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霍霁琳论文_霍霁琳

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霍霁琳论文_霍霁琳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霍霁琳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进行抢救时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研究进行调查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所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58例通过急救车护送入院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患者落实急诊护理路径,而本研究选择62例通过非急救车入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所有患者没有落实急诊护理路径,对于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本文当中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评价本文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优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为患者落实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CR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所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选择其中的58例,通过急救车护送入院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而选择另外的62例,通过非急救车入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同样为2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2.5±10.5)岁,因城市下水道混合气体吸入中毒患者10例,沼气中毒患者3例,热水器洗浴中毒患者12例,煤炉取暖中毒患者4例,患者的发病到抢救时间为0.5~6h,平均(1.3±0.5)h;本研究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6.5±12.4)岁,因城市下水道混合气体吸入中毒患者8例,沼气中毒患者5例,热水器洗浴中毒患者11例,煤炉取暖中毒患者5例,患者的发病到抢救时间为0.5~6.5h,平均(1.5±0.3)h。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诊断符合一氧化碳中毒的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文的对照组落实常规的干预,在患者入院以后进行常规抢救,按照常规抢救原则进行,

①入院抢救:患者通过急诊车护送到医院以后,需要立刻组织相关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具体中毒状况进行调查,并且调查患者是否累及到相关的器官病变,以便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指导。需要准确的对于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1]。

②急诊抢救:避免患者呼吸道出现阻塞,要防止患者出现舌后坠,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等情况,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是机械通气,及时为患者进行相关的吸氧治疗。抢救过程中为患者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便方便对患者的抢救,要保证患者的渗透压平衡,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为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维持患者有效的血液循环。重度中毒会导致患者在48小时之内的脑水肿达到高峰,所以此时需为患者应用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如患者存在抽搐,需为患者选择地西泮进行静脉滴注。

③院前护理:救护车在抵达医院之前的这段时间十分重要,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取暖工作,对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尽量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存在有不良反应征兆,需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④院内急救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患者身体素质较差需强化对患者的照顾和护理。针对患者异常状况进行处理,遵医嘱科学为患者进行给药,为患者进行输液的时候应该密切注意输液量和输液的进展,防止输液过快,避免对患者心脏产生较大负担而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2]。治疗过程中如患者需使用抗生素,需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应用。从氧气供应的角度分析,避免盲目选择氧气供给措施,需根据患者的一氧化碳中毒轻重合理的进行选择。

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中毒症状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类型。轻度中毒患者的中毒时间通常较短,患者血液当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大约为10%~20%。带有早就中毒表现,存在,头晕目眩,表现有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相关症状,甚至患者存在短暂性的昏厥。患者通常神志还比较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以后,症状会迅速消失,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中度中毒患者,患者中毒时间稍比轻度中毒患者要长,血液当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大约占30%~40%。会在轻度中毒患者的症状基础之上表现出一定的虚脱或昏迷症状。患者的皮肤和粘膜存在有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抢救及时的话,患者可以迅速清醒,在数日之内完全恢复,通常也不会存在后遗症;重度中毒患者一般发现时间较晚,患者中毒时间比较长,吸入的一氧化碳较多,也或者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当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患者一般存在有深度昏迷症状,并存在各种反射消失的情况。甚至患者存在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如不尽快对患者进行抢救,则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之内死亡。患者的昏迷时间通常比较长,预后较为严重,常常会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等情况,甚至患者存在这一瘫痪等相关后遗症。根据患者的不同程度,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

⑤强化病情监护:严密对患者病情监护,了解生命体征的状况,警惕脑水肿的状况出现,防止患者颅内压升高。将急救包放置床边,在危险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对患者24小时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调查电解质状况,遵医嘱进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恢复。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6±3.2)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4.2±3.8)天,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抢救优良率进行比较,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为93.10%(54/58),对照组患者为77.42%(48/62),两组患者抢救优良率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3/5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7%(13/6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状况请参见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本文两组患者的抢救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项目 n 抢救优良率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58 54(93.10) 3(5.17) 对照组 62 48(77.42) 13(20.97) 卡方值() / 11.3012 12.5484 P / 0.0012<0.05 0.0001<0.05 3.结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为患者落实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美林.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290+292.

[2]覃凯.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5):229+232.

论文作者:霍霁琳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霍霁琳论文_霍霁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