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于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于洋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高楼时工程师越来越普遍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都趋向于去城市生活,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高层建筑成了工程师首选的建筑方案。高层建筑虽能缓解这一压力,但相比低层建筑更具危险性,所以,工程师要在土木工程建筑时如果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首先要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 应用探索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高楼大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国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不断得到改善与优化,但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因为楼层越高,地面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土木建筑的安全性。一座高楼即使再宏伟壮观,如果底层质量欠佳,可能会给生活在高楼里的人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此通过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并给出了建议性措施。

1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断面的最小尺寸为1~3m,水热化后混凝土内的温差超过25℃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仅体型大、要求技术高、混凝土数量多,而且要求就地浇筑、成型、养护。这种技术在国内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水泥浇筑、成型、养护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1.1浇筑成型后容易出现裂缝

建筑高层建筑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一次性使用大数量的混凝土,部分地方可能出现裂缝。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点:其一,受到地面环境的影响,地面不平整,混凝土浇筑后,地势高的地方的混凝土容易向低的地方移动,高点地方的混凝土就被摊薄了,里面的温差不足以让结构很快成型,就会产生裂缝;其二,施工技术是最大的问题,施工时工人有的可能为了效率,态度不够严谨,即使技术再完善,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这个问题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时解决掉;其三,混凝土内部的填充物没有添加有效的保护措施,因为混凝土是利用温差成型的,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的传热能力也不一样,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成型,混凝土里面含有水分,很容易与材料发生锈蚀反应,造成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其他因素的影响

大体积建筑建造时容易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混凝土材料投放的比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差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内外约束力的不均衡等等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质量,比如混凝土内外约束力不均衡的问题,我们知道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失要明显快于内部,它的外约束力如果高于内约束力,就会在成温差不均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断面较厚,温差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也会达不到合格的标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生活在里面人们的安全性,不论是工程师还是工人,都要严格对待这个问题。

2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土坯房的时代被告终,高层建筑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被建造出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成功实施时保证高层建筑稳定性的第一步,这种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确保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给居民带来了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拉动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3.1合理选择水泥、骨料、外加剂

水泥品牌、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性能,不同的水泥在配置混凝土时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都是水泥的配合比,设计强度过高或水泥的用量过大都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标准情况下,建议选用C3S及C3A含量低的中、低热水泥。另外在选用骨料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性。在没有钢筋或钢筋较少的大块混凝土中,可掺入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的大块石,这样就能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热化,减少内外温差造成的约束力,有效确保混凝土不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在选用细骨料时,建议选用中、粗砂。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尽量控制在小于1%,黄砂尽量控制在小于2%。外加剂的合理选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特性,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温度的升高,均衡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同时可减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得到有效地保留,裂缝产生的可能降低。一般情况下,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通常选择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特性,而且能代替部分水泥,有效保护混凝土内外温差。但要注意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会降低。

3.2控制好温度,合理选择浇筑方案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可以采取加冰拌合,砂石料遮阳覆盖等技术措施。可以预埋水管,减低最高温升。冷却水管大多采用直径为25mm的薄壁钢管,交错排列,水管上下间距保持在1.5~3.0m之间,并通过立管相连接。另外,通常采用二次投料和二次振捣的新工艺,改进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时,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法,正常情况下我们采取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适合工程量很大,浇筑能力不足的情况。最后,混凝土结构成型后,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反馈回来的温度数据进行及时的调整优化,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混凝土达标后,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一般采用及早回填的方法,有的时候也可考虑采用蓄水的养护方法。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应受到重视。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应用也对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保障了高楼的稳定性和居民的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这项技术在国内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94.

[2]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61-62.

[3]秦志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07.

论文作者:于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