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呈贡一中 650500
摘 要:物理作为我国高中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导学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具有立体性,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建立导学案为主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导学案教学有效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导学案 教学模式 对策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良好教学方法。导学案主要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再转变为“我会学”的一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另外主要是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地位,在教学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又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从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的具体实施步骤就是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先把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明白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不明白的问题做好标记,有目的性地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不可以只用教案上的内容来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过的知识点与教案相结合,从而充分理解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目标,最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参与、自主发展教学目标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落实
1.重视课前预习,引出问题。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就是课前预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习,能够促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并在预习过程中,利用自身已掌握的知识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将难点标记好,并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答疑解惑。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内容时,学生会疑惑物体下落与物体自身重量是否存在关系,就将课堂教学重点提出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验等验证方法,帮助学生解答,诚然,课前预习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但是,预习时间要把握好,否则,会因为时间过长,影响学生兴趣。通过良好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促使导学案发挥基础引导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开展课内讨论,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在预习之后,便已经了解了一部分内容,教师在明确学生存在的疑惑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值得教师注意的是,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并结合合作学习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自己的疑惑进行假设和验证,最终将问题解决。例如,仍然用自由落体运行这一内容进行举例,学生提出问题的共性都会集中在一点上,即物体下落与质量有无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通过观察同一高度金属片与羽毛的下落速度,并得出物体下落与质量无关这一答案。在学生得出答案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教师还需要进行精讲,运用比较、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疏通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条理化、系统化及网络化知识结构,学生通过这一阶段合作探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而且,由于高中物理实验性较强,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探究等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可以通过师生、学生间的讨论和研究来解决,此时,学案中要设计一些开拓学生思维的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积级思考,采取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研讨或者是教师的指导下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在此环节中,学生除了“听”和“说”,还得“动”—动笔。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根据新课程理念,它把师生间的关系确定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讲太多的问题,一堂课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理解并掌握所有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只是借助“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们所做的分析与总结进行评价。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又避免了他们懒惰心理的产生。课堂上还可以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形式,让学生互帮互助,取得进步。在“导学案”的导学过程中,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少教多学”这一目的。
总之,“导学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充分地调动,这样能够促进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学相互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杜绝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课堂氛围死板、不活跃的现象,通过“导学案”教学对学生的兴奋点加以调动,使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J].学周刊,2017,(05):98-99。
[2]方莉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6,(11):41-42。
[3]庄勋洋 新形势下如何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创新[J].赤子(下旬),2016,(06):34-35。
论文作者:赵月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学生论文; 学案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这一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