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最贴近时代的理论——2013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热点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中国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哲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首2013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说思想与时代互动、哲学与实践共进构成了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尽管其中还不乏稚嫩和单薄之处,但我们毕竟取得了一些成绩,找到了一条追求真理的大道。
2013年,“变革”再一次成为响彻中国大地的时代最强音。任何一个变革时代条件下的社会实践,都强烈地吁求和催生思想变革与哲学创新;而任何凝聚时代精华的哲学,亦深深地凝结和表征着人们在时代探索和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和冀望。从这一意义上讲,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2013年是在机遇与挑战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哲学理论支撑的一年;是在破解时代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并引领时代的一年;是在思想与时代互动、理论与实践交织、历史与逻辑统一中向着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形态这一总体目标坚定前行的一年。
本体论研究的沉寂与政治哲学研究的兴盛
哲学是最贴近时代的理论,时代的脉搏往往以问题的形式渗透到哲学之中;反之,透过哲学的问题,人们也可以把握时代变迁的脉搏。立足于问题域转换的视角透视2013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线索是本体论研究的沉寂和政治哲学研究的兴盛。
曾几何时,本体论研究牢牢占据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位置。但仅短短几年时间,本体论研究就已风光不再。2013年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论是本体论研究的成果还是对这一问题本身的关注度都在降低。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关于社会公正研究的政治哲学异军突起,有星火燎原之势。2013年6月,在厦门大学召开了以“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公正”为主题的“四刊论坛”;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又召开了题为“何为政治哲学”的学术研讨会。如果说前一次会议关注的是“面对问题,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如何在21世纪发出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呼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在场性”,那么后一次会议则从学术立场发展到了学科建制的层面。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政治哲学博士点,多所高校也联合建立了名为“政治哲学学社”的学术研究共同体。
值得思考的是,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向?换言之,本体论研究为何会陷入沉寂?政治哲学又因何成为研究的热点?具体来看,本体论研究的沉寂并不意味着这种研究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事实上,本体论研究曾经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对于提升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水准功不可没。但由于其研究逐步走向玄思之途,而与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旨趣渐行渐远,导致其逐渐淡出研究焦点。就像有学者指出的,“热衷于从终极存在和初始本源的意义上确定本体论的地位,就自然赋予了本体论高高在上说明一切的权力,为绝对化的思想方式开辟了道路。将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归结为实践,将实践归结为本体论,将马克思哲学的变革归结为本体形态的转换,这无疑大大低估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本质被严重遮蔽了。”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正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哲学界再也不能绕道而行。换言之,政治哲学成为研究热点并非源自哲学界理论兴趣的转换,而根源于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而言,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引领研究的方向至关重要。在此有必要再次聆听马克思的“声音”。在马克思的时代,德国哲学的“自我意识”和法国政治上的“平等”都属当时欧洲的流行观念,马克思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深刻把握,曾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平等不过是德国人的公式‘自我=自我’译成法国语言即政治语言罢了。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这同德国人把人理解为普遍的自我意识,以此来论证共产主义,是一回事。”
由此,马克思展现了从物质实践出发来确立参照系,以揭示思想观念的形成这一唯物史观把握问题的基本路径。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的确没有撰写以谈论社会公正为题的专著,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无视这一问题。事实上,马克思十分关注社会公正问题,只不过他关注的重心不在于对公正的理论界定,而是实现公正的现实条件。换言之,在马克思看来,观念地谈论公正是一回事,在现实中实现公正是另一回事,他所关注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
《资本论》研究:时代问题的哲学思考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马克思的学说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一个最为鲜明的标志就是《资本论》在西方世界畅销乃至脱销。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在西方学界也再一次形成新热潮的同时,中国学术界的注意力早已汇聚到《资本论》之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在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招标过程中,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申请的行列,竞争空前激烈,在哲学界引起重要反响。这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3年关于《资本论》研究的热潮愈益高涨,国内一些刊物专门开辟《资本论》研究专栏,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同时一系列专题研讨会高频召开,最具代表性的是11月16—1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资本论》的遗产与当代思想——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近日将在中山大学召开的“《资本论》的逻辑与修辞”学术研讨会。前者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众多来自西方国家的学者与中国学者一起探讨《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后者则选择了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切入《资本论》的核心,从而避免以往存在的大而不当之弊病。
对于《资本论》研究,一些学者的看法值得我们关注。有学者提出,当代语境下阐释《资本论》哲学思想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只有将《资本论》视为马克思哲学的建构本身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揭露人在资本运行中的自我异化过程,建构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问题时从来都不是抽象地研究,而总是将它置入特定制度等现实的条件下,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揭示资本的运行规律及其限度。因此我们今天对《资本论》及其问题的哲学研究,不能离开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要使研究者从书斋走向社会。
从总体上看,关于《资本论》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成果可期。在此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为什么《资本论》研究恰恰在这个时间在中国大地涌现出新一轮研究热潮?除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的就是资本在当今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正负价值愈益凸显出来,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的正效应,并将其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此而言,哲学思维再一次表现出雷达般的灵敏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它不仅是密涅瓦的猫头鹰,而且是报晓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
重思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胡绳晚年曾经指出,“没有一种思想是万世永存的”。这同样意味着,没有任何一种哲学可以与世隔绝、自娱自乐,也没有任何一种哲学可以横空出世。换言之,任何一种哲学都必须深深植根于特定社会土壤之中,任何一种哲学也都必然拥有其思想上的“前世今生”。因此,要真正把握一种哲学思想,一方面要把探索思想发展的触角深入到它所植根的时代之中,另一方面也要从思想史的脉络中把握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交融与交锋:关于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的长篇学术对话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它也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其集中体现在两条路径之争上:通过康德还是黑格尔来理解马克思,即马克思思想的来源究竟是康德还是黑格尔。在笔者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孰是孰非,而是在这种讨论中展现出来的研究方式的变化。具体而言,学界的探索已经不再局限于以文本互释、追根溯源的方式来梳理和印证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而是转而直接运用“德国古典哲学把握时代问题的哲学路径”来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重新思考和阐释。这不仅对于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推动了中国学者对于西方思想的把握和回应。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研究方式突破了单纯意义上的理论探索,而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不仅体现在探讨的问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继承和超越关系,而是进一步扩展到它们对现代性问题、对启蒙和自由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可能方向及其现实性等问题的探索,并且在探讨过程中展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以及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哲学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总有一些问题常谈常新,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就是这样的问题之一。它之所以能享有如此的“待遇”,不是因为其文本中隐含着多少隐秘的教诲供后人挖掘,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哲学的发展必然与时代同行,我们今天重思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不是为了满足历史的兴趣而向前追溯,而是为了向后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开辟一片新天地。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依然是学界的使命
2013年的中国,一个令人振奋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复兴离不开哲学振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必须牢牢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敏锐捕捉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把理论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结力之中,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13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这一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
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哲学界举行了一系列研讨活动,以更好地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特别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宝贵启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联合发起并成功召开了“第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高层论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打造了一个新平台。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的主题也同样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次会议的突出特点在于,将时代问题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结合起来予以整体研究。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顺利结项,值得关注的是,该项课题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或领域,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视域和平台。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任何具有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意义的学术成就,都必须自觉立足于这一平台之上;对于任何问题的探讨,也必须自觉从这一视域出发。只有自觉坚持并行进在这条道路上,才有可能开创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旦偏离这一方向,那么这种研究或者通过价值中立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抽象化,变成马克思所坚决反对的经院哲学化,或者变成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版本”,这种研究方式固然也可以取得相当的学术成绩,但却难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时代进程。
任何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研究,都必须牢牢立足于本国和本民族社会实践的土壤之中。回望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的道路蜿蜒曲折。我们曾经很长时间内以“莫斯科时间”来“对表”,后又经历了“纽约时间”、“伦敦时间”、“巴黎时间”的频繁转换。在很多人那里,“北京时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理论的逻辑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当时刻牢记“北京时间”,这同时就意味着,不断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人民诉求“对表”。只要我们坚持行进在这条“中国化”的道路上,那么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迎来那么一天,世界哲学的目光将转向“北京时间”;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光将汇聚“北京时间”。中国学者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哲学研究要抓住时代和社会实践的脉搏
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中去把握。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具有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把握一种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不能仅仅停留于其自身的观点、范畴乃至思维框架,而要进一步深入到它所置身的时代,看它是否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凝聚了时代的问题、方向和精神。换言之,透过它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到时代的脉搏,是否能够看到生活于这个时代中的人们的光荣与梦想、痛苦和忧伤。没有思想的时代是可悲的,脱离时代的思想则是干枯的。11月22—24日,在西安举行的“四刊论坛”就直接打出了“思想中的时代”这一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问题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当我们在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务必牢记自己是作为中国人在思考,中华大地是我们须臾不可脱离的哲思之源。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安泰,只要他同大地接触,便无坚不摧、所向无敌;而他一旦脱离大地,便不堪一击。中国学人只有脚踏中国这块大地,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回首2013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说思想与时代互动、哲学与实践共进构成了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尽管其中还不乏稚嫩和单薄之处,但我们毕竟取得了一些成绩,找到了一条追求真理的大道。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呼唤哲学的创新,而哲学创新的密码则隐藏在时代和社会实践的真理之中。探求这种真理的事业无疑是崇高的,探索者则是幸福的。黑格尔曾经指出:“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面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提供哲学支撑这一无限崇高的事业,我们如何能够不为之心潮激荡、奋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