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论文_曾彬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研讨分析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介入手术治疗后分别行常规介入护理指导和综合护理指导,对比两组介入干预方法效果。结果:介入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后,研究组手术有效性(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08±4.08)分]及住院时间[(9.01±2.51)d]低于对照组[(17.64±4.91)分、(14.33±3.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后,给予脑卒中患者综合护理指导,可显著提高介入治疗有效性,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加速康复出院,因此术后综合护理指导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介入手术治疗;术后护理

脑卒中已发展为现代临床多发病和老年人常见病,并且正逐步趋向低龄化,脑卒中发病急,并且病残率较高[1],抢救后,存活者中的70~80%[2]患者会以病残状态生活。为及时挽救脑卒中患者生命,减轻存活者残疾程度,临床介入手术等治疗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介入护理质量的要求,本次研究在介入手术治疗后,继续介入了综合护理,成效显著,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9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为本次观察对象,纳入符合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的病例,排除影像学检测确定为脑出血的病例,取得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划分成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7:13,年龄范围50~80(61.3±5.1)岁,脑卒中梗死部位:皮层1例,脑干5例,基底节1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9:11,年龄范围50~80(63.0±3.4)岁,脑卒中梗死部位:脑干3例,基底节17例;两组病例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因而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介入手术治疗,即局麻后对双侧腹股沟消毒,铺巾;借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详细了解侧支循环以及血管栓塞状况,其后做常规穿刺、溶栓治疗。

1.2.2 护理方法

手术结束后,对照组介入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介入综合护理指导,内容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在介入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之后,对比评估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NIHSS量表)和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标准:0级病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以上者为基本痊愈,1~3级病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者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者判定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以下甚至增加或者发生死亡者视为无效。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即为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版软件包分析资料,计数资料施以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配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介入手术治疗有效性相对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干预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协同住院时间均相对偏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相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目前业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多发病之一,据报道,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病残率和死亡率均极高的高危疾病[4],初次发病患者中,70~80%的患者在接受急性期治疗之后仍会有程度不一的吞咽困难甚至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5],因此后期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十分重要。除常规因素外,负性情绪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语言以及神经等功能的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因此在术后护理中,除常规措施外,本文研究还加入了心理护理,用以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患者介入了术后综合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因溶栓药可延长介入手术患者的凝血时间,故此在手术结束时,为防其动脉鞘扭曲、打折或者是被污染,应带动动脉鞘,并协助患者避免自身肢体发生弯曲而使动脉鞘损伤其血管造成大出血,术后4h后可拔鞘,注意拔鞘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至少24h;观察病患生命体征,其病情体征变化时需要及时上报医生;术后头偏向一侧兼有意识不清现象的患者,可予其负压吸引处理,重点监测其血压、血氧协同心率情况;顶住并协助患者尽量多饮水,给予静脉液体输入,以促造影剂排出。2)康复护理:告知并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脑卒中手术介入治疗后,患者饮食宜低糖、低脂、多维生素、低盐;细心照顾卧床患者,给予其良好的生活护理;协助偏瘫病患定时翻身,同时按摩卧床偏瘫者身体受压部位,以免产生压疮;给予失语者语言、肢体训练指导和帮助,观察其语言协同肢体活动的恢复程度,督促其坚持功能训练,以避免出现废用性肌萎缩情况,从而逐步增强介入手术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注意部分合并老年痴呆症病人的安全护理,进行保护性约束,避免出现坠床情况。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慢,情绪易波动,常有沮丧、抑郁类情绪,因此术后需要同脑卒中术后患者多加交流,尤其是面对老年患者时,要细心考虑言辞、用语,并要耐心倾听其要求与主诉,以实现动态了解脑卒中病患病情,提前预防可能潜在着的并发症发生;做好心理疏导,告知病人及(或)家属术后需要令病人保持乐观健康情绪,以免情绪不稳定而使血压波动,并发术后出血。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介入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康复出院,证明术后综合护理值得推广。

结语:

总之,介入手术治疗,并辅以术后综合护理,能够优化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青霞,潘力弢,郭文鹏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02-3905.

[2]刘俊英,贾亮,王贵玲等.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在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20-12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指南撰写组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5):356-361.

[4]王雪,洪利,陈建明等.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9):1437-1440.

[5]刘向力,温春娣,官美红等.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8):1365-1369.

论文作者:曾彬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论文_曾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