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诺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100
摘要:只有不断地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以建筑混凝土施工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和主要材料的选择
建筑工程中对材料的选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有科学、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中对于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以水泥和沙石为主,我们在运送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检查的是水泥,主要对水泥的型号、出场合格证、使用年限和质量证明等严格的把关,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的质量关,对于沙石的要求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果混凝土的要求较高的时候,沙石的选择就要优先考虑到沙石的质量和韧性,沙石的无盐和杂质的多少也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确定,总之,对于沙石的选择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需要随机选择,一切为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服务。
2.外加剂和主要材料的选择
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添加的外加剂是防止混凝土变形开裂的主要添加材料,一般情况下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外加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添加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能,同时还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坚实性和柔韧性,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材料的配置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之前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混凝土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配合的比例是多少,因为受到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时候这样的试验要进行多次,一直达标为止,才可以投入使用之中,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适当的降低水泥的用量,已达到降低水灰比例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基础施工
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地基施工,在地基的挖掘过程中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先进行深基础的施工、再进行浅基础的施工,通过这种形式以确保建筑工程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地基基坑的降水和排水工作,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要根据楼体的标准高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一般的楼体承台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也就是说一般的主楼的基础以两层施工为主,两层都要浇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一般以6d为间隔,层层之间的厚度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达到1.50米以上,并且层层之间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间隔措施,一般我们可以用抗拉钢筋作为间隔的手段,在施工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这种承台施工的方式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的高温,还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和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投入,以减少施工的开支,节约能源。
3.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顺序,一般情况是采取由远及近的顺序推进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平坦的,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坡度,在有坡度的地方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功,然后在推至到另一边,最后推到顶部。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混凝土输送泵的位置一定要在场地的正中央,这样方便施工,如果我们采用的是混凝土泵管进行浇筑,一定要做到边浇筑、边拆管,最好是由中间向两边开始浇筑,这样可以散掉一定的水化热量,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1.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工程设计工作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是关系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在这里业主提出的要求要在国家技术标准要求之内,不能脱离或者违背标准,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负法律责任。确保服务年限内混凝土的质量,其结构在使用年限内不必进行大修。为达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重视结构的设计。避免复杂形状结构和密集的配筋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为易于施工的混凝土设计结构,其施工质量就易于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好。在相同断面的结构构件中,应避免过多的纵向钢筋突变性截断,以防在该断面处形成过宽裂缝。经验表明建筑平面布置有突变处的混凝土楼盖,常是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显然,这些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
2.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土建结构中常规混凝土的浇筑,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特别是浇筑高柱或高墙时,不可以采用高抛散落方法,而应该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第二,体积较厚的混凝土要分层均匀地浇筑,切记“一刀切”的大堆倾倒,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在工期紧张的时候,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对质量意识认识不强,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人为的简化工作流程,工作粗犷,这就要求广大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灌输质量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分层浇注具体每层厚度取决于采取的浇筑方法及其效果。在分层浇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第三,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要求施工人员富有经验,技术熟练,这个环节是决定浇注成败的关键。
第四,当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和易性时,允许再振捣或压实抹平,用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缩或早期塑性裂缝,并使水平钢筋处可能产生的空腔闭合。 第五,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修整完毕。
第六,浇筑混凝土尽量应该连续进行。如无法避免的有间歇,其间歇时间也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第七,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应组织专人进行表面处理和清洗。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具体施工中各个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建筑物的不同,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新技术和新建材的引进,为建筑混凝土施工带来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而新型的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又大大提高了建筑混凝土施工效率。由于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能够和钢筋牢固地结合,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坚固、抗震、经济且耐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日益成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伴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逐步提高,及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晓英.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
[2] 李金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3] 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
论文作者:汪庆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