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论文_刘欣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新生儿科 天津 300211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2例,均采用呼吸机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结果:所选52例患儿中,48例患儿治愈出院,4例患儿死亡,治愈率为92.31%。所选52例患儿中,发生并发症的患儿中,12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结论:对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机治疗;护理

呼吸衰竭使新生儿疾病中一种较为危重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肺炎等因素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死亡率一般较高,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对于降低患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治疗,但在治疗中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配合,以提高治疗有效性和治疗安全性。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2例,研究了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2例,其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24例,日龄在5h-24d,平均日龄为(3.5±1.1)d。所选患儿中,包括38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1例晚产儿。所选患儿原发疾病包括1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11例肺炎,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肺出血,2例重度窒息,2例吸入异物,1例脑炎。纳入标准:均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判定标准,均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它先天疾病的新生儿,家属不同意参加该研究的新生儿。

1.2方法

1.2.1 呼吸机治疗

为患儿连接呼吸机之前,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采用经口腔插管的方法。连接导管后,确保导管妥善固定,避免漏气,调节呼吸机到压力时间控制,切换通气模式。治疗30min后对患儿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呼吸机参数动态调节。治疗中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口鼻、神志等情况,如果出现了心率加快、发绀、烦躁等症状,要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或使用相应药物控制症状。如果治疗中呼吸机报警,应立即对患儿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检查呼吸机状态。参数调整、治疗时间等,均以患儿病情变化为准。

1.2.2 护理

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护理配合。①做好呼吸道护理,患儿取仰卧位,将肩部垫起,头部后仰,确保呼吸畅通。使用无菌蒸馏水湿化呼吸机氧气,调节氧气温度,避免患儿出现粘液难排、口腔分泌液减少等情况。注意随时为患儿吸痰排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儿气道黏膜,并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1]。②强化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进入病房前应消毒,患儿护理前也要严格消毒双手,避免较差感染。定期清理患儿口鼻残留物,在患儿鼻饲过程中,将胃部内容物回抽,对其性质进行观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再继续鼻饲。定期为患儿更换尿垫,保证皮肤清洁干燥。③重视拔管护理,在拔管前适量使用地塞米松,清理呼吸道残留物,将导管迅速拔出。拔管后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状态,观察呼吸功能及吞咽功能,使用地塞米松、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持续吸氧直到生命体征平稳。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所选52例患儿中,48例患儿治愈出院,4例患儿死亡,治愈率为92.31%。所选52例患儿中,发生并发症的患儿中,12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详情见表1和表2

3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较为严重的疾病,容易造成新生儿死亡。临床上一般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方法,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的同时,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不利于患儿疾病治疗和预后恢复。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同时,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动态调节呼吸机参数,确保患儿能够有效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萎缩肺泡有效扩张,缓解肺水肿等症状的程度[2]。同时促使患儿肺部顺应性增加,肺泡均匀分布,提升肺同期血流合理性。护理的同时,对患儿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护理动作轻柔准确,避免由于护理操作的原因,造成患儿呼吸道损伤[3]。另外,要注重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卫生,做好日常消毒杀菌工作,避免发生较差感染。呼吸机治疗结束拔管期间,视情况使用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等药物,持续吸氧,同时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避免发生意外情况。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患儿的治疗安全。

综上所述,对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冯静,李小英.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73-74.

[2]廖秀春,潘开国,温玉梅.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研究84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10):137-138

[3]蓝玉玲.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7):60-61.

论文作者: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论文_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