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奖励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运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06)02—0001—03
1 雅典奥运会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希腊奖励情况
1.1 本届奥运会上前三名中美国、俄罗斯奖励情况
美国:美国奥委会第一次对夏季奥运会实行全面奖励,而上届他们只对部分项目奖励。奖励标准是:金牌奖1.5万美元,银牌奖1万美元,铜牌奖7500美元。
俄罗斯:俄罗斯赛前首次公布的国家雅典奥运会奖励标准是金牌5万美元,银牌2万美元,铜牌1万美元。后来为了鼓励运动员多拿金牌,俄罗斯奥委会又宣布追加单项项目的金牌10万美元奖金,集体项目选手6万美元奖金, 对打破世界纪录的再另给4万美元奖金。
1.2 亚洲三强中韩国、日本的奖励情况
韩国:金牌、银牌、铜牌分别获相当于1.5万美元、8000美元、5000美元的奖金,而韩国政府原来制定的金银铜牌奖金额度分别相当于5000美元、3000美元、2000美元,可见,这次韩国也大幅度提高了奖励。此外,该国各单项协会也推出奖励计划。如:田径金牌奖励1.5亿韩元(约折合13万美元);射击、拳击、体操、摔跤等项目奥运金牌奖励1亿韩元;自行车、羽毛球项目金牌奖励5000万韩元,而射箭奖金只奖励3000万韩元,体现出不同项目协会奖励的差异性。
日本:日本奥委会在原来预算的1.8亿日元奖金基础上,增加了7100万日元,总额预算为2.51亿日元。夺金选手奖励300万日元(2.7万美元),银牌和铜牌获得者分别奖200万日元(1.8万美元)和100万日元(0.9万美元)。此外,日本的体育团体还设有奖励。如日本田联规定,金牌奖500万日元(约合4.5万美元),银牌奖300万日元(约合2.7万美元),铜牌奖150万日元(约合1.4万美元)。
1.3 东道主希腊奖励情况
金牌运动员可获得19万欧元的奖金(约23万美元),银牌13.2万欧元(约16万美元),铜牌7.3万欧元的奖金(约8.8万美元),在我们收集到的获得奖牌的国家和地区中其奖励的力度是最大的。
总之,一个国家无论其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竞技体育水平上存在何种差异,一般都会对本国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实施奖励。
2 中国雅典奥运会奖励情况
2.1 中国奥运会奖励的历史回顾
中国自从1984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奖励政策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大奥运会国家奖励力度。1984年至2004年6届奥运会冠军中国物质奖励趋势见表1,悉尼、雅典奥运会中国奖励情况的比较见表2。
表1 1984年至2004年6届奥运会冠军中国物质奖励
1984年洛杉 1988年汉城 1992年巴塞 1996年亚特 2000年悉 2004年雅
矶奥运会奥运会 罗那奥运会 兰大奥运会 尼奥运会 典奥运会
6000元 1.5万元 8万元8万元 15万元20万元
表2 悉尼、雅典奥运会中国奖励情况的比较
奖牌 金牌 银牌铜牌金银牌 银铜牌 金铜牌
(万元)(万元) (万元) 奖差奖差奖差
悉尼奥运会 15 8
5
1.881.6 3
雅典奥运会 20 12 8
1.671.5 2.5
增减幅度+33.33% +50%+60%-11.17% -6.25% -16.67%
注:“奖差”即物质奖励差距,以倍数表示。
2.2 中国雅典奥运会奖励政策变化的特点
2.2.1 物质奖励继续加大,奥运会冠军的奖励从上届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增幅为33.3%。
2.2.2 金银铜牌获得者获得物质奖励的差距在缩小,上届金牌与铜牌的差距是3倍,这一届是2.5倍(见表2)。
2.2.3 增设了对获奖运动员所在省、市或地区体育局的奖励。
3 中国奥运会国家物质奖励依据和办法
3.1 我国实施奥运会国家奖励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国家对体育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在体育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奖励政策,即《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
3.2 我国调整奥运会国家物质奖励的方法
一般规律是: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参照对象,调整奥运会国家物质奖励大小。
具体是采用奥运冠军奖金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奖励相对强度(奖励的相对强度:是指奖金额与一定参照对象的比值。如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我们称为奖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强度)的公式,推算当年奥运会冠军奖励金额,其推算结果可作为调整国家物质奖励的参考标准。如2004年奥运会冠军物质奖励的推算结果是:
2004年奥运冠军奖励金额为:9694元(推算值)×21.19=205415.86(元)
表3是我国历届奥运会冠军奖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强度。6届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强度约为18.68。
表3 1984、1988、1992、1996、2000、2004年我国奥运冠军奖励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年份冠军奖金额(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元) 相对强度
19847000
695
10.07
198815000 1103 10.88
199280000 2287 34.98
199680000 5576 14.35
2000150000 7078 21.19
2004200000 9694 20.63
平均值
18.68
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年鉴。
4 雅典奥运会奖励的国际比较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我们对部分国家奥运冠军奖励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的国家,其实施国家奖励的相对强度高。雅典奥运会奖励情况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
可从两个方面衡量奥运会物质奖励大小:
一方面是奖励绝对金额的大小,即奖励的绝对强度。雅典奥运会部分国家物质奖励的绝对强度统计(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物质奖励的绝对强度偏低,在19个国家中排15。
表4 部分国家和地区雅典奥运会冠军物质奖励绝对强度比较
国家和地区 奥运会金牌奖金 排位
新加坡(政府) 100万美元
1
希腊(政府)19万欧元(约合23万美元)2
印度(政府)21.5万美元 3
俄罗斯(政府、奥委会) 15万美元4
立陶宛(政府) 11.6万欧元(约14万美元)5
中国香港(香港康体局) 100万港元(约12.8万美元)
6
印尼(印尼体委)10亿卢比(约11.7万美元)7
哈萨克斯坦 10万美元8
乌克兰 10万美元9
乌兹别克10万美元10
西班牙(政府) 7.5万欧元(约9.1万美元)11
菲律宾(政府) 500万比索(约8.9万美元)12
泰国(政府)300万泰铢(约7.3万美元)13
日本(奥委会) 300万日元(约2.7万美元)14
中国(政府)20万人民币(约2.4万美元)
15
德国(德国体育援助基金会) 1.5万欧元(约1.82万美元)
16
韩国(政府)1.5万美元
17
美国(奥委会) 1.5万美元
18
澳大利亚1.1万元欧元(约1.3万美元) 19
注:金牌奖金数据来自媒体报道。
另一方面是奖励的相对强度我们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参照对象。雅典奥运会部分国家物质奖励的相对强度统计(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比较而言,我国雅典奥运会冠军国家奖励相对强度不算高。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个国家中排位15。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的国家,其实施国家奖励的相对强度高的规律,其相对强度应该在第4位左右的水平(19-15=4),可实际中国奖励的相对强度在11位。比较而言,中国雅典奥运会冠军国家奖励相对强度不算高。此外,韩国、澳大利亚也不高。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俄罗斯奖励的相对强度较高。
表5 部分国家和地区雅典奥运会冠军物质奖励相对强度比较
国家和地区 金牌奖金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相对强度 实际 理论 两者
(万美元)(美元)排位 排位 差距
美国1.5 361110.4219190
日本2.7 314460.861618+2
中国香港12.8 246475.191417
德国1.82 243900.751716-1
新加坡 100 2071448.38 15
澳大利亚1.3 207820.631814
西班牙 9.1 159685.7 13130
希腊23
1252818.412120
韩国1.5 100151.5 1511
立陶宛 14
3942 35.59 10+1
俄罗斯 15
2406 62.36 9
泰国7.3 2060 35.4108 -2
哈萨克斯坦 10
1651 60.67 7 0
菲律宾 8.9 976 91.25 6 +1
中国2.4 1000 24.0115
乌克兰 10
852 117.4
4 4 0
印尼11.7 817 143.2
3 3 0
印度21.5 510 421.6
1 2 +1
乌兹别克10
300 333.3
2 1 -1
注:金牌奖金数据来自媒体报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2002年数据。+表示比较而言相对强度大,-表示比较而言相对强度小。
5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励的趋势
预计中国2008年将继续提高国家物质奖励,奥运会冠军奖励金额可能增加到30万元。主要是因为:第一,比较而言,我国的奥运会物质奖励强度还不算高。第二,一般来说,东道国会加大物质奖励。第三,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逐年增加的,因此奥运冠军奖励的绝对强度会增加。
采用奥运冠军奖金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奖励相对强度的公式,推算2008年奥运会冠军奖励金额,其推算结果可作为调整国家物质奖励的参考标准。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推算结果见表6。
表6 2004年、200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推算结果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万人)(元)
2003 116694
128453
2004 126029 130002 9694
2005 136111 130782
2006 147000 131566
2007 158760 132355
2008 171460 133149 12877
注:2003年数据来自《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率8%,人口年增长率按6%推算。
2008年奥运会冠军奖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强度不应低于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的水平,取两者的平均值,则相对强度为:(21.19+20.63)/2=20.91。2008年奥运冠军奖励金额为:12877元(推算值)×20.91=269258.07(元)。 考虑主办国因素,预计2008年奥运会中国冠军奖励为30万元。
收稿日期:2006—02—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奖励研究》(03cty003)子课题。
标签: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中国金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