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性语言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杨霞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271219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语言性沟通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但可帮助其了解自身的疾病,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护患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有着决定性作用以及基础性作用,护患沟通的实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其尽快恢复[1]。本次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8.5±6.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5.5±6.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保证手术是内空气流通、整洁干净,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

1.2.2.1术前沟通

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详细核对其相关资料,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流程,疾病出现的原因以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做好术前准备,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1.2.2.2术中沟通

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相关情况,并且根据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与安慰,提升治疗的信心。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注意语气,进行护理时注意动作轻柔,告知患者仪器使用的步骤以及重要性,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帮助其调整体位,观察患者的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1.2.2.3术后沟通

术后将血迹擦拭干净,然后告知患者手术结果,观察其精神状态,待患者清醒之后将其安全送至病房,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给予患者语言性的鼓励与支持,有助于其尽快康复,告知家属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1.3护理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越低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轻。护理满意度主要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方面考虑。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的为计量资料,主要以t检验,采用[n(%)]表示的为计数资料,主要以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x±s,分)

3.讨论

手术室较为特殊,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加之手术创伤对患者影响较大,所以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较高,配合度较低,难以保证手术效果,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实施全面且有效的护理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度,实现常规护理向整体且全面护理的转变。

语言性护理是促进护患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手术前后通过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可了解其心理需求,通过抚慰以及劝导患者并进行亲切的交谈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增强护患之间的心灵交流,患者会理解并信任护理人员,依从性得以提升,可保证手术效果。加强护患沟通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而保证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研究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00%,表明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与段文平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护患沟通性语言主要是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语言方面的交流来缓解其出现的不良情绪,通过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语言性护理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不但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提高配合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研究中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表明对手术室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实行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对其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这与雷宁等[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史春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6,22(06):1043-1044.

[2]段文平,孟庆慧,郝桂兰,等.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0):2380.

[3]雷宁,张绍蓉,杨红,et al.护患沟通双方对沉默方式感受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0):99-102.

论文作者:杨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护患沟通性语言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杨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