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温度及时间影响分析论文_陶雪华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及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15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采集2份血液样本,一份保存在常温下(A组),一份保存在-4℃条件下(B组),分别放置30min、1h、2h、4h、12h以及24h后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标本的MCHC、HGB、WBC以及RBC水平变化不大,但是PLT水平变化较大;样本保存12h后,A组和B组的MCHC和HCT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时间和温度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关键词】血常规;时间;温度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08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influence of routine blood test results. Methods Choose 2014 -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15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normal routine to collect two blood samples, A preserv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group A), A preserv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4 ° C(group B), respectively, 30min, 1h, 2h, 4h, 12h and 24 h after inspection,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different test time, two groups of specimens MCHC, HGB, the WBC and RBC levels haven't changed much, but PLT level change is larger; 12 h after sample preservation, group A and group B MCHC and HCT levels comp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time and temperature affect the routine blood test results.

【Key words】The blood routine; Time and temperature

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血常规是比较基本的一个项目,不仅可以辅助检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常规检验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仪器、存放温度、保存时间以及样本取样方法等,尤其是时间和温度,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时间与温度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15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9~55岁,平均(36.7±16.4)岁,其中70例为女性、80例为男性。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 所有受检者均采集两份血液标本,操作如下: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按照常规方法,运用真空抗凝采血管采集1~2ml静脉血,需要注意的是,取血前,常规备齐用物,贴好样本容器标签,消毒皮肤、待干。完成穿刺取穴后,顺着容器壁缓慢注入血液样本,避免出现血液泡沫,预防溶血,样本充分混匀后,送至实验室检查。

1.2.2检验方法 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保存A组血液样本,在冷藏环境(-4℃)条件下保存B组血液样本,分别放置30min、1h、2h、4h、12h以及24h,运用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E2000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并且自动生成检测数据。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检验时间下两组血液样本的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以及红细胞(RBC)等。

1.4 判断标准

血常规检验指标的正常值:①MCHC:310~370g/L;②HCT:36.0%~50.0%;③HGB:110~160g/L;④PLT:(100~300)×109/L;⑤WBC:(4.0~10.0)×109/L;⑥RBC:(3.5~5.5)×1012/L。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5.5统计学软件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不同保存温度两组指标变化比较

不同温度下保存12h后,与B组相比,A组的HCT水平明显较高;保存24h后,B组的MCHC水平明显高于A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不同温度下其他各项指标检测值有所波动,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温度对其含量水平影响较小,见表1、表2。

2.2 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指标变化对比

不同检验时间下,A组和B组的血液指标有所波动,其中MCHC、WBC以及RBC水平呈下降趋势,而HCT、HGB以及PLT水平明显上升。同时,24h内,与标准参考值相比,MCHC、HGB、WBC以及RBC的水平变化不明显,而HCT和PLT水平变化较大,见表1、表2。

3.讨论

血常规主要指的是对血液细胞部分的一种检验,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红细胞计数等,这些血液成分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能够将人体的健康状况反应出来,所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诊断和治疗疾病尤为重要[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标本的MCHC、HGB、WBC以及RBC水平变化不大,但是PLT水平变化较大;样本保存12h后,A组和B组的MCHC和HCT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参数HCT和MCHC明显增加,其原因主要为血浆中的葡萄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中断维持红细胞形态所必须的各种泵的运转因能量停止,无法维持红细胞自身的正常形态和渗透压,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从而升高MCHC值[3]。同时,随着MCHC的增大,HCT测定值明显升高,并且HCT变化与MCHC变化呈反比关系。在本次研究中,样本保存12h后,B组的HCT水平明显低于A组,且样本保存24h后,B组的MCHC水平明显高于A组,说明时间和温度均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所以,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重视血液标本质量控制;②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减少保存和运送时间;③检验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正确选择试剂,减少影响因素[4]。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容易受到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应该正确保存标本,及时送检,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0):64.

[2]邹海艳.浅析保存血液标本的时间及温度对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06(12):33-34.

[3]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下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08(9):166-167.

[4]余长发.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31(20):4418-4419.

论文作者:陶雪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温度及时间影响分析论文_陶雪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