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破体制性区隔到构建枢纽型组织——深化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与推动城市团的组织形态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论文,枢纽论文,格局论文,形态论文,街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与基层社会关系中,后发国家特性与党建国家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扮演政治领导的角色,而且还必须履行推动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职能。在具体实践中,除了由基层党组织担负主要责任外,中国共产党还构建了以政党为核心、以各类群众组织为外围的整合体系,通过具体性和区别化的联系和整合来保证上述功能的整体实现。作为中国共产党青年组织,共青团就是政党联系和整合社会的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共青团在基层社会中也承载着保持政治联系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同时,在整体组织体系分工中,政党青年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共青团政治联系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构建良好团青关系从而为政党奠定巩固的青年基础上,推动和保障社会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青年群体的服务和整合上,并通过后者使前者得以成为可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网络社会不断生成,与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初期相比,青年群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城市社会发展也要求政党在推动基层社会方面的任务也应发生转型,即从保证社会顺利转型向构建社会生活共同体方向转变。青年群体形态变化和政党推动社会发展任务转型都要求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必须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服务与整合青年,进而为构建良好的团青关系奠定组织性基础。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就是团中央顺应上述要求,推动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举措。本文将通过对率先全面实行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上海共青团的实践及其困境的分析,探寻该举措的内在规律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既为上海共青团进一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国实施组织格局创新介绍先行者的经验。
一、打破体制区隔与实现资源整合: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诉求
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导致与其相匹配的党团组织格局存在着严重条块区隔特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又使管理上和党团建设上出现了所有制区隔现象。双重体制性区隔使城市街道层面的团组织不论是工作范围还是资源整合都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削弱了共青团整合青年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城市共青团能力,团中央做出了推进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决定,以期通过调整共青团街道层面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结构的方式,来打破现实中的双重区隔。
1.社会建设一体化诉求与传统体制区隔化规定:街道团建背景中的矛盾
为了克服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盘散沙状态与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化诉求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宏观上建立了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微观上建立了以政党组织为社会建构核心的单位社会体制。为了管理需要,所有单位及其中的党团组织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和条块归属,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基于管理权限而形成的体制性区隔。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多元所有制开始发展,由此在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基于所有制差异而形成的体制性区隔。上述两方面体制性区隔也以相同的逻辑在共青团组织中得到演绎,使共青团组织内部也存在着以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引起的体制性区隔。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建设存在着一体化的诉求,因为,只有推动社会建设一体化,不同主体之间才能得以有效合作,才能缓解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化而引起的社会冲突。为此,中共中央在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要求中,就城市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要将社区建设成为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从本质上说,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就是推动社会内部各类权力有机化和资源共享性。虽然,全国各地对社区范围的定位不尽相同,有的定位在居民区层面,有的定位在街道层面,其中上海就是将其定位在街道层面,但是不管如何,城市街道都承载着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使命。
后发国家特性与党建国家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不仅要扮演政治联系的角色,而且还必须履行具体推动和保障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现实中,中国共产党上述职能不仅由自身直接履行,而且还通过构建包括共青团在内政党组织体系来有针对性和区别化地完成。因此,建构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任务,共青团理所当然地要协助党来完成。然而,具有双重体制性区隔的组织形态,使共青团在现实中无法承担起上述任务。这就意味着打破体制性区隔,推动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特别是街道层面共青团组织格局的发展和创新,就成为了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2.以组织内制度变革消除体制性区隔影响: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机理
为了将街道团组织建设成为“联系团的领导机关和各类基层团组织的枢纽”,承担起“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导、推动各类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重要责任。”在试点基础上,2011年3月,团中央决定全面实施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改变街道团组织的薄弱现状,使街道团组织切实发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桥头堡”作用。团中央关于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文件指出,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代表性强、带动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委员会”。要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放宽用人视野、严格选配标准,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团干部,使街道团组织人员配置和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关于具体人员配备情况,文件做出了以下规定:选拔对象必须是“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居住、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较高的威信。”“街道团(工)委书记应从街道行政事业编制内人员中选配。副书记、委员应采取编制内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根据街道内青年群体结构和分布特点,重点从户籍民警、工商税务人员、教师、非公有制企业或社会组织负责人、青年社团负责人等不同青年群体代表中选拔。选配后,原则上非公职人员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1]”。
从上述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创新主要是以着眼于促进“街道团组织增强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工作资源、载体和内容”的目的,这就意味着以传统管理体制或所有制体制为区隔来狭隘确定街道团工作对象和工作范围的思路和做法必须得到克服。为此,团中央就在街道团工委人员组成上下功夫,通过强调以区域化为标准,消除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所引起的双重体制区隔,从不同群体青年中来选配,从而达到了以组织内制度变革来消除共青团工作中体制性区隔的目的,拓宽了联系青年的渠道,为共青团有效联系和整合青年奠定了组织性基础。
3.打破体制区隔与实现资源整合: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目的
街道既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也是一个管理性概念。作为区域性概念,街道内有各类组织和个人,而作为管理性概念,街道是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在传统社会管理体系下,“人随关系走”,大部分在区域性街道内的组织和个人的行政隶属关系和党团关系是不在街道内,街道所能影响到的组织和个人只是关系在街道的那些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非公企业等非传统单位在区域性街道内出现,然而,这些组织与传统管理体制根本没有所谓的“关系”,按照传统管理思维,这些组织根本就不属于街道负责的对象,特别是党团工作。因此,实际上按照传统管理体制和管理思维,街道党团工作的对象是较为狭窄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你的工作联系对象是狭窄的,那么你能够整合的资源也同样是有限的。由于没有工作关系,因此,大量驻区的单位和组织的资源,对于街道党团组织来说也是无法整合到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街道团工委不论是在物质性资源还是人员性资源方面都只能局限于街道传统工作范围的供给上,再加上街道团工委自身委员数量较少,这就导致街道团工委在可整合的资源上就受到了严重限制,从而使街道团的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团中央关于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目的就是促进“街道团组织增强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工作资源、载体和内容”。通过以创新街道团工委建设,消除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所引起的双重体制区隔,在扩大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来源同时,还扩大了委员会以及副书记组成人员数量,使驻区各种类型的组织团组织都能得到有效整合,这样就从以下两方面为街道团工委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一是通过与驻区组织的团组织建立了一体化的组织性联系,从而使街道团工委整合这些驻区组织的相应资源成为了可能;二是通过扩大团工委的委员来源和数量,增加了街道团工委工作的人员。
二、先行者的经验与困境:上海共青团实践的启示
为了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2004年底中共上海市委提出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2005年提出了区域化大党建思路。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和上海团市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推进区域性大团建工作的意见》,开始了在街道层面团的工作格局创新的探索。从内容来看,上海共青团在街道层面的工作格局创新的主要意图和具体做法,特别是一些关键性举措,都符合团中央关于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意见的精神。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共青团是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先行者。
1.区域化大团建与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作为先行者的上海做法
中共上海市委为了推动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在实施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同时,为了体现区域化理念将社区定位在街道层面,以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来落实区域化大党建思路,调整社区党组织体制,推动街道党工委向社区(街道)党工委的转制,并按照社区行政组织、居民区、驻区单位三条线,理顺党的组织设置,形成全覆盖的组织、工作体系。在区域化大党建理念指导下,2006年上海团市委也开始实施区域化大团建格局创新工作。
所谓“区域性大团建工作”就是按照市委关于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助党建,以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抓手,以“两新”组织和居民区为重点,形成以社区(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区域内各级各类基层团组织为基础,区域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青年组织共同推进的区域性大团建格局。按照社区党组织体制的调整要求,推进街道团工委向社区(街道)团工委的转制。把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的代表以及青年中心、青少年组织和青年社团代表吸收充实到社区(街道)团工委领导班子,扩大社区(街道)团工委的代表性,增强对辖区内青年组织和工作资源的协调和牵动能力,扩大党团组织在社区的联系网络。推广“团工委委员联系团代表、团代表联系团员、团员联系青年的三联系制度,建立社区团组织服务联系社区团员青年的有效网络。同时,按照形成合力的要求,建立了区域性大团建工作的整体协同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2]。
在组织设置上将青年中心、各类青年组织和社团纳入工作范围,采取“两部一中心”的模式,理顺组织关系,完善组织体系,做到组织全覆盖。(1)“两部”是指社区(街道)团工委下设综合工作部、居民区工作部两个工作部,各部组成人员一般为2-4名,最多不超过5名。工作部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构成要从有利于开展工作的角度进行考虑,一般由副书记兼任部长。其中,综合工作部主要对应覆盖社区(街道)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企业的团组织。居民区工作部主要对应覆盖居民区团组织。(2)“一中心”是指青年中心。
2.发挥青年中心作用与提升团组织资源整合力:作为探索者的上海经验
为了整合街镇区域空间范围内各类青年特别是组织化的青年,2003年团中央实施了在街镇层面由共青团推动建立青年中心的试点工作,2005年团中央决定在全国街镇层面普遍建立青年中心。因此,在2006年探索区域化大团建格局创新时,上海共青团就将青年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面向所有青少年的新型组织联系方式”之一列入其中。由于“社区团工委+青年中心”的新型社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网络是作为上海市委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青年中心建设不仅受到了共青团重视,而且也受到了党组织重视,因此,青年中心在上海市各区县的街镇层面普遍建立,大部分青年中心至今还在运行之中。
虽然团组织可以直接联系青年,但是,在许多尚未建立团组织的非公企业中以及许多青年自组织的青年,共青团组织应该如何予以有效联系和服务,从而达到对这些青年的整合目的,是在新时期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命题。在调研中发现上海共青团在基层主要是通过青年中心来完成这一任务。在中心城区的社区(街道)团工委,除了通过自身开展工作外,还以青年中心名义,或通过自我培育青年社团,或是通过推动具有特色青年社会组织落地社区,来服务社区青年和楼宇青年。这就意味着,青年中心已经成为上海共青团社区(街道)层面整合各类资源的很重要的平台。
3.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与有效整合青年能力不足:作为实践者的上海困境
区域性大团建工作格局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所引起的体制性区隔,实现区域内团组织资源以及有关社会资源的整合。根据调研,我们认为上述目的基本达到,也就是说,只要社区(街道)团工委动议,团工委委员所在单位不论是在场所方面,甚至连必要资金都能够予以支持。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通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虽然能够消除体制性区隔,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街道团组织的资源,但是,与共青团有效整合青年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虽然有资源但是没有足够人手开展大量活动,因为大部分人员是兼职的,一年能够开展数场活动已经饱和。二是即使开展了一些活动,由于绝大部分团干部开展细分化满足青年需求的活动的能力都较弱,因此,所开展的活动吸引力也不够;三是由于青年自组织大部分是依托网络生成,具有去地域化特征,在街道层面很难出现比较成型的青年自组织,因此,青年中心更多只能是通过自身力量来培育青年社团,而这样的话,毕竟数量有限,即使都能发挥作用,要能够转化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资源也是作用有限。
三、在整合对象与新型资源之间:需要不断认识的青年社会组织
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共青团组织内制度创新以消除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的双重体系性区隔所引起的团建资源孤岛现象,以扩大资源整合范围和拓宽联系青年渠道,对于激活和提升街镇团组织工作有着重大意义。这是一项重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举措,但是,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尚无法做到有效整合和服务青年。因此,我们还必须遵循团组织格局创新所蕴含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进一步寻求新的对策和新的资源。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和网络社会到来而大量涌现的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就是这种可以为共青团所使用的新型团建资源。
1.社会双重转型与自组织化青年出现:青年社会组织大量生成的社会逻辑
在单位社会体制条件下,社会成员与单位共同体之间存在着高度利益相关性,同样青年社会成员也对单位产生着严重依赖性,我们将处在这种状态下的青年称为单位化青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多元所有制出现,单位社会体制开始衰微,在职业空间内,社会成员与职业共同体之间是以契约方式建立关系,契约之外事务的实现社会成员都必须自己予以通过市场或社会予以解决,我们将处于这种状态中的青年称为原子化青年。市场经济发展和网络社会生成,使大量原子化青年在社会领域内通过传统人际方式或网络途径进行自我组织或被其他社会力量所组织,从而出现了大量青年社会组织,我们将这些处于通过社会力量或青年自身力量实现组织化的青年称为自组织化青年。自组织化青年出现意味着区别于传统由共青团力量来组织青年的新组织化力量开始出现,青年社会组织化格局已经由过去的党团一元建构模式向现在多元力量参与建构模式转变。
2.自组织化青年出现与团青关系新命题:作为整合对象的青年社会组织
从目前来看,单位化青年、原子化青年和自组织化青年在社会中是同时并存的,但是,随着自组织化青年出现,单位化青年与原子化青年就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青年生存状态,受到自组织化影响十分严重,甚至三种状态在一人身上同时存在。由于不同状态下青年与社会和政治组织关系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当前团青关系建立就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要通过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就能实现对青年整合,而是应该有区别地与单位化青年、原子化青年和自组织化青年建立相应关系,我们将这种包含有区别化内涵的团青关系称为复合型团青关系。其中,在与单位化青年和原子化青年,共青团已经有相对明晰的思路,然而与自组织化青年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从近年举措来看,全国层面尚无明确思路。但是,不管怎样,与自组织化青年建立关系都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并十分紧迫的命题。
3.在青年自我服务与提升团组织能力之间:作为新型资源的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之所以愿意自我组织起来,主要是由于参加组织后能够满足自身某方面需求。正是在需求细化基础上,基于某种需求而通过网络途径或传统人际,某种组织才逐渐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年自我服务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载体[2]。同时,由于参加这些组织的人员绝大部分是自愿的,而且负责组织或后来成为组织领袖的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热情和较强组织能力或与该组织相适应的其他专业能力。因此,如果共青团组织能够有效整合这些青年社会组织,就可以将之转化为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种新型组织化资源。
四、有效整合青年与激活基层团支部:深化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的根本目的
团中央认为,推动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目的在于增强街道团组织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工作资源、载体和内容,以改变街道团组织的薄弱现状,使街道团组织切实发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桥头堡”作用[3]。然而,街道作用毕竟还只是起到“桥头堡”作用,要能够有效整合青年,还必须通过激活基层团支部来实现。因此,如何激活基层团支部,应该作为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实施中需要同步考虑的问题,而对于像上海共青团这样已经先行的地区,更应该将之作为进一步深化的主要内容和路径选择。
1.有效整合青年:共青团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实现的前提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的存在有两方面使命:一是为共产党长期领导和执政提供巩固的青年基础;二是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有效服务和整合青年,帮助执政党推动社会发展。前者是共青团的政治功能,后者既是共青团的政治功能同时也是其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共青团必须有效整合青年,在当前,包括有效整合单位化、原子化和自组织化三种形态的青年。
2.激活基层团支部:共青团有效整合青年的基础
虽然整合青年的途径和机制有多种模式,但是,通过基层团支部建设并使之担当起组织青年的任务,依然还是共青团整合青年重要途径和机制。从目前来看,在单位化青年为主的领域内,如学校、机关、部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基层团支部基本还是健全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或所有制因素,这些领域内的青年整合工作,即使不是通过共青团也能够通过政党力量予以实现。但是,在大量存在着原子化青年的非公企业等领域中,目前却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团组织空缺;二是团组织不作为。在这些领域中,经常存在着即使团组织建起来了也不作为的现象,而基层团组织不作为又反过来使这些领域内的非公企业不愿意建立团组织,或其中的青年对团组织建立没有需求,增加了团组织建立的难度。因此,激活基层团支部或是在建团组织时就将活跃团组织考虑在内,就成为共青团有效整合青年特别是原子化青年的基础。
3.以有效整合青年激活基层团支部:深化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路径
基层团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并且是以满足青年需求为基础的活动。因此,居民区团组织或是非公企业团组织,要能够起到有效组织和影响青年,就必须通过开展受到青年欢迎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还必须是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而展开。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基层团支部或是没有开展活动或是开展的活动不受青年欢迎,除了客观原因外,与团组织有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许多基层团干部(包括街道团干部)激情不足;二是大部分基层团干部不会根据青年需求创造性开展活动。这就意味着即使通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使街道团组织的资源得以壮大,但是也还是无法将青年有效整合起来。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整合作为自组织化青年载体的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来弥补上述不足,从而达到激活基层团支部的目的。
青年社会组织有各种类型,如娱乐类、体育类、交友类、公益类等,而每种类型中又有许多细分类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部分相对封闭性的社团外,大部分青年社会组织都有对外扩张的冲动,但是苦于没有场地和相应资源不足。而从目前上海情况来看,街道团组织是有能力整合到相应场地和资源的(如目前许多居民区活动场地是空置的)。因此,如果街道团组织能够整合若干青年社会组织与所属的基层团支部合作,那么,实际上就是为这些团支部提供了活动方案和技术顾问,并且这些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参与者都有较高的组织热情和较强的活动能力,如果每个支部跟若干个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话,每年就可以开展多项青年人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就激活了基层团支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青年社会组织长期与共青团合作,并且需要共青团提供场所等资源,客观上也就实现了共青团对这些组织的整合,并使它们成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种新型资源。因此,通过整合自组织化青年来激活基层团组织,进而服务原子化青年,就成为深化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路径选择。
五、枢纽型组织建设与提升整合青年能力:城市团组织形态发展的方向
虽然通过推动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合作将有利于基层团支部的激活,但是,在城市中青年社会组织更多是依靠网络或是依托高校而生成,这就导致在街道区域内无法整合到大量的青年社会组织。因此,作为深化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路径选择,以通过整合自组织化青年来激活基层团组织进而服务原子化青年就不能仅仅依靠基层自身来完成,而是需要建立新型整合青年机制,并在基础上,将街道团工委打造成联系团的领导机关和各类基层团组织、连接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团建资源集散的枢纽,进而实现整个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创新和发展。
1.基层的局限:深化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的限制
从生成方式来看,目前青年社会组织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和传统人际两种方式生成,前者主要集中在职业青年中,后者主要集中在高校中。由于单元房的建筑空间使居民区内青年之间互动较少[4],同时楼宇内的企业白领单位间交往较少,而单位内基于各种原因很难甚至忌讳组成非正式团体,这就导致在街道这一行政性区域空间内,很难大量出现自发的青年社会组织。在上海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街道联系有9家青年社会组织,而这些组织也都是由团组织自身培育的社团,而不是自发生成的,另外,我们还在一个街道发现有数个青年社会组织,也主要是由街道团组织自身培育和引入非本街道的成熟的青年社会组织两部分组成。然而,由街道团组织自身培养的青年社会组织毕竟数量有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数量最多的也只是上述的9家,况且是通过多年培育和累积后形成的),只能对活跃街道层面的团组织工作有帮助,而要起到激活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就很困难了。
2.整合青年机制建立与枢纽型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能力的战略
以上海为例,为了有效整合青年社会组织,2006年上海团市委建立了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随后在团市委机关建立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经过努力青年家园联系了全市范围内的400多家青年社会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性和展示性活动,受到了这些青年社会组织的欢迎。目前还有大量的青年社会组织希望能够与青年家园建立联系。同时,上海有60多家高校,目前每个高校的学生社团少则有数十家,多则有200多家,这就意味着上海高校拥有数千家已经在学校注册的学生社团。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部分封闭性青年社会组织外,绝大部分具有进入社区或进一步扩张活动范围和参与人数的内在冲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以下机制和通道,将这些包含高校学生社团在内的青年社会组织,引入社区,与街道团组织和基层团支部对接:以上海为例,可以在市一级层面,由青年家园和市学联分别对社会层面和高校内部适合与街道对接的青年社会组织进行梳理,通过区级团委或区级的青年组织服务机构作为中转或分解,而后配置到街道层面的青年中心或团工委,最后由街道团工委或青年中心负责与这些青年社会组织联系,或以项目合作方式、或以组织合作方式将这些青年社会组织与基层团支部对接,可以是一个团支部,也可以是联合数个团支部与这些组织进行对接。如果街道团工委能够整合到大批青年社会组织,就可以借助其力量以青年中心名义在街道层面开展一系列活动,并以此来吸引街道内部尚未建立团组织的非公企业青年参加,如果活动能够受到欢迎的话,就在此基础上,建议这些非公企业建立团组织,可以通过团组织网络将更多类似资源输入到他们企业中,从而有利于服务其企业青年的发展,也有利于其企业发展。这样就将激活团支部的逻辑予以建立团组织过程中。
3.并非只是基层团组织能力建设:枢纽型组织建设与城市团的组织形态创新
上述机制的建立,就使街道团工委成为联系团的领导机关和各类基层团组织、连接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团建资源集散的枢纽。然而,该机制建立从直接后果来看,是为了提升基层团组织能力,而从更根本后果来看,实际上是使这些青年社会组织被有效地和深度地整合进共青团组织体系中,因为共青团所具有庞大的组织网络和所能够整合的各类体制内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是任何一家青年社会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这些青年社会组织能够与共青团保持长期和良性合作,那么他们将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而反过来共青团也能够得到长期服务青年发展的有效的专业性的组织化资源,从而实现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双赢。因此,通过上述枢纽型组织的构建,将会使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得以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共青团组织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为共青团与单位化青年、原子化青年和自组织化青年之间的复合团青关系的建构提供有效的组织化基础。
六、结论
团中央关于推动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是一项旨在通过共青团组织内制度创新以消除管理权限和所有制差异所引起的双重体制性区隔,以实现团建资源有效整合和拓宽联系青年渠道的创新性举措,对于激活和提升街镇团组织工作有着重大意义。但是,根据率先实践的上海共青团的经验,我们认为,仅仅停留在通过调整共青团街道层面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结构的方式来打破现实中的双重区隔的格局创新上,还是无法实现有效整合青年的目的,而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新型整合青年机制,以激活基层团组织为诉求,不仅将街道团工委打造成联系团的领导机关和各类基层团组织的枢纽,而且还必须将其打造为连接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团建资源集散的枢纽,进而推动整个城市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实现共青团组织能力的整体提升,并为共青团与单位化青年、原子化青年和自组织化青年之间的复合团青关系的建构提供有效的组织化基础。
标签:社会管理论文; 区域化党建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共青团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组织论文; 经济论文; 团工委论文; 团支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