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画中看待王澍作品的本土文化延续——对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研究论文_郑博

从中国画中看待王澍作品的本土文化延续——对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研究论文_郑博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在中国建筑刚刚走过的历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模式的转变,生活转态的变革,传统模式在设计中面临了许多挑战,而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在高度的商业化的驱使下,我们得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商业化、模板化的加剧让当下许多设计师开始感到不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回归对本土文化的思考中去,想重新回到建筑设计的本源去。而中国画的构成因素也巧妙的契合了这个想法,也从中为怎么走好本土建筑的路给了一点启发。

关键词:王澍;建筑设计;本土文化;中国画构成;设计创新

一、背景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本土所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建筑设计师在身体力行的去一步步探索如何为了中国的本土文化的传承而去设计出具有我们本土特色的建筑作品。由此,从设计的师承关系到当代建筑设计师的成长环境以及到对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回顾……这一些列的问题使得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设计定位和思想立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崔愷先生注1曾对当代建筑师为中国而设计的立场进行了解读——本土设计建立时间轴上的定位,进而说明本土设计作为当代为中国而设计的立场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进步。通过对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和解读,通过中国最传统的古画构成去从一定程度上理解王澍作品中对于本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王澍作为一名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其一向坚持着用传统的构造法则和文化视角去践行到他的设计职业生涯中。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传统民间的营造技术的实现和探索,以及在处理“建筑——自然——人”这三者的关系中,他通过传统的材料、营造技术、文化观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有的文人气质的建筑作品。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空间的营造都在细节设计上无不体现出属于王澍自己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所以从王澍的建筑作品可以看出其扎实的传统文化班底和浓郁的文人意气。王澍身边的人都习惯称他是一个视“文人”身份如命的建造工匠。他有他自己的傲骨和属于文人的“清高”。也正是如此,在王澍的建筑作品里,我们能看到中国一代代的本土建筑设计师在探寻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路程时的印记。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探究王澍的建筑作品,便于我们去找寻到属于传统文化与当今设计的联系,对如何传承和发扬本土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二、中国画组成部分

想到了王欣注2曾经说过的中国画构成的三段法。我们传统的山水画,是一个周遭的世界。所谓周遭,就是内居其中的内在的方法,是交混的人与境,难以择清。这个交混方法要以画的方式应运而生,而观者不见得不是画中人。但是,中国画的构造虽然只有限定的尺幅大小,但是,如若真要分段,你会发现它是延绵不绝的,连绵不尽的,周游一圈,你会发现,你并不想真的离去,不如坐在一个当口,一眼观去。

在中国古画中,传统的大立轴变现视野与经验的方式,通常是垂直方向上的铺陈,这是尺幅形式沉淀下来的程式,因此远近层次的变现及视野的控制,就是段落的分解与构造。在整体的大立轴构图中我们通常可以理解为三段法就是分为前景、中景、和远景。一副古画就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周遭世界,一副构图就是一个世界。不管前景是在引人入胜还是含蓄表达;中景的大量刻画,潇洒飘逸、画中之腹;远景的空间感表达,或寥寥几笔、淡墨迁出,每一个组成画面的部分都不失为每个部分的灵魂,当这些契合的灵魂组织在一起的时候,一画一世界便足以让观者坠入那个营造者的精神感官世界里了。

不论是大立轴还是横长卷,亦或是小到绢本、扇面、短尺幅……王欣老师所提出来的三段法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如画观法。如古画观今法,犹记得正乙祠中提到的“观抑扬褒贬座中常用剧中人,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或许正是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或者是杭州的人文气息和多少文豪大杰的灵韵,得以使王澍的建筑作品亦如中国古画一般寄情于上水之间,建筑与环境相互契合,每一幢建筑都是一个精神世界外化的心力过程,走进他的建筑亦如观一副古画一般,常以驻足,竟有流连忘返之感。

三、王澍的个人简介

1963年11月4日王澍出生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他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业大学),之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和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王澍与夫人陆文宇先生于1997年一起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业余的建筑》的文章中,王澍解释了“业余”之意——“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王澍在建筑中常用的材质都是回收来的旧砖瓦再利用的二次生长过程,他在作品中频繁使用这种材料,极力反对建筑材料的浪费。《时代》刊物曾经特别报道了王澍用66000块来自破损建筑中所拆毁的砖瓦所设计的作品《瓦园》,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建筑设计界对于当下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界对于中国文化的思想热潮。曾经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艺术展上,王澍以设计作品《衰变的穹顶》荣获特别荣誉奖,成为了首位以个人名义登上威尼斯建筑双年艺术展领奖台的中国建筑师。(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每年都会评选一次,从政界、商界到体育界、文化界,涵盖了各行各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到2013年底,《时代》周刊已经连续10年进行了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2013年的评选中这100位人物被分为五个组,分别是:巨人组、领导人组、艺术家组、先锋组和偶像组。王澍属于艺术家组入选人物注3。)

四、宁波博物馆建筑解析

宁波博物馆位于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它是王澍的“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整个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性、传统构筑元素与当今建筑式样和工艺融为一体。在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外部构造中,王澍在探究古法营造的同时不忘建筑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以为的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协调。在博物馆的内部陈设部分,将钢筋构架、玻璃等现代产物与传统的竹编、混凝土融合的淋漓尽致。充分让你感觉到时间的轮回与延续。

博物馆的外观被设计成像是一座山的片断,外墙上使用了大量老城区收购回来的瓦爿墙和竹纹理混凝土。外立面采用,主体三层、局部五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两层以上建筑开裂、逐渐演变成抽象一座抽象的山,从南立面看,像是从一个山谷断口中一座尺度超宽的阶梯直通山的第二层。人们从中部的一个跨度30m的穿洞进入博物馆。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用竹模板混凝土包裹,墙壁由20多种可回收的旧砖砌成。在建筑开裂的上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通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远望着城市和远方的稻田与山脉。很多参观者甚至是冲着整个建筑作品来到了宁波博物馆,这也让建筑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一件展陈品。

1、设计理念与本土文化的契合

在王澍还是学生时期的时候,他的才华就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甚至是他整个人都给予人一种桀骜不羁的姿态。但是真正让王澍开始沉下心去思考建筑的时候还是在1985年的南京图书馆。那个时候的王澍开始放肆的阅读书籍,至此,王澍开始开展了他对于建筑或者说是中国当代建筑的意义和发展的一个思虑。在其硕士毕业之后他的建筑实践活动就彻底与他同批次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师拉开的距离。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建筑施工的现场去到第一现场去学习,向各种施工匠人学习手艺,逐步去探寻中国的古法营造,实践带给王澍的是日后那个只属于他自己的营造施工团队,只有他自己的施工团队才能完成他的设计作品,才能将传统的手工做法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之后,他更是与整个大的社会背景相背离。他将自己置身于古人的生活里,以一种古人的生活姿态去感悟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精神状态。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国人对于中国本土建筑的思考。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中,我们常常是以景观为主的一个景观建筑体系。在世界构成的“自然——人——环境”的构成关系,古人以其特有的智慧去营造了众多“寄情山水”的和谐建筑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形成了以自然之道为羁绊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寻思事物的景观诗学,而不是现有的西方建筑体系下建筑独立于自然之外的状态。

很多人说,设计师的作品其实就是设计师本人心力外化的一个过程。在王澍的宁波博物馆中,也是随着王澍精神思想应运而生。回到前面提到的中国古画构成的三段法中。在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上,将这一构成方式极致的体现了出来。从建筑的外观到材料的选择甚至是室内的展陈部分都将中国古画的精髓运用的恰如其分。在王澍前期构思宁波博物馆的前期,他也一筹莫展,不管是整个项目的所在地理位置还是整体的建筑造型,都是一个个需要大量时间去攻克的难题。

倘若我们从中国画的构成方式去反推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时,这就变得尤为有趣了。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笔匠们常常把自己的所想所观放入画中,可以说,那时候的文人,将自己的思想全部寄托在自己画中的精神世界。那么回到博物馆这个建筑形式的本体中,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文化,是收藏历史和承载记忆的场所,这和中国画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巧妙的内在联系了,既然都是承载情感的,不如让这种情感物化,给其一个具体的臆想作为载体,去传递出新的景象。

罗兰?巴特说“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居然把我的全部语言吸附进去。”而在宁波博物馆中,我们既看到了江南的生活气息,又把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体现了在了建筑作品中。追本溯源回到中国古画中,历史的轮回也是这般巧合的将这一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材料运用与本土文化的对话

在宁波博物馆中,王澍对于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大量回收回来的旧砖瓦、碎瓷片来砌筑“瓦爿墙”,这些回收来的砖瓦大部分是宁波古城改建时遗留的,而这些砖瓦的年份多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期的古砖。按照每平方米100块砖的比例,整个博物馆的13,000平方米的瓦爿墙要求超过一百万块砖。在旧城改造期间存留下来回购利用的旧砖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材料成本,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德。除了大量使用旧砖外,博物馆的外观设计采用具有江南特色的竹子制作特殊的模板混凝土墙。毛竹开裂后墙面上形成的肌理纹路清晰显现,别具一番风味。

青砖、瓦砾、毛竹……这些生活中所常见的材料,给予了整个建筑一种自然、质朴的表皮特色。而真正意义上的简单并不逊色于复杂的构造。曾经也与同事探讨过室内空间,我们认为室内空间是生长的,是有生命的,它不应该是禁止的或者是被固定的。它可以随着使用者的成长而一起成长。在宁波博物馆的选材上也是如此。我认为这些青砖瓦砾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呼吸的。它们有历史赋予它们的姿态,同时,它们随着宁波博物馆一起长大,亦如以为耄耋之年的长者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般。年轻的宁波博物馆建筑遇到了这些赋有历史底蕴的本土材料。对于材料的运用,王澍一直遵循沿用本土材料去呈现属于建筑与本土文化的对话。

中国古画经历历史的变迁,它能成为大家所追捧的对象,离不开它的本身的积淀。纸张会泛黄,绸缎会破损、彩料会退去原本属于它自己的色彩,但是,这不正是一种成长吗?就像人的生长过程一般,由孩提到青年到老者,古画的材质亦如此。在现如今的这个时代下,它向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呈现出了一种或许当时创作者都无法预料到的美。宁波博物馆的建筑材料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褪去其“光鲜亮丽”的外表,同自然一起呼吸,或有青苔遍布,或有许多植物前来“定居”,或有不知名的昆虫前来“寄居”,这些属于自然的故事,或许是建筑本生的建造者馈赠给大自然最好的礼物。它们记住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一同我们现在从众多的古画作品中去品读了许多古时的风貌。若干年后,或许也会有人去触摸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表皮材料去感受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和曾经那个辉煌的文人傲骨的时代一场划时代的对话吧。

3、建筑形态与本土文化的延续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在白居易的这首诗中,他将太湖石的奇诡嶙峋描绘的淋漓尽致。王澍的建筑作品中也出现了具有太湖之意的作品,从宁波博物馆到国美象山校区建筑群。而这也成为了王澍的建筑作品独有的建筑形态和属于王澍自己的建筑语言。王澍则更像是一个精心篆刻的匠人,他将自己的建筑作品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尽心尽力的去雕刻,在建筑形态上也如同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一样,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在本土文化的沿袭命脉之上。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形态或像山,或像一个屏障,或像一个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的方体……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整个设计方式的不确定性,也不是无规矩可循的。就像是以一种放养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任其在这个自然空间里自由的生长。宁波博物馆在江浙的本土文化的土壤下生长出来的形态,正是对本土文化延续最好的呼应。

回到古画构成的三段法中,我们不难发现,宁波博物馆的前景、中景、远景都符合这一构成法则。在整体构成上又极为统一。大致将宁波博物馆的三段分为了前景的建筑周遭的营造、中景的瓦爿墙和具有毛竹肌理的混凝土墙面、远景的与建筑整体环境多的融合。观整个宁波博物馆与观一副尘封许久的古画一般,每观一次都会给予观者新的观赏感受。一如四季四时,或是雨季、或是艳阳高照、或是白雪皑皑、或是落日余晖、或是晨曦初醒。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形态就像是常住在这里的居民一样,感受着这方水土,这方文化,这方故事。

五、结语

民族建筑风格之形成是天时地理人文之综合和千年万年人居习俗之推演故现存于民居建筑之中。乃日月、风雨、农耕、风情等综合,现代高层当以多种自然现象加以本源思索,切不可依古建筑之表而穿衣戴帽。建筑风格或如蕉叶或曲直变化或凹凸紧密加以突出构架,如植物茎网多变。故多幢建筑组团时,不宜单一重复多变而又统一有序。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设计思想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同时又受到了很多高节奏的工作环境和高度商业化的市场需求的影响下所成长起来的年轻设计师,其实,都曾有过对设计该怎么走的迷茫。而王澍的建筑作品就同他的文人气概一般,独立于世,亲近又给人一种疏远感。而之所以让我们感到疏远感,是那段我们都不曾在意的对本土文化的沿袭和发展。纵观整个日本现代的设计发展,它们是鲜有在发展本国现代文化的同时还能将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一并发扬光大的国度。而当下我们的设计环境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去学习去借鉴,但是,我们不能丢了那份维系着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根源。

王澍的建筑作品是中国本土建筑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标杆。这很值得大众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作为当下年轻一批所成长起来的建筑设计师更需要去解读属于我们的本土文化和思想活力。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在这个激烈的世界软文化竞争的市场下占据一个不倒的地位。这也对于我们今后去探讨现代设计之路该如何走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国人不能忘其根,属于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应当由每一代人去继承和发展。或许这也是王澍在身体力行去告诉整个世界的声音,去告诉整个世界,属于那份大美东方的文化魅力。

注释

注1:崔恺,男,1957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注2:王欣,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造园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乌有园社创始人,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教授助理。从事传统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代表设计与研究作品有:《介词园之卷》、《西江二号园》、《苏州补丁七记》、《五十四院》、《破境?密林雅集》、《如画观法二十四式》等。著作《如画观法》,编著《乌有园?第一辑:绘画与园林》。

注3:这是美国《时代》杂志连续10年进行了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评选,2013年的评选中这100位人物被分为五个组,分别是:巨人组、领导人组、艺术家组、先锋组和偶像组。王澍属于艺术家组入选人物。

参考文献

[1]万骁骁.尊重本土营造——以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为例[J].门窗,2016(12):213-214.

[2]冯智军.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N].中国文化报,2017-04-16(006).

[3]王熹.传统民居传承下的建筑创作的思考[J].门窗,2016(12):224-225.

[4]洪长瑾,李浩.回归传统、力求本土——解读王澍[J].安徽建筑,2012,19(03):18-19.

[5]刘灵芝,孙梦洁.时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王澍建筑作品分析比较[J].建筑与文化,2017(11):114-116.

论文作者:郑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从中国画中看待王澍作品的本土文化延续——对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研究论文_郑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