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研究及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出口贸易论文,弹性论文,我国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近30年我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分工体系。加入WTO之后,我国国际贸易的参与度快速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我国建立贸易合作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进出口贸易的种类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与此同时,对外贸易面临的竞争和阻力也越来越大,各种国际贸易摩擦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如何来应对这些新的情况呢?首先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各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即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相互竞争或相互合作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变化趋势。对于相互竞争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性,使我国进口贸易成本最小,出口收益最大化;而对于相互合作的关系,则应该利用贸易谈判等方式来达成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以稳固长期贸易合作关系,从中获利;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贸易关系变化的趋势来分析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变化,制定政策来调整国内进出口产业的发展格局,让国内进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随时把握国际市场的变化。
本文在Kohli(1978,1991)、Woodland(1982)以及Fox et a1.(2010)模型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模型,较之以往学者所做的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弹性的研究,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我国对外贸易细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其他学者并没有这样的细分。乔晶(2010)利用1990-2005年我国主要的20个贸易国的数据,从总体角度分析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大小:许统生等(2006)也是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1994-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关于汇率的弹性;朱真丽等(2002)对我国1981-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贸易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国民收入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他们只是在总体上分析了我国贸易的价格弹性,没有具体分析不同国家在我国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及对贸易的影响。
本文针对以上学者研究的缺陷,通过建立具体的对外贸易偏价格弹性模型,将我国对外总贸易细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分别考察这些组成部分与我国贸易的关系,然后利用所收集的数据估计模型,得到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最后分析结果并给出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基于Kohli(1978,1991)和Woodland(1982)的模型,在拥有大量利润最大化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国家里,建立将进口作为投入和出口作为产出的模型,企业在给定价格和可获得的技术水平下决定最优投入和产出量。固定规模报酬模式下,竞争性均衡的结果就是在给定产出和投入价格情况下最大化国内生产总值。进口需求是在给定进口价格时,进口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总出口而最小化生产成本的过程中确定的;同时出口供给是在给定出口价格下,出口者最大化出口收益而确定出口数量。企业在给定投入和产出价格以及技术的情况下,来共同确定最优的总进口和总出口数量。为了简化分析问题,假设我国进口和出口是相互独立的。
1.进口贸易偏价格弹性
其中c(·)是进口的单位成本价格函数。由于总成本函数为进口价格和数量的线性齐次函数,因此总成本函数等于进口单位成本与进口数量的乘积。进口单位成本价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等于总进口的价格水平。根据Shephard定理,对国家j的进口需求可以由进口函数求微分得到:
本文所求的进口偏价格弹性是指我国从国家或地区k进口的价格变化所引起我国对国家或地区j进口需求的变化。可以对方程(2)取自然对数并求微分得到:
2.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
其中r(·)表示出口的单位收益函数,由于总收益是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线性齐次函数,同时也是关于出口价格的凸函数,所以总收益函数等于单位收益与数量的乘积。单位收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等于总出口的价格水平。根据Hotelling定理,对国家i的出口供给可以由方程(4)关于相关价格求微分得到:
本文所求的出口偏价格弹性是指我国向国家或地区h出口价格的变化引起我国向国家或地区i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对方程(5)取自然对数并求微分得到:
3.进口成本和出口收益函数
为了估计上文的进口和出口的偏价格弹性,需要采用具体的进口和出口函数形式,本文采用Diewert and Wales(1987,1988)提出的对称标准二次(Symmetric Normalized Quadratic,简记为SNQ)型函数形式来表示进口和需求的总价格函数,相比较固定替代弹性或柯布道格拉斯型函数,SNQ型函数形式比较自由,没有较多的约束条件限制,并且SNQ型函数的二阶导数可近似逼近函数在某个点上的值,因此SNQ型函数能够克服函数形式限制所导致的模型适用性问题,该函数在进口和出口模型上有较好的适用性(Diewert and Wales,1987;Kohli,1991,1994)。SNQ型函数表示的总进口价格函数和总出口价格函数,或进口单位成本c()和出口单位收益r()函数如下:
进口单位成本等式(7)中和出口单位收益等式(8)中,矩阵和的行和等于零并且都是对称的,α和β是前定的非负值,并且α的和与β的和都等于1,γ和δ分别定义为技术变化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程度。基于正态化的数据,SNQ型函数形式将所有自变量同等对待。用和分别表示矩阵A和B去除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之后的矩阵,在实际模型估计过程中,只需要估计矩阵和,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矩阵A和B。
根据等式(2)和(5),针对各个国家的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方程可以由微分推导得到,下式将其表示为总进口和总出口的相对比例值,j,k=l,…,J;i,h=1,…,I:
三、数据和模型估计结果
1.数据选取和处理
本文考察对象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情况,选取的样本包含1990-2010年共21年的年度数据,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占我国进出口总贸易量的绝大部分①,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情况。依据上面的SNQ函数形式,模型所要估计的参数是比较多的。对于N个样本,所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为N(N-1)/2+3N。但是在实际国际贸易中,欧洲的国家和地区可能结盟为贸易整体与我国进行贸易谈判和合作,所以为了使模型的估计简化,本文按照地理区域,国际贸易同盟或与我国贸易结构相似的特征。将上述16个国家和地区划分为6个大的区域:日韩区(J+K)、中国香港和新加坡(H+S)、美国和加拿大(U+C)、泰国和印度(T+I)、欧洲区(EU,包括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和巴西(A+B)。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国际贸易(DTS)和国际金融(IFS)统计数据,进口价格采用进口单位价值表示,出口价格采用出口单位价值表示,单位都是美元。所有的价格都以1990年为基准②。由于要对这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块合并,因此本文需要计算各个大区域的总价格水平,本文采用费氏价格指数③来计算各个大区域的价格和数量。
2.模型估计结果
平等对待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α和β均赋值为1/6,本文采用似无关回归(Greene,2002)方法来估计进口和出口方程组(9)和(10),估计过程所使用的软件为SHAZAM10(White,1988)。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进口总方程组中,模型对日本和韩国、泰国和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三个地区的拟合优度超过了0.9,模型对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以及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地区的拟合优度超过了0.75,只有对欧洲地区的拟合优度相对较低,模型估计参数大部分在10%的水平上显著。出口总方程组中,模型对所有地区的拟合优度都超过了0.7,并且大部分参数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总体上模型拟合效果是非常好的。
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之后。可以由上面的偏价格弹性计算公式得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偏价格弹性值。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2010年我国对不同地区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的偏价格弹性。进口需求的偏价格弹性度量了我国从地区k进口价格的变动对我国从地区j进口需求的影响,即在总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当我国从地区k进口价格变动1%时,我国从地区i进口需求将变动个百分点;出口供给偏价格弹性刻画了我国向地区h出口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向地区i出口供给的影响,即在总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当我国向地区h的出口价格变动1%时,我国向地区i的出口供给变动约个百分点。当j=k或i=h的时候,偏价格弹性就是对自己而言,即自身偏价格弹性表示我国从某个地区进口或出口价格的变化导致我国从这个地区进口或出口数量变化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会关注这个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否等于1,即是否富有弹性。表2和表3中小括号内的数据给出了这些偏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1的t检验统计量值,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是不拒绝偏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1的假设,即偏价格弹性大多是缺乏弹性的。
四、静态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及分析
1.静态自身偏价格弹性分析
现在来具体分析2010年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偏价格弹性,并以此来确定我国贸易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考察自身偏价格弹性(即或者),表2的进口需求偏价格弹性估计结果显示:自身进口偏价格弹性都小于0,其中我国从日本和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泰国和印度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都小于-1,说明我国从这些地区的进口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而我国从欧洲、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都大于-1,说明我国从这些地区的进口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表3的出口供给偏价格弹性显示:所有地区的自身出口偏价格弹性都大于0且小于1,这说明我国向这些地区的出口供给都是缺乏弹性的。
2.静态交叉偏价格弹性分析
(1)进口需求偏价格弹性的分析。表2的进口需求偏价格弹性显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泰国和印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与欧洲、泰国和印度与欧洲这些地区的进口需求的交叉偏价格弹性是小于0的,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叉偏价格弹性都是大于0的。例如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从泰国和印度的进口偏价格弹性是-0.6276,表示的含义是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进口价格上升1%,会导致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0.6276%;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对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需求交叉偏价格弹性是0.5064,表示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的进口价格上升1%时,会导致我国从日本和韩国地区的进口需求增加约0.5064%。根据交叉偏价格弹性的意义可以推断,我国进口组成中有较强的互补关系的地区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与泰国和印度地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与欧洲地区、泰国和印度地区与欧洲地区;相反其他各地区之间则是替代关系。
确定了这些地区在我国进口贸易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外交措施。例如,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进口与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的进口是属于互补关系,这与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比较符合,我国加入WTO之后,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世界加工厂,我国和亚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分工协作,我国从这些地区进口基础生产材料,用来生产各种零部件出口,最终形成互补性,这些导致我国和这些地区的经济具有共同繁荣和衰退的特征,那么政府的反应就是应该积极与这些地区签订稳定的贸易进口合作协议,稳定进口成本,达到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目标。同样可看到,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进口与我国从欧洲地区的进口贸易是互补的关系,例如,我国对高科技产品的进口,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从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一直受到严格的管制,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对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种高新技术产品都被欧美发达国家所掌握,所以我国政府可以考虑从欧洲地区进口高科技产品,例如,利用现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欧洲各国的债务危机,政府积极寻求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通过对外投资,合资或引入外资的方式来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表2中的结果还显示,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进口与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是替代关系,可以用这种关系来指导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大豆产品绝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这种单一的进口货源是不利于我国降低进口成本和保持进口稳定的,此时可以采取措施扩大从巴西等农业大国的进口量,那么在我国与其中一个地区进口贸易受阻的时候,可以转而向其他地区进口,并且可以通过他们的竞争关系来降低进口价格。
(2)出口偏价格弹性分析。表3的出口贸易交叉偏价格弹性显示:日本和韩国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与泰国和印度、日本和韩国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泰国和印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与欧洲、泰国和印度与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些地区的出口交叉偏价格弹性是大于0的,其他地区之间的出口交叉偏价格弹性都是小于0的。例如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出口对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出口的偏价格弹性是0.1073,表示当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地区的出口价格上升1%时,会导致我国向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的出口增加约0.1073%;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出口对向美国和加拿大出口的偏价格弹性是-0.1526,表示当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地区的出口价格上升1%时,会导致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减少约0.1526%,所以从出口偏价格弹性的意义可以判断,我国出口组成中有较强的互补关系的地区是:日本和韩国地区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日本和韩国地区与泰国和印度地区、日本和韩国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与泰国和印度地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与欧洲地区、泰国和印度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相反我国向其他地区的出口之间则是替代关系。
确定这些地区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相互关系之后,我们同样可以针对这些关系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例如,我国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与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贸易的互补关系,再次印证了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的联系程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从我国进口贸易的增加有助于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贸易的增长,那么在出口贸易中我国应该积极促成这些地区的交流,或者积极构建两个地区之间交流的平台。表3中也显示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与我国向欧洲地区的出口贸易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在我国向一个地区的出口贸易受阻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向另外的地区出口,例如在我国纺织品向欧洲的出口贸易遭遇频繁摩擦的时候,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这在短期内是有助于保持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
五、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及分析
根据上面表1给出的模型参数的估计值,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理论公式得到样本期间内进出口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图1和图2展示了不同年份里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进口价格变化导致我国从各个地区进口数量变化的比例。图3和图4分别展示了不同年份里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价格变化导致我国向各个地区出口数量变化的比例。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加工厂地位变得更加突出,我国从世界各国进口基本的原材料,特别是与我国地理位置十分邻近的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因为国际运输距离较短,成本较低的原因而在我国原材料(如矿石)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下文将集中分析我国从泰国和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贸易的动态变化,对于把握我国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国际进口市场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市场波动趋势来分析未来市场的走势,以及时调整我国对外进口贸易政策,保障进口贸易的稳定和持续,对于减少经济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样,我国出口产品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各种机械零部件为主,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机械零部件这类产品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定的市场。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遇到的阻力逐渐增加,各种反倾销诉讼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亚洲一些新兴崛起的经济体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与我国逐渐形成竞争局势,那么分析我国向这些地区出口贸易的变化对于我们及时制定政策,调整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与这些新兴的经济体比较,我国经济先行发展也积累了自己的优势,我国在机械加工制造和中端技术产品的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并且这类产品向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同时也向发达国家地区出口,所以下文集中分析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贸易变化,可以使我们同时把握我国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出口贸易变化方向,把握先机,制定政策调整国内产业的发展,以保障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实现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
1.进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
(1)进口需求自身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图1和图2中,我国从泰国和印度,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进口的自身偏价格弹性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由于自身偏价格弹性是小于零的,所以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逐渐减小的,这意味着我国从泰国和印度,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对价格的反应是越来越迟钝的,或者说我国对这些地区的进口依赖程度逐渐上升。并且还可以看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自身偏价格弹性曲线中也有反映,1998年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有一段下降的过程,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在图中并没有显现出来,这可能与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有关。
我国从泰国和印度,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进口的依赖性快速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从这些地区进口矿石原料需求的不断上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钢铁的需求量迅速上升,而炼钢所需的矿石原料主要是从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三个地区进口,并且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我国对泰国和印度进口贸易的依赖度上升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进口,这也可以从我国从泰国和印度的矿石原料的进口中得到印证,因为目前我国的进口矿石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泰国和印度地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导致我国对矿石需求的增加,而这种比较单一的进口货源不利于长期稳定我国矿石进口,为了减少我国矿石进口的成本,我国与这三个地区的矿石进口价格谈判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谈判结果也并不总是对我国有利,结果也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进口需求交叉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图1显示,我国从日本和韩国,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是大于零的;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从欧洲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是小于零的;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从小于零上升,在2000年附近上升为大于零,但是在2008-2010年这几年里,偏价格弹性却在零上下波动,这意味着在我国进口贸易中,日本和韩国、美国和加拿大与泰国和印度一直是一种替代和竞争关系;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欧洲与泰国和印度地区一直是互补和合作关系;澳大利亚和巴西与泰国和印度的关系在最近几年里有时是竞争关系,有时是合作关系。
另外,我国从日本和韩国,从欧洲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变动非常小,但是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却在逐渐上升,尤其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近年的偏价格弹性上升比较明显,这些意味着我国进口贸易对象中,日本和韩国与泰国和印度的竞争关系,以及欧洲与泰国和印度的合作关系变化不大。但是美国和加拿大与泰国和印度的竞争关系,以及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泰国和印度的合作关系都在不断增强。我国贸易的实际情况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印度经济因为大量廉价劳动力而逐渐崛起,促进了同属于东亚地区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经济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图2中,我国从日本和韩国,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从欧洲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是大于零的;我国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是小于零的;我国从泰国和印度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的进口偏价格弹性从小于零上升,同样是在2000年上升到大于零,但是在2008-2010年这几年,偏价格弹性却在零上下波动。这意味着在我国进口贸易对象中,日本和韩国,美国和加拿大,欧洲这三个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一直是一种替代和竞争关系;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一直是一种互补和合作关系;泰国和印度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关系在最近几年里有时候是竞争关系,有时候是合作关系。
此外,我国从日本和韩国,从欧洲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变化不大,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进口对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进口的偏价格弹性的绝对值逐渐变大,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偏价格弹性变化非常明显,这些意味着我国进口贸易对象中,日本和韩国,欧洲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竞争程度变化不大,但是美国和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竞争程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互补程度在不断增强。
2.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
(1)出口贸易自身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从图3可以看到,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一直是大于零的,并且呈现出U型,在开始偏价格弹性逐渐下降,经过一段平稳期后,大约从2004年开始,偏价格弹性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只是上升的趋势比较缓慢,而这段平稳上升时期正好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出口的偏价格弹性大于零意味着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价格上升的同时,我国向这个地区出口数量也在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属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参与国际出口贸易时,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但是在加入WTO之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要受到配额限制,并且出口关税也非常高,甚至有些地区的市场根本无法进入,这就导致出现图3中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偏价格弹性在2001年之前不断下降,即2001年之前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在不断减缓,但是加入WTO后,这些出口配额和关税限制消失,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整个国际市场,此时我国纺织品在同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更大,出口需求也逐渐上升,于是就出现了图3中2003年之后的现象,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价格上升同时,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也逐渐上升。
从图4可以看到,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的偏价格弹性同样是大于零,偏价格弹性的总趋势是下降的,并且最近几年的偏价格弹性与零非常接近。出口偏价格弹性大于零意味着当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价格上升的时候,我国向这些地区的出口数量是增加的,但是图4也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几乎等于零,即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几乎没有增加,其原因是泰国和印度这些地区的国家同样属于人口密集型,这些地区的经济在最近几十年里同样取得了发展。例如,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经济改革,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政府大力支持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促使印度的出口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在2000年后,印度的对外贸易增速更加显著,印度经济的发展以及出口产业的增加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形成了竞争关系,导致我国向印度的出口增速减缓,从而出现了图4中的情况,在2000年之后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就非常接近零。
结合图4中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和目前泰国和印度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人口大国的这些地区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势必与我国形成竞争关系,而且我国经济发展之初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现在正在逐渐减弱,国内劳动力成本在逐渐上升,所以我国要保持向这些地区的出口优势和经济增长,就必须改变产业发展结构,依赖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例如,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技术、资本和人才占有绝对的优势,以此来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从最近几年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出口的商品可以看到,我国的家电产品、机械设备及配件等产品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这类产品的特征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本支持,属于中端技术产品,政府可以增加这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定政策扶持和引导这些产业的发展,以保障我国向这些地区的出口优势。
(2)出口交叉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在图3中,我国向欧洲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一直是大于零的,并且偏价格弹性在不断减小,其含义是当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价格上升时,我国向欧洲地区的出口数量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速度在逐渐减缓;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向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三个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价格偏弹性一直是小于零的,意味着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价格上升的时候,我国向这三个地区的出口数量是减少的,此外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呈现倒U型,我国向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呈现出U型;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开始是大于零的,在2000年的时候下降到接近零,2005年之后下降到小于零,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观察这些偏价格弹性曲线可以发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和印度地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地区,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都产生了影响,在1998年附近我国向这些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都出现与趋势不一样的凸点,而日本和韩国,欧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则几乎没影响。根据出口偏价格弹性的含义,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我国向欧洲地区出口与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出口是互补的关系,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向澳大利亚和巴西三个地区出口与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是替代关系。
在图4中,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我国向欧洲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开始是大于零的,2000-2004年的这段时期非常接近零,2005年之后就一直下降到小于零。而我国向日本和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三个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刚好相反,开始是小于零的,2000-2004年的这段时期也非常接近零,2005年之后就上升到大于零。根据出口偏价格弹性的含义,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我国向日本和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三个地区与向泰国和印度的出口由相互替代转换为互补的关系,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欧洲这两个地区与向泰国和印度的出口由互补转换为替代关系,此外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所有这些地区都产生了影响,使偏价格弹性曲线出现凸点,同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也产生了影响,我国向不同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曲线在2008年处产生凸点。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这些不同地区与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关系转换与我国加入WTO具有重要的关联。在加入WTO之前,各个地区和国家为了保护自己本国工业的发展,都会采取关税和配额等政策措施来限制我国向它们的出口,同样我国也采取了这些措施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加入WTO之后,这些保护措施消失,此时美国和加拿大、欧洲这些发达地区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转移到我国,并且它们充分协调我国与香港地区、新加坡与泰国和印度这些地区的生产,使亚洲地区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我国和这些地区之间在生产上分工协作,贸易往来变得密切,从而使我国向日本和韩国,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向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些地区的出口与我国向泰国和印度的出口关系由替代转变为互补关系,整个亚洲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相互联系在一起。
六、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1990-2010年对外贸易数据,通过对称标准二次型函数建立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模型,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进出口偏价格弹性以及动态变化,与以往学者所做的从总体上考察我国对外贸易弹性的研究有所不同。本文侧重于具体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估计的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结果显示:我国从一个地区进口价格上升会导致我国减少从该地区的进口量;向一个地区出口价格上升时,我国会增加向这个地区的出口数量,这与经济理论非常吻合;另外进口贸易中,我国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和从欧洲地区的进口可以相互补充,这对我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是有帮助的。
文章还选出我国进口贸易中重要原材料来源地:泰国和印度地区与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区,以及我国出口贸易中比较优势产品的重要输出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发达地区与泰国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地区,单独分析我国与这些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得出变化趋势图。这些图形显示:加入WTO之后,我国从泰国和印度,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价格上升时,我国从这些地区进口减少的速度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对这些地区进口的依赖程度在不断上升;另外我国向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经历了快速下降时期,虽然加入WTO后有所上升,但是上升非常缓慢;我国向泰国和印度地区的出口偏价格弹性也下降到零附近,这些反映了我国向这些地区出口贸易优势在减弱。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一定的影响,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不大,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这给我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机遇。根据我国进出口贸易偏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图,并结合当期国际形势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未来进口贸易中,我国对泰国和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些地区的进口依赖程度将还会增加,这些资源的进口限制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进口贸易中泰国和印度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我国经济服务。例如,我国目前是全球铁矿石进口量最多的国家,而在2011年年底,印度突然宣布对出口中国的铁矿石原料增加关税,这无疑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国钢铁协会组织中国企业联合抵制这种行为,结果造成印度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数量锐减,同时中国企业则积极寻求与印度有竞争关系的澳大利亚等地区合作,从这些地区获得新的替代货源,这样就突破了进口对象的单一化。因为当进口对象过于单一时,是不利于稳定我国进口贸易的,势必会增加进口的成本,而进口对象多元化时,当与其中的一个地区发生贸易摩擦的时候,我们可以转而加强与这个地区的竞争国合作,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作为我们对外贸易谈判的筹码,消除摩擦,以此来建立和巩固长期合作关系。
第二,需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依赖粗放型投资,在我国生产所需的重要资源被别国垄断的情况下,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随时可能被干扰,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加大本国资源的开发,同时要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型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变。例如,通过提高我国产业的集中度,淘汰技术和产量落后的企业,减少对低质量产品生产的政策扶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政策鼓励,鼓励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值,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度。
第三,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同样面临机遇,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这些高科技产品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虽然美国一直严格限制向我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国进口贸易中欧洲和美国的互补关系,以目前欧洲的债务危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同欧洲各国的合作,特别是高端科技领域的合作,通过对外投资,合资或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实现高端科技产品的进口,通过模仿改进来缩短我国高科技产业研发周期,同时在国内加强知识产权等法律制度的建设,保障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合法收益,为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营造好的环境,促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出口。
第四,未来出口贸易中,我国依靠劳动力优势的低端技术产品的出口将面临各种挑战,不仅这些产品的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受到各种阻碍,同时像泰国和印度等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会同我国形成竞争关系,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同样有优势。例如,我国纺织品出口,不仅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的反倾销诉讼越来越多,我国向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同样遭到反倾销诉讼,甚至我国企业为了市场份额而自己打起价格战,其中的关键是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很容易被模仿,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渐上升,所以我国这些低端技术产业的出口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改变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我国经济发展所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制定政策逐渐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鼓励企业的自主研发,鼓励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步提高我国中端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并结合高端科技产品的进口,实现我国向中高端技术产业的升级。
第五,我国出口贸易同样有自身的优势,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技术、资本和人才的优势,特别是我国在中端技术产品的生产上比印度等不发达地区仍然有绝对优势。例如,我国在大型基础工程建设上的技术比较先进,技术人才也十分丰富,目前我国不仅向欧美等发达地区输出基础建设技术和人才,同时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我国拥有的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人才都十分廉价,并且这些技术和人才在短期内是无法被模仿和超越的,那么政府在鼓励这些工程投资的同时,应该做到的是努力保护这些人员的安全,例如在别国发生灾难或动荡的时候,政府应该积极快速地组织力量转移这些工作人员。总之,要保持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我们必须努力促使国内出口产业的升级,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本和技术人才优势,制定政策引导国内企业向中高端科技技术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利用我国和亚洲地区的互补关系,通过贸易谈判等措施加强我国与亚洲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我国中高端产品向这些地区的大量出口。
注释:
①一些重要的贸易地区由于数据缺失而不能进入本文考察范围。上面16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占我国进口贸易比例为55.1%,出口贸易比例为69.8%。
②由于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只有相对价格才起决定作用,所以将哪一年设定为基准对结果无影响。
标签:价格弹性论文; 需求的价格弹性论文; 香港进口论文; 巴西经济论文; 需求函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进口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