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楸不同外植体的茎丛增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花楸不同外植体的茎丛增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王爱芝[1]2004年在《花楸不同外植体的茎丛增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文中研究表明花楸(Sorbus pohuashanesis Hedl)是北方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优良的绿化树种。我们以幼胚、成熟胚、无菌茎丛的茎段、成年树的嫩叶和茎段等为外植体,首次通过不定芽和腋芽增殖途径建立了两套高效、可靠的组培再生系统。 1、以花楸幼胚为外植体的研究表明: (1)取材时期和激素浓度配比是影响花楸幼胚丛生芽诱导效果的主要因素。最适采种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筛选出最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05mg/L+蔗糖15~20g/L+琼脂6g/L,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可达22.22%; (2)丛生芽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WPM+BA0.3~0.5mg/L+蔗糖20g/L+琼脂7g/L,经继代培养一个幼胚可诱导出7~20个小茎丛;带有矮小不定芽的组织块可继代培养多次; (3)实验从改变培养基种类、降低激素浓度、增加琼脂浓度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了茎丛增殖过程中的玻璃化现象; (4)当茎丛高达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筛选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mg/L或IBA0.2mg/L; (5)移栽前将根系发达的生根苗打开瓶盖驯化3-5天,移入装有珍珠岩的塑料钵中炼苗一周,然后移栽到泥炭土和河沙以2:1混合的基质中,保持25±1℃,湿度>80%,成活率可达80%以上。 2、以无菌茎丛的茎段为外植体,筛选出最佳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为:WPM+IBA(或NAA)0.05mg/L+BA1.0mg/L+蔗糖20g/L+琼脂7g/L,腋芽最大增殖倍数可达6。 3、以花楸成熟胚为外植体,在添加BA、TDZ、IBA、2,4-D、NAA组成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 (1)相同条件下,沙藏处理3个月的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100%)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种子(55.56%); (2)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组合和浓度为NAA0.5-1.0mg/L+BA1.0mg/L; (3)当NAA或2,4-D浓度≤0.1mg/L与BA组合能诱导出不定芽,经过继代可产生5~20个不定芽,经生根培养可成苗。 4、以成年树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TDZ、IBA、NAA、2,4-D组成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以诱导愈伤组织的结果表明: (1)以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时,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体积和生长状态综合考虑,得出生长素的效应大小为NAA>2,4一D>IBA,最佳激素种类组合为NAAI.omg/L+BAO.5一3.omg/L、2,4一Dl.omg/L+BAO.5一3.omg/L或TDZO.01~0.5mg/L; (2)以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时,虽然诱导率可达100%,但只是在切口处长小米粒大小的愈伤组织,生长素的诱导效应大小为2,4一D>NAA>1 BA,最佳激素组合为2,4一D 1 .omg/L+BAO.5~3.omg/L: (3)无论以嫩叶还是茎段为外植体,将经初代培养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入增殖培养基,增殖效果都非常好,4周后愈伤组织长满培养瓶。

杨玲[2]2007年在《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是我国北方珍贵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重要经济价值的蔷薇科小乔木树种。本文对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楸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高和果径是关键的果实表型性状,种长和种宽是关键的种子表型性状。种子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种子千粒重和生活力在植株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低温密封贮藏并不改变这种差异特征。种子发芽起始时间在种源间存在极显着差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种源内存在极显着差异。(2)生理因素是导致花楸成熟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5℃低温层积有利于解除花楸种子休眠。花楸果实形状从人工授粉后105d起不再发生显着变化;合子胚在授粉后30d即可完成分化发育至子叶形,75d以后胚的长/宽比值和含水量不再发生显着变化,标志着胚开始进入生理成熟阶段。种皮机械障碍作用是限制调制干燥前发育中的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水浸泡吸胀和较低的萌发温度有利于成熟种子的萌发。种皮和胚内较高的ABA含量是抑制花楸成熟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层积前的人工调制干燥过程显着提高了种皮和胚的内源GA_3/ABA比值,使种子内源激素平衡向有利于萌发的方向转换。低温层积处理可以显着影响花楸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和平衡,使花楸种皮内ABA含量大幅度下降,使种皮和胚内的各种生长促进类物质相对含量(尤其是GA_3/ABA比值)显着增加。2~5℃低温层积有利于解除花楸种子休眠。低温下密封贮藏对层积中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极显着。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在5℃~2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发芽,此范围内,发芽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早。30℃时种子不萌发。5℃和10℃下,解除休眠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高,但发芽较晚。(3) BA、KNO_3和高压静电场处理都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以KNO_3处理最适合生产应用。200 mg·L~(-1)的6-BA溶液浸泡种子48h后在25℃-5℃变温条件下萌发对花楸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初始时间最短(33d),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GA_3对花楸种子萌发影响不显着;较长时间的ABA浸泡处理抑制花楸种子的萌发。KNO_3溶液浸泡处理可以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7%,发芽势提高到54%,平均发芽速达到127,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无污染、易推广等适合生产实践要求的特点。静电处理与低温层积处理结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花楸种子的发芽率而且可以增强花楸幼苗的抗逆性。(4)利用花楸未成熟和成熟合子胚均可以诱导出体细胞胚,并再生出体胚苗。人工授粉后30d至60d是适合花楸体胚诱导的合子胚取材时期,其中授粉后30d的子叶形合子胚对外源生长类物质的刺激最为敏感,体胚诱导时间最短、诱导率最高。单独使用1mg·L~(-1)的NAA或0.5mg·L~(-1)2,4-D时体胚的诱导率最高,分别为66.9%和63.3%,二者差异不显着。当生长素(NAA或2,4-D)和细胞分裂素(6-BA)组合时,不但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而且可以增加体胚数量。40g·L~(-1)的蔗糖浓度有利于花楸愈伤组织和体胚的诱导。花楸体胚发生兼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两种途径,但以直接发生为主。体胚发育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阶段。经过成熟培养的花楸体胚可以在MS基本培养基上直接萌发,萌发率为38%,植株再生率为10%。低盐和添加少量的NAA有助于花楸体胚苗生根,18℃条件下培养50d的花楸体胚苗生根率可达到90%,高于25℃条件下的生根率。(5)花楸次生体胚发育良好,利用潜力高。花楸初生体胚在添加0.01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可以诱导产生次生体胚。在添加0.05mg·L~(-1) NAA和200mg·L~(-1) CH的MS培养基上,次生体胚的增殖率最高,增殖数量最多。培养基中添加12μmol·L~(-1)ABA、20g·L~(-1)蔗糖和75g·L~(-1)pEG后于强光下培养的体胚成熟率最高。MS比1/2MS更适合花楸次生体胚的萌发,再生植株生长状态良好。每隔30d继代一次可以使花楸次生体胚在长达1年的时间里始终具有胚性。(6)花楸胚性细胞的分裂程序与合子胚相似,体细胞胚具有胚柄结构。第一次分裂为不均等或均等分裂,以后胚性细胞从辐射对称向两侧对称发育。胚性愈伤组织和合子胚表面发生的体胚具有胚柄结构。在胚性愈伤组织中的早期多细胞原胚周围存在大量程序化死亡的细胞。通过以上研究,(1)明确了花楸种子休眠原因并发明了适合生产应用的有效提高花楸种子发芽率的新工艺方法;(2)首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花楸体细胞胚发生体系,填补了花楸二倍体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空白;(3)提出了利用花楸初生体细胞胚为材料,建立花楸次生体细胞胚发生体系,以得到大量发育一致、萌发整齐、再生率高的完整植株的新思路。

常苹[3]2013年在《水榆花楸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以水榆花楸的成熟种胚、子叶、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适宜消毒条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发生及增殖、壮苗生根等不同阶段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浓度配比的实验探索,建立了高效的水榆花楸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成功获得健壮的再生植株,对水榆花楸的快速繁殖和新品种培育有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消毒:以1%和3%两种浓度的次氯酸钠,5、8、10min叁种时间处理种子,结果表明,3%的次氯酸钠处理8-10min效果最好。2愈伤组织诱导:采用两种激素组合分别对五种无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外植体为茎段,诱导率为100%,最佳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1.0mg/L。3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叁种激素组合对茎段愈伤进行增殖,增殖倍数6-BA+2,4-D>TDZ+2,4-D>6-BA+NAA,但6-BA+2,4-D愈伤水渍化程度高,其它两种几乎无水渍化,因而较优的增殖培养基为MS+TDZ0.1mg/L+2,4-D0.1mg/L,增殖倍数为4.39。4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采用四种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进行分化,TDZ+NAA组合产生的芽点虽多,但为半透明畸形,无法增殖;6-BA+2,4-D,6-BA+2,4-D+KT分化的愈伤多疏松且水渍化严重,无法再分化;较优的愈伤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分化率为16%。5外植体一步诱导不定芽:6-BA+NAA、6-BA+NAA+KT两种激素组合对叶柄、子叶、叶片叁种无菌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芽诱导率最高的为叶柄,诱导率达40%,最优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5mg/L+NAA0.5mg/L+KT1.0mg/L。6丛生芽增殖:TDZ+IBA、6-BA、6-BA+NAA、6-BA+NAA+KT四种激素组合对单芽进行增殖,TDZ+IBA、6-BA、6-BA+NAA增殖系数较低,且TDZ+IBA产生“叶丛芽”现象,因而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KT1.0mg/L,增殖系数23.25。7生根培养: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生长素I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1.0mg/L,生根率达83.3%以上。

高翔翔[4]2008年在《花楸体细胞胚高频诱导及萌发促进的研究》文中认为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蔷薇科花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北方特有的园林观赏性树种。花楸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对花楸优良无性系的大量快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花楸体胚诱导率和萌发率低的问题,通过对外植体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来提高花楸体胚的诱导率,同时采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跟踪观察花楸体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变化,并从细胞的角度分析了体胚高频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次生胚的增殖和成熟的研究,找出促进花楸体胚萌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花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以花楸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作为体胚诱导材料,选择未经任何预处理的外植体作为对照;使用1 mol·L~(-1)的甘露醇对外植体渗透预处理24 h后,体胚的诱导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体胚直接发生于外植体表面,说明甘露醇对外植体的渗透预处理有利于花楸体胚的发生。同时,通过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外植体进行观察发现,与对照相比经过预处理的外植体细胞内部的变化从培养初期就有巨大差异。子叶部位较对照有着明显的变化,其边缘的表面细胞不规则突起且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内部间隙变大且细胞壁明显加厚,可能这种细胞上的变化有利于多细胞原胚的发生,为体胚的高频率发生提供了保证。(2)对已获得的花楸体胚及体胚团块进行增殖与成熟培养,在光照条件下,体胚在添加生长素萘乙酸的MS培养基上,接种密度为每皿30个体胚时,体胚的增殖效果最佳;花楸体胚的在黑暗条件下,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5%的蔗糖和200mg·L~(-1)水解酪蛋白,添加附加物聚乙二醇能够有效的促使体胚成熟,对体胚进行此成熟处理后体胚的成熟率可达59%。成熟的花楸体胚在形态上表现为乳白色或浅黄色不透明结实的子叶形体胚,长度大约4-5 mm。(3)选择成熟较好的体胚进行萌发试验,体胚经过成熟培养35天后,将其接种于添加少量生长素和0.1%活性炭的MS萌发培养基上培养,体胚的萌发率较高,并且体胚的两片真叶发育正常且部分长出根。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有效的甘露醇渗透预处理可以促使花楸体胚的高频率发生;通过人为控制的方法可以掌握体胚增殖与成熟的基本培养条件。

张建瑛[5]2007年在《花楸体胚发生的外植体和培养基效应及生化物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楸(Sorbus pohuashanesis Hedl.)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花楸成熟合子胚和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研究外植体、培养基对体胚发生的影响和体胚发生中的生化物质变化特点,为进行快速繁殖、生理生化研究及遗传工程研究提供有效离体培养系统服务。主要结果如下:(1)完整的合子胚是最适合花楸体胚诱导的外植体。以花楸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不同产地体胚发生差异为吉林敦化>黑龙江森林公园>伊春五营森林公园>五常。以花楸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产地差异为吉林延吉>黑龙江森林公园>伊春植物园。7月中旬为最佳幼胚外植体取材时期。(2)花楸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时,MS+NAA2.0 mg·L~(-1)+6-BA 1.5 mg·L~(-1)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1.67%,体胚发生率达30.67%。花楸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时,MS+2,4-D 0.2 mg·L~(-1)+6-BA1.0 mg·L~(-1)诱导效果最好,体胚发生率达到39.20%。MS+6-BA1.5 mg·L~(-1)2,4-D 0.5 mg·L~(-1)最适合继代培养。超过4次继代后几乎所有的体细胞胚愈伤组织化、褐化至死亡。在花楸体胚诱导阶段适宜暗培养。(3)胚性愈伤组织的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其他类型的愈伤组织;可溶性糖含量在光下培养的愈伤组织中最高;细胞增殖速度缓慢的胚性愈伤组织中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的非胚性愈伤组织。(4)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时期鱼雷形胚时期,淀粉含量最高时期为胚性愈伤组织时期,二者均在球形胚时期最低。SOD、POD活性均在胚性细胞向球形胚转化时下降,球形胚向心形胚发育时同样下降,从心形胚向鱼雷形胚和鱼雷形胚向子叶形胚发育时再升高;CAT活性从胚性细胞向心形胚至鱼雷形胚发育的3个时期内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在鱼雷形胚向子叶胚发育时略有回升。

参考文献:

[1]. 花楸不同外植体的茎丛增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D]. 王爱芝.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2]. 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研究[D]. 杨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3]. 水榆花楸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D]. 常苹.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4]. 花楸体细胞胚高频诱导及萌发促进的研究[D]. 高翔翔.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5]. 花楸体胚发生的外植体和培养基效应及生化物质变化研究[D]. 张建瑛.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花楸不同外植体的茎丛增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