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徐测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2210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对于能源资源的保护,也别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近现代工业粗放型的发展,已经导致我国出现了相关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因此进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提到环境保护,就离不开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而水资源在自然环境中与人们的生存、生活、生产都息息相关,因而利用现代化新兴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密切监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当前水资源污染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了相关检测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监测;污染;检测
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来看,环境保护涉及到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树立科学发展观,寻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与社会的再生产和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水质监测作为探测水污染程度、分析水污染成因的一种必要手段,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在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热点话题的今天,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环境目前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重工业,因而对海洋、河流和地下水造成很大的污染。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水中氮磷钾含量急剧升高,这直接导致许多湖泊海洋藻类爆发,严重影响了生态稳定。每年夏季来临,蓝色的海洋变成绿色的海洋,令人心痛不已。这种大面积的污染,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严重影响到海滨城市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在生活用水方面。水环境作为自然界辐射面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系统,在整个地球环境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水资源的污染,水质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因此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什么是水质监测
所谓水质监测,就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种类以及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从而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监测水体成分,以考察其是否达到正常水质的指标。水质监测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它可以监控到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化学物质,例如有机农药、磷、钾、氮、重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等,监测对象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各种水体。对于水质检测来说,最经常性的监测是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较为专业;还有监视性监测,一般用于生产和生活过程,有其长期性特点。
三、水质监测的流程与方法
进行水质监测前,首先要明确监测目的,即为什么监测,监测的结果将用作什么用途。对于环保局来说,这一数据将对日常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明确了监测目的之后,就要开始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监测对象,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等。需要注意的是,采样的过程和采样的保存工作尤为重要,只有运用科学的采样方法得来的样品,才具有科学性。更为重要的是,对样品进行科学的分析测定,然后提出科学的检测报告。从监测方法这一层面上来说,除了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检测人员还应当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一般来说,进行水质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质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一)质量分析法
质量分析法是直接分离试样中的组分,利用天平分析测量各个物质的含量,以监测出科学的结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无需高精度仪器,在一般实验室利用分析天平即可操作。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对于微量元素的测定,不适宜用此种方法。
(二)滴定分析法
除了质量分析法,也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根据其化学反应所得出的试剂溶液浓度和消耗体积,以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更为专业和复杂,适合分析测定对水质结果要求较高的样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地表水水质监测优化措施
(一)加大水质监测费用投入现如今,全国各地对地表水质监测工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经费投入,更新水质监测设备,优化水质监测技术,提升水质监测质量,从而满足工作的需求。例如,当地政府在采购设备时,需要对当地的水质情况综合考虑,分析水质处理特点,采购合适的设备。同时,政府需要大力宣传水质监测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使一些企业能够支持水质监测工作,从而减轻财政压力,确保顺利开展监测工作。
(二)改进监测系统的相关技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水质实施实时在线监测势在必行,各级环保部门能够通过远程传输系统自动接收水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各个区域的水污染情况,有利于提前制定措施治理废水排放问题和水污染净化问题。
(三)明确水质监测污染因子在地表水质监测工作中,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监测100多项污染因子,不过在常规监测工作中无法覆盖所有污染因子。所以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需要全面考察当地的水质特点,按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目标,水质监测工作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不但能够使水质监测工作实现高效性和精确性,而且能够防止因设备技术条件差出现的监测失误问题。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适当调节指标监测频率,按照水质污染种类、数量等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对水质监测数据科学合理的选取。针对长期监测未出现问题的项目可将监测次数适当减少。
(四)现场检测达到简易有效我国具有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河流,很多河流湖泊频频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基于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车载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MS、GC-PID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快速检测。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测量出有机污染物,而且能够检测出被污染土壤中常量、少量至微量的金属成分的底质、废物等固体的样品,这些现场检测设备目前已得到普及,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中,给研究人员快速的作出分析和判断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水质监测工作质量。
(五)对遥感监测和生物监测技术加强应用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生物监测作为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生物个体或种群使其产生反应,从而查明水质污染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理,生物监测技术具有富集性、综合性和敏感性等特点。遥感技术作为新兴技术逐渐应用于水质监测工作中,水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和污染物迁移特征通过水质遥感监测方法能够反映出来,其具有较低的投入成本、较快的反应速度、较广的监测范围等特点,能够对地表水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五、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质监测对保持水环境和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平衡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保持水质健康对于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从源头上控制和发现水污染问题,才能维持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加强水质监测不仅是治理水污染的基础,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应当提倡和支持的行为,也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用途的水体,其水质监测的侧重点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对于饮用水来说,加强水质监测可以防止细菌和传染病的传播,保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对于工业用水而言,加强水质监测,在及时控制污水指标超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阻止有害物质排入江湖海中,从根本上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另外,对于每年夏天爆发的藻类泛滥,如果能通过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其水体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提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那么就能很好地避免其藻类泛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小觑的生态意义。
六、综述
随着社会与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相关责任单位特别是环保部门要积极建设相关人才队伍,引进先进的研发技术,加强源头治理,保障我国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8):119
[2]蔡炳先.标准化对环境保护的意义[C].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2004
[3]杨夏欣.姚亮.环境水质的监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J].科技传播.2014(16))
[4]陆璐.基于水质监测对新疆水环境保护的意义[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8)161-163
[5]徐信.硅藻在水质监测和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X]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6]冯宗友.水质监测对于水环境的保护作用[X]科技创新导报.2016.18
论文作者:王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水质监测论文; 水质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工作论文; 意义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污染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