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例体会论文_白金陵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例体会论文_白金陵

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三孔法。结果 5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患者中转开腹。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内镜外科手术的先驱,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需行胆囊切除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急性胆囊炎(AC)由于胆囊三角周围组织粘连、炎症水肿重,正常的组织结构不易辨别,术中任何判断失误,操作不当,极易损伤胆总管、右肝管及门静脉。因此,AC曾被列入LC的禁忌证[1].如今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该界限逐步被放宽。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7月共给58例AC患者行LC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入选58例均为急性胆囊炎患者。男30例(51.72%),女28例(48.28%)。年龄32~74岁,平均51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临床均表现为急性上腹疼痛,查体有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Murphy征均阳性。其中胆绞痛14例(24.14%),胀痛、钝痛27例(46.55%),右肩部或右肩胛部放射痛4例(6.9%),有发热、寒颤13例(22.41%)。12例有腹膜刺激征。合并胆囊结石31例。实验室检查:25例患者血白细胞超过正常范围(10.0~18.0)×10*9/L,中性粒细胞占0.75~0.98,1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轻度增高。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明显水肿、增厚,胆囊积液及胆囊周围积液等急性胆囊炎表现,其中胆囊壁厚<0.3 cm10例,0.4~0.6 cm之间39例,>0.6 cm 9例,胆总管内径均<1 cm,排除胆管结石及胰腺病变。发病至手术时间3h至7d,平均5.1d。术后病理诊断:急性胆囊炎49例(84.5%),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10.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例(5.2%)。

1.2 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术前行腹部超声或者腹部CT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后即给予抗感染、解痉治疗。如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则给予对症治疗。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CO2建立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9~15mmHg之间,头高脚低位,用三孔法操作,先探查腹腔,了解胆囊周围粘连及炎症程度;以电钩、弯钳分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靠近壶腹部打开胆囊颈部前后浆膜,顿性分离Calot三角区。若胆囊管炎性水肿重时,先用4号线结扎再用钛夹夹闭。若胆囊壁化脓、坏死严重,夹闭处理胆囊管后,距肝5mm用电钩电切除大部分胆囊,电灼剩余的胆囊黏膜。胆囊管较粗时,应阶梯状钳夹,因是急性水肿期,炎症消退后,钛夹易滑脱,造成术后出血,可采用胆囊动脉骨骼化约0.6~1cm后,充分电凝后靠近胆囊切断,不施钛夹,剥离胆囊时,可用一分离钳钳夹胆囊底部,一分离钳紧贴肝脏钳夹胆囊浆膜层,使两者保持一定张力。如果胆囊与肝脏黏连致密,强行分离时,一定会造成肝脏损伤,并且有大量出血,可沿胆囊床边缘切除胆囊前壁大部,残留的肝床部胆囊壁用电灼切除。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术中将结石推入胆囊,或将胆囊壶腹切开取石;对于壶腹膨大或壶腹悬挂于胆囊管后者,尽量将壶腹推向上方,然后再分离胆囊管后缘;对于胆囊炎症明显,胆囊内脓液流入腹腔,或胆囊管处理欠佳,必须常规放置引流管。对水肿增厚增粗的胆囊管,未防止钛夹滑脱,采用圈套线结扎或采用有倒钩的双层可吸收夹夹闭;若胆囊管无法游离出来,则在胆囊颈部行8字缝合,缝扎前必须确定缝扎处不是肝总管或胆总管。

手术操作的关键在于充分显露胆囊和Calot三角,如胆囊积液肿大,可以先行胆囊穿刺减压。

2 结果

本组58例中完成LC共54例(93.1%),其中中转开腹4例(6.9%),中转开腹原因为:3例是胆囊周围成纤维瘢痕样黏连,与胃窦十二指肠及横结肠黏连致密不能分离;1例出血量大和胆囊床渗血严重;手术时间48~130 min,平均92min。住院时间4~8d,平均5 d。随访6~12个月,无胆漏、胆道狭窄、胆道结石、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疾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LC能够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胆囊急性炎症期由于胆囊组织脆性大、张力高,局部解剖层次不清,中转开腹率较高,容易出现胆管、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故多不主张在急性炎症期行LC。随着 LC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成功的急诊LC较开腹手术使患者受益更多[2-3]。大部分病例可考虑在急性炎症期行LC。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合理评价选择病人:AC患者行LC前,要全面、细致对胆囊局部及周围情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手术的成功率才会高[4]。准确掌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多数学者认为,适当的时机选择是LC治疗AC成功的关键[5-6]。一般病史越短,LC成功率越高,AC早期局部炎症不重,对于胆囊炎发作≤72 h行LC术可望获得90%以上的成功率,72h内的胆囊炎患者,胆囊以急性炎症,充血水肿为主,水肿液尚未吸收,组织问粘连常较疏松,易分离,胆囊、胆管及周为组织钝锐性剥离均较轻松,解剖关系较清楚。若病程>72 h,水肿液逐渐被吸收,组织变得致密,坚韧,失去正常解剖层次,本组4例中转开腹便是这种情况。对于AC尽早手术可以减低手术难度,降低手术风险。

3.2 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1)尽量采用钝性分离,灵活应用逆行、顺逆结合方式完成手术。胆囊三角粘连、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是导致LC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7]。具体操作的技巧是从胆囊壶腹开始,钝性分开壶腹前、后面及下缘浆膜,并逐渐向胆囊管方向分离,显露胆囊管之前、后、下三面,剥离时渗血出血明显,剥离时尽量保持一定张力,尽量不用电切,助手应随时吸引保证创面清晰。此时可以大致明确胆囊管的长度、直径、走向等,然后于壶腹部上方,沿胆囊壁分离,逐渐穿透胆囊三角的后面,游离出胆囊管,切断胆囊管,紧贴胆囊壁以电钩在薄层可视状态下逐渐分离胆囊床。适当利用腹壁悬吊法,一处分离层面不清时,更换别处分离。宁愿分破胆囊也不能切人肝脏。(2)如胆囊三角区炎症、水肿严重时,我们的经验是用电钩靠近胆囊壶腹部打开胆囊颈部前后浆膜,有利于胆囊三角的松解。如胆囊三角粘连严重,先解剖胆囊壶腹部,这样更容易辨清胆总管[8]。(3)仔细、耐心解剖Calot三角,尽可能少用电钓和电凝防止误伤肝外胆管。对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分别用钛夹夹闭。是有效防止出血和胆漏并发症的关键。(4)处理胆囊管前,一定要用弯钳夹胆囊管了解是否有结石,如有尽量用弯钳将结石推入胆囊内。

3.3 准确掌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1)胆囊三角解剖关系混乱,分离困难;(2)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3)术中分离怀疑肠管、胆总管、肝总管等脏器损伤;(4)无法确认的异常解剖关系;(5)发现可疑肿瘤或其它疾病需及时手术处理。本组10例中转开腹,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满意。

综合以上分析,只要严格按照腹腔镜手术基本原则,有熟练的合作团队,不断提高术中应变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时机,AC行LC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周振华,苏国强,张保峰,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4):301-302.

[2]郭定炯,龚迪和,洪德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4):288-289.

[3]Habib FA,Kolachalam RB,KhilnaniR,etal.Role of laparoscopi ccholecystectomy in themanagement of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J].Am J Surg,2001,181(1):71-75.

[4]Ito K,Fujita N,Noda Y,etal.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 versus gallbladder aspiration for acute cholecystiti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JR Am J Roentgenol,2004,183(1):193-196.

[5]BAMC,MAOJX,CHENXR,etal.Method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foracutecholecystitis[J].ChineseJournalofHepatobiliarySurgery,2000,6(5):388-389.Chinese.

[6]张成武,赵大建,邹寿椿,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2):821-824.

[7]保红平,高瑞岗,方登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消化外科,2003,2(5):356-359.

[8]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04-1109.

论文作者:白金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例体会论文_白金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