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城修复的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蒯彦博(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同人力资本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文章以商丘市古城修复为背景,以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丘市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及稀缺人才、加强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力等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商丘市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
一、引言
在淮海经济区中商丘市相比较于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推动商丘市地方经济发展,商丘市做出了对国家十大历史古城之一的商丘古城进行修复这一战略决策,作为未来商丘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商丘古城的修复和未来的有效运营,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学术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大多是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研究,以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的研究非常少,即使有也大多是以发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如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址等,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商丘市来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还不多见。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由美国学者Nadler提出,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的过程[1]。人力资源开发在内容、形式上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同自然资源有所不同。人力资源资源的开发同自然资源的开发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目的相同,通过开发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不同点是人力资源开发还需要使人力资源载体即人本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会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国家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时,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主要着力于提升全民的素质水平以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发的方式一般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政策性引导等;当企事业单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时,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激励等就成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开发的目标是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帮助企事业单位去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当个人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时,个人的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就成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的目标是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商丘市古城及修复情况
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古城之一、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古城之首、中国十佳古城、中国十大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
2016年商丘市政府作出要对商丘古城进行修复的战略性决策,修复完成后将向国家旅游局申请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资质。随后商丘市政府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商丘古城旅游区归德府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商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编制完成《商丘古都城修复性保护建设与展示整体风貌规划》、《商丘古城城湖区域景观总体规划》、《商丘古都城城湖水环境及水生态构建专项规划》。截止到目前商丘市政府已经完成了古城中山大街历史街区整个沿街商业,古城“八大家七大户”的整体规划及侯家、穆家,范文正书院、归德驿馆、文庙、府衙、按察分司、布政分司的方案设计以及古城内住宅分区的整体规划和单体建筑方案,并通过了规划部门的设计评审,部分单体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图纸审查并交付使用。
商丘古城的修复必然会成为商丘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会影响商丘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也会对商丘市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商丘市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未来的开发策略为古城修复后的运营管理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三、人力资源对商丘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人力资源规模是商丘市经济增长的基础
3.锅中入油烧热,入姜片、葱段、彩椒爆香后捞出,倒入猪肚翻炒片刻,调入盐、胡椒粉、生抽、白醋、辣椒油炒匀,淋入香油,起锅盛入盘中即可。
(二)人力资源素质是商丘市经济增长的源泉
具有较强的对新技术、新理论的接受能力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显著特点。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素质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增长的必须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是人力资源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对一个区域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进行评价,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定量分析和评价,在构建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三)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促进商丘市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结构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静态人力资源结构和动态人力资源结构两种。静态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需要同经济产业结构保持一致,动态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需要同能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静态和动态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都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同时会为加快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进程提供有力保障[3]。
板涧河调蓄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补水泵站和连通洞进水塔。其中,在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导流洞和进水塔等结构中布置了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安全监测项目。安全监测项目选定与监测断面布置总体符合规范要求,监测仪器选型合适,监测设计合理,满足本工程安全监测需求。
随着商丘古城的修复完成,必然会成为商丘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同时商丘市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会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无论人力资源的城乡结构还是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都会受到商丘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有利于商丘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人力资源流动影响商丘市发展的均衡性
在区域发展中,人力资源流动不合理现象较多,这往往会造成大量高层次人才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动,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商丘市来讲,人力资源储备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较为短缺,在这个背景下商丘市必须采用多种举措吸引优秀人才,这是促进商丘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要做到在注重物质资本的同时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提高商丘市的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
2) 运行费用估算:氧化药剂费用100元/t,生化药剂费用20元/t,电费30元/t,总计费用150 元 /t。
四、基于古城修复的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原则
基于古城修复的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是在商丘市政府将国家十大历史古城之一的商丘古城进行修复作为商丘市未来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的,对商丘市在人力资源结构、发展水平、层次、相关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的整体利用状况进行整体性评价,找出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为商丘市的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撑。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商丘市是农业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淮海经济区中商丘市同徐州、连云港等城市发展水平相比较更是处于劣势。为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商丘市政府将国家十大历史古城之一的商丘古城进行修复作为商丘市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但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古城的修复及未来的运行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
自然与物质文化环境、社交环境、功能环境构成了地方的主要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作为外在因素作用于留学生地方感的形成之中。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淮海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商丘市相当于其它兄弟地市如徐州、连云港等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商丘市政府做出对商丘古城进行全面修复的决策目的就是想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商丘经济发展,但是高素质人力资源仍然会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徐州、连云港等地集聚,这就造成商丘市高层次人才的缺乏。为了提升商丘市经济发展水平,既要提高本地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同时也需要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防止发生高素质人才产生“虹吸效应”。
1.商丘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建立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时所选择的指标在来源上应该具备准备性和可靠性,选择指标的依据应该科学,能够切实反映商丘市目前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4]。
综上所述,通过详细介绍了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当中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应用要点,本建筑工程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过检验之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要求,室内装修质量较高,说明以上措施可行,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良好借鉴。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应该能够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商丘市统计年鉴等资料中获取到相关数据,并且对指标的获取及计算不能太过于繁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且又便于推广和应用。
典型性原则是指能够反映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指标数量太多,考虑成本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那些和商丘古城修复这一商丘未来发展战略紧密相关联的指标。
系统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完整的反映出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人力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当然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设定权重,目前设计权重的定量方法主要有倍数加权法、对偶加权法和层次分析加权法,但都做不到完全精确。
就目前来看,商丘市的人力资源发展很不均衡,发展现状也不容易乐观,政府重视程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商丘市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具体问题,量体裁衣,不断提升商丘市的人力资源上的整体素质,为商丘市的腾飞发展带来人才上的保障。
(4)典型性原则
5.8 综合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自我尊重的程度,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通过医务人员、家庭和社会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情感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系统性原则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前期检查,确保测量全过程的稳定。因此,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进行控制:(1)精准求解测量的转换参数,配备高等级的数据转换控制点,保障各控制点均匀分布,争取测区全覆盖;(2)采用先进的GPS 信号接收器,如双星或三星GPS接收器,缩短测量时间,提高定位精度,加快测量进度;(3)增加测量区域控制点的设置,保证转换控制点覆盖整个测区,使测量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保障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4)必要时增加测量次数,多次测量可有效消除系统性测量误差,进行提高测量精度,提升测量数据可靠性。
(5)量化性原则
量化性原则是指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该遵守以定量指标为主,以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通过这个原则可以降低在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评价时因主观因素而带来的评价误差[5]。
(二)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构建
文章以商丘市古城修复为视角,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5项原则为指导,以选取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为主体,构建了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表1: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五、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以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商丘市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在生产力要素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要素也就是人力资源,拥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力资源是商丘市经济发展的首要基础,人力资源数量的充足程度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2]。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由于人力资源数量充足,在加上地方政府正确的决策、发展规划及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才,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我国的其它地区。由此可见,人力资源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一)商丘市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1.商丘市人力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商丘市是人口大市,人力资源的供给量较为充足,近七年来商丘市人力资源供给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根据商丘市统计局每年发布的 《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出了2012—2017年商丘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及常住人口数量,如表2所示:数据来源: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012-2017
表2:商丘市2012—2017年年末总人口和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6年间,商丘市每年的年末总人口和常住人口都在稳步增长,可见商丘市的人力资源供给总量是充足的,为商丘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商丘市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分析
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的基础是对区域内就业人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商丘市人口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了商丘市2012—2017年的城镇人口数、城镇就业人口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及失业率,如下表3所示:
表3:商丘市城镇人口数、新增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失业率(单位:万人)
表中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商丘市的城镇人口数量稳中增长,城镇人口失业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商丘市的人力资源供给量大于人力资源需求量,近几年来商丘市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就业人口数量较多,其次是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装备制造业等,从就业的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商丘市城镇人口的就业领域较多集中在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吸引就业的数量不足,由此也看到商丘市在人力资源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商丘市人力资源城乡结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城乡结构指的是区域内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分布情况,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对区域内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商丘市的城乡结构如下表4所示:
表4:商丘市城乡分布结构(单位:万人)
数据显示商丘市城镇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到2017年六年间城镇人口的比率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从2012年的30.6%上升到2017年的33%。虽然商丘市城镇人口比重几年来稳中有升,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统计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可见商丘市的城镇化率还很低,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由此也反映出商丘市缺少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商丘市政府应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吸引外地的高层次人才向商丘流动,加快商丘市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商丘市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商丘市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
(1)科学性原则
将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具体投资情况及每年的增长率情况如下表5所示:
表5:商丘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及增长率
数据显示,商丘市对第一产业的投资额度在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大幅度的降低,之后到2017年略有回升;对第二产业的投资从2013年到2015年都保持在20%以上的稳定增长,2016年开始投资额开始下降,2017年出现负增长;对第三产业的投资2013年到2015年稳定增长,2016年和2017年投资额度开始大幅度增加,2017年的增长率甚至达到了47.%。由此可以看到,商丘市在产业结构转移中正逐步降低第一、二产业在商丘地方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占商丘地方经济的比重。商丘市进行古城修复即是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去调整产业结构的一大举措,当然也是为商丘市的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能。
2.商丘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秉持教育为了学生的原则,坚持教育的出发点是德育的理念,重视思想教育工作。思想工作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前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在学生发展的普遍问题上,如理想信念、未来职业规划、人际关系、恋爱交友、学习实践、心理问题、个人成长等学生易困惑领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学生最需要的人,做好学生生活中的救生员,成为学生大学生活中的好朋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撑,这里选取商丘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及在校生数进行研究,情况如下表6所示:
表6:商丘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数据显示,商丘市普通高等学校六年间一直是6所,但是在校生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从2012年的41所减少到了2017年的37所,在校生数减少的尤其明显,从2012年的11.94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4.80万人,在校生数量的减少必然对商丘市经济发展的提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可能跟不上商丘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夜里做梦,主题是饿。饿得眼冒金星手脚发抖,满街找炸串摊儿想要大吃一顿,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不是当年念书时候吃的那一款,顿时没了胃口,缩在路牙子上翻兜找糖,糖没找到,人先醒了。全身被汗湿透,回过神扭脸看一看背后,还好,糖还在。
3.商丘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情况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对吸引、保留、激励高素质人才具有较大的帮助,对商丘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可见表7所示:
表7:商丘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六年间除2016年外商丘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将近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为商丘市吸引、保留和激励高素质人才发挥保障性作用。
以上一步骤形成的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即Aw=λw,在此基础上,通过归一化处理就可以确定同一层次上某元素对于其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并数字化排序。一致性检验可采用随机一致性指标来进行,其研究公式为:
经过上述分析,商丘市的人力资源供给量是充足的,为商丘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提供人力资源总量上的支撑;商丘市的城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商丘市需要在政策上做出一些决策来吸引农村人口及高素质人才到商丘市城区;商丘市在产业结构上已经将重点放到了第三产业,商丘古城的修复一是为了商丘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另外即是发展商丘市的地方经济,但都需要人才作为保障,商丘市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数近几年来都在减少,不利于商丘市的地方经济发展。商丘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这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保留和激励会有较强的正向作用。
六、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以商丘市古城修复为契机,通过引进、保留和激励高素质人才,进而提升商丘市的人力资源竞争力,为商丘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一)大力发展教育
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国外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学习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在人力源开发环节的一个重要举措即是大力发展本国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商丘市目前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数量每年稳中有增,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12年以来学校数量在减少,在校生数量更是减少较快,这不利于商丘市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商丘市政府应该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锐减的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举措,不断优化商丘市的教育结构。
(二)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水平的能力
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经济水平发展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商丘市古城修复是商丘市的一项战略,古城在修复过程及修复完成后的有效运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商丘市本地人力资源是服务古城修复的主体,而这些人力资源理应来源于当地高校。因此,商丘市的6所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根据古城修复的需要设置相应专业,比如增加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专业学习的同时多增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毕业后服务商丘市经济发展的能力。
传统建筑施工图纸都是以平面效果显示,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有很强的立体感,并通过平面图进行建筑工程各项数据的体现,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施工方案。不过,现代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不能同日而语,工程设计人员凭借简单的线条图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而施工人员对于平面图的理解也有很高的难度,基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应用BIM技术,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可视化,能够直观立体的展现建筑工程设计。不仅如此,通过BIM技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也能够标注重点施工阶段和位置,对不同构件间的反馈与互动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工程设计的整个阶段都实现可视化。
(三)“筑巢引凤”,广纳人才
商丘市在淮海经济区中属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城镇化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商丘市政府应该出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办法,要给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去吸引全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3)自媒体及社交媒体是传播核心。通过优衣库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品牌的宣传预热及后续报道,加强曝光。稳步增长的业绩除了做到上面三点微信营销策略,还善于运用新媒体移动技术创新科技与消费者互动。
商丘市已经迈入三线城市之列,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商丘市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商丘古城的修复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商丘市目前需要多领域的人才,尤其是各领域的高层次及稀缺人才。所以商丘市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政府应该同各级媒体合作,营造出一个招才引智、尊重人才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制定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
商丘市地方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贡献度最高,因此商丘市需要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增加政府对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对现有的福利制度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调整,明确激励机制,将多元化的福利待遇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进而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五)创新人力资源使用机制
商丘市要吸引外来人才及开发本地的人力资源,就必须打破常规,创新人力资源的使用机制。对于引进的外来人才和本地的人力资源要同等对待,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从业环境。要制定出符合实际且具有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出薪酬调整和职位调整的管理决策,进而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选拔及奖惩机制,用合理化的制度保障公平性。在进行奖惩时不在依据工作年限、资历等,而是根据人力资源对商丘市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程度。对于高层次及稀缺人才,在人事制度上要人性化,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人才创造出一个合理的激励环境。
一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标靶的三维坐标,将多个站的扫描数据拼接到仪器,并且放在同一个坐标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据拼接。经过数据拼接的过程,能够得到很多三维坐标。因为采取的点云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将被称之为海量数据,所以数据只可以由特定的软件进行处理。有些技术人员常用的测绘软件是无法高效处理点云数据信息的。因此,在将点云数据导入前,数据抽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若抽析是有规律的,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来完成。若抽析是没有规律的,还需要人工进行认真的挑选。
七、总结
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商丘市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对国家十大历史古城之一的商丘古城进行修复,作为未来商丘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商丘古城的修复及未来有效运营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适合商丘市市情的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对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评价,发现商丘市人力资源供给量是较为充足的,但城镇化水平较低,教育投入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近几年锐减,高层次人才及稀缺人才还较为缺乏。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教育,普通高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相关商丘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商丘市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房国忠.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陈力.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
[3]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现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4]王芳华.2015中外都市圈发展报告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5]黄向梅,夏海勇.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间的动态关系——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5,(5).
作者简介: 蒯彦博(1986- ),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商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