂和碎石土,最佳含水量7.8%,填土厚度0.5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8月至11间在以上选定路段进行了冲击压实工作,冲击前首先确定路段顶面标高、现场实测压实度、路基整体弯沉值和路基平均宽度。确定以上准确数据后采用蓝派压实机进行多次冲击碾压,10次时对表面标高、压实度和宽度检测一次。至20次时,再次检测表面标高、压实度和宽度检测一次,本次加大压实度检测密度,对路基深部挖坑,并分层对不同位面的路基进行压实度检测。最后将各种数据汇总,对比技术指标与实际数据,分析得出冲击压实后实际达到的效果。初步得出结论,蓝派冲击方法能够使路基的沉降在冲击后得到较大增加,减少了后期沉降量,并能够很好的提高压实度指标,50~80cm路基顶层的弯沉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性,工作最大有效深度在顶层下1.2m左右,遇到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水位面附加区域会产生副作用,在指挥部的组织下,于当月该项目指挥部会议室组织召开《蓝派冲击式压实机路基压实技术评审会》,与会人员最终确定,正常压实后路基压实效果明显增加,路基整体沉降增加,减少沉降时间,可以有效防治路基沉降和混凝土面层开裂。试验结果证明冲击压实工艺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阶段为实际应用阶段通过对会议精神的体会,结合与会专家的建议,最终按照试验结果,我们确定了应用范围,在该公路适宜路面应用了蓝派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指挥部指派一名专人负责协调、指导各合同段应用蓝派冲击压实机,各合同段由项目总工牵头负责实施。应用路段最后确定在正常填筑路段进行补压,填方平均高度超过120cm、路基封层顶面下40cm的填土层压实,保证压实后能够填筑保证平整度,冲击压实的遍数控制在20次,如遇特殊情况按实施情况确定。该公路采用了三边:五边形两种压路机共同作业,并由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整体管理路段压实顺序。分段作业面冲击压实前,技术人员检测确定四项技术指标,在冲击压实过程中,根据压实过程中的外观感觉判断压实达到的效果,感官达到后试验检测各项数据,确定实际压实效果,合格方可。在第二合同段作业时,路段填土的含水量超出适用范围,冲击压实15遍时,路基表面起伏较大,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不足10km/h。在这种情况下,由指挥部负责人协调,将三边形冲击压路机换为五边形进行找平,4~6遍后基本平整。最后三边形从新冲击压实10遍,经检查合格。此次路段施工经验,给予我们很大启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都使用双型压路机交叉作业,并调整了压实遍数,冲击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截止到10月下旬,该公路完成冲击压实路段经各级检测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3、公路施工中冲击压实施工的注意事项
3.1安全距离的控制
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需要对路基的构造物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控制,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应该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对于构造物以及冲击压实轮的轮边距进行准确的控制,要保证安全距离要低于1cm,在填土深度上也会有准确的要求,要大于2.5m。
3.2碾压技术的正确应用
在冲击碾压机的使用过程当中,压实的深度应该为4cm,每一次施工要进行两次操作,要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当碾压机是单轮的时候,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以单轮轮子的宽度进行计算。
3.3土壤含水量的控制
在压路机的施工过程中,压路机滚轮的势能与动能之间是相互之间进行交替的,所以冲击压路机才能够将路面压的比较结实,这就相当于对路面进行超重型的夯实。在这种夯实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路基土壤当中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不要脱离最佳范围。所以,要对土壤当中的含水量进行准确的测量,要保证含水量与塑性指数相接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公路施工中冲击压实试验及冲击碾压的施工工作,要有针对性的提出施工技术方法,并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够保证施工工作符合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初磊.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6,65(14):23-25.
[2]李朝霞.冲击碾压技术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公路,2015,(19):116-117.
论文作者:胡森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公路论文; 压路机论文; 路段论文; 含水量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