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森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森

身份证号码:32030219900429XXXX 江苏徐州

摘要:近年来,电力工程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显著地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对生产工艺 要求的不断要求,电力工程不仅要全面自动化,更加需要智能化、数字化。所以,在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在各行业生产活动中引进智能化技术,以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 整体的运行效率。人工智能使得整个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能提 前诊断和预测,对于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使用,能减少故障,降低损耗,从而能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有效节 约成本。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对电力 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一、电力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概述

智能化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被运用于机械、电力、医疗等各个行业,从设计开发到维护保养,智能化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智能化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环境下,机器能够接受并自动识别语言、文字、图像等外部信息,分析判断从而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达到机器能动的模拟人 类行为的效果[1]。如今,智能化电力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 络技术、控制技术等当代前沿科技产物,应用了传感器、通讯设 备等先进仪器,从而有效保证了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以及资源 配置的合理高效。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智能电力系统具有如下 特点。

1、数据信息全面、准确。传统电力系统的数据多采用纸质记 录,此方法由于纸张破损不易保存,容易造成数据丢失。而智能 化电力系统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并与云端服务器相连接,可以实 时更新数据。

2、覆盖面广。传统电力系统受地方发展与地理环境等因素 的制约,其网络结构呈辐射状。随着科技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电力系统呈网状,几乎覆盖所有区域。

3、管控能力强。与传统电力系统的人工管控相比,智能化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能够自我检查与调控设备线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且支持人工远程调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二、电力工程技术智能化应用的优势

1、无人化。智能技术是人工智能理论的重要体现,任何情况 下都能够得到认可。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时,主要是对鲁棒性、下降时间和系统相应时间进行的调试,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能让系统以正常的状态进行工作。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能实现自我的控制,实现无人化控制和操作,劳动力投入明显减少,降低了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

2、降低控制建模的难度需求。智能技术能让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还能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面对复杂的动态方程式,无需数学建模,简化了系统运算和运行的难度,系统运行的状态 控制更加精准,不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与传统的控制建模相 比,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对未来运行情况进行预测,从而能显著 提升工作整体的效率。

3、数据处理更加简单化。智能技术的数据处理方式非常特 殊,对于不同的文本或者编译程序数据,都具有很强的挖掘、分析和利用的能力。系统中输入的任何信息,通过现代智能化控制 器解码之后,就能准确掌握数据信息的内容,然后对系统进行评估,通过智能控制器也能精准进行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并且智能控制器还具有语音远程启动功能,智能控制的灵活度很高,且不同的控制对象均能产生用不同的控制效果。

三、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发电厂、输配电线路、变电所及各种用电设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运输过程中,从发电厂到最终负载端中间环节众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其原因有电力设备的损坏、人员操作的失误等,都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流失。因此,对电力系统 及时检修,在故障发生前消除隐患,或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弥补很 有必要。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力体统具有一 定的自我检测与恢复的能力。比如变压设备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 见的一种故障,通过安装检测设备,对变压设备的泄漏气体探测,可以排查故障位置。另外,实时监测变压设备的温度,可以预防 由于过载、短路等造成的设备故障,系统依据不同的故障原因做 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自我恢复的目的。

2、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分工作效率,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把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控制中,从而依据实际工况,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电力的合理调度。其中,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较多 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有智能控制技术、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智能 控制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改善了电能质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其故障率降低;另一方面,当发生较严重的故障时,电力系统能够及时反馈故障信息,从而维修人员能够及时 抢修,减低因故障带来的损失。神经网络系统仿照动植物的神经网络行为特征,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自我管理及组织能力。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更多用于电力设备,有助于设备自动化的 集成与功能耦合。

3、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设计包含电力负荷的预估、电量平衡、网络结构的选择等,既要满足地方供电需求,又要尽量降低能耗,保证运营经济性与设备可靠性。其设计过程复杂,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 验。传统的设计方法采用试验法,这种方法效率低、易出错,且随着电力系统愈发复杂,此方法已经不能完成繁琐的计算。因此,我们把计算机技术与电力工程结合起来,开发适合于电力领域的 软件,比如 eplan、inventor、CAD 等。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升级,辅助设计软件的不断优化,电力系统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时间 与人力得到最大限度节省。

4、自动化设备的数据控制和优化中的应用。自动化设备控制进程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数据处理,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智能技术能使用同一种方式对不同的数据有效的处理和分析,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对设备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数据处理能够是运行信息形成的图像,也可以是系统采集到的故障诊断波形。通过智能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当员工看到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指示灯时,就能根据指示灯的信号对系统产生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解决故障问题。还能通过智能技术进行设备故障的诊断和试验,最终不断反复的试验,能累计大量 的历史资料,为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信息支 撑,避免相同故障的发生,且能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工作环节,对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此外,在设备控制方面,应用到的智能 技术也比较多,常见的有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等,其中模糊 控制智能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深得人们的青睐,智能控制更加便捷化。

结束语

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仅能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还能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现代企业制造和生产提升市场的竞争力。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也必将是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选择和趋势,智能技术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积极 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坤.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艺术科技,2019(18):412-413.

[2]马晓泉.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6(29):394.

[3]周华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 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1):335-336.

[4]崔振康.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9):356

论文作者:陈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