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在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比较弱,感兴趣的事就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事就会心不在焉。上课不专心听讲。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将受益终生。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会在情境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青少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如果不去开发,那永远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只有适当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潜在能力向现实能力转化。要使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发展的天地,就要使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与发展。为此,我们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很聪明,而有的学生却不那么聪明,除了先天因素外,更主要是后天培养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聪明的学生,他们善于联想、归纳、概括、探究,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思维品质超群,是他们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不那么聪明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他们比别人笨,关键是他们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学习的支撑点,因而对学习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培养好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必然要研究好把每一节课上得活泼一点,生动一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了这个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更容易与学生沟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问题是教学的关键”,因为问题串的设计决定着一堂课的效果或成败,问题串的设计决定着学生思维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问题串的设计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串,无论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一堂课的重点和化解难点,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时间,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后半段时间学生精神不集中,从而持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论文作者:脱孝峰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品质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他们的论文; 就会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