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孙黎明,祝礼芸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孙黎明,祝礼芸

荣成市中医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 探讨推拿复位、温针灸法结合身痛逐淤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症状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一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患者,通过推拿复位、温针灸法结合身痛逐淤汤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评分进行对比,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并身痛逐瘀汤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存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复位;温针灸法;身痛逐淤汤;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

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较快,采用微创手段治疗LIDH 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恢复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8月采用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及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症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病例47例,均来自我院针灸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3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1.05岁;病程2周~6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⑴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⑵常发生于青壮年。⑶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⑷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⑸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力减弱。⑹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要求18岁~65岁之间,性别不限。③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 3周出现腰部、臀部、腿部疼痛,可伴有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④如果正在或已经接受其它保守治疗的患者,要经过7天以上的洗脱期,方可入组。⑤患者自愿加入本试验,了解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②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③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④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⑤伴有腰椎结核、感染等;⑥患有精神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针灸方法(温针灸法):

取穴:双侧L3一S1 夹脊穴,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健肢在下,伸直;疼痛一侧下肢在上,屈曲,腹部可放置一软枕支撑,利于腰部放松,暴露腰部夹脊穴。常规消毒,用0.35 mm×75 mm或0.35 mm×10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尖略朝腰椎方向,根据患者体型深刺约50~75 mm,到达椎间孔,针下无涩滞感,并且向下肢或者足部放射为佳,留针于腧穴内,将清艾条切成约1 cm长的小段,固定在腰部夹脊穴的针柄上,从下端点燃后施灸(施灸时在腧穴处置一厚纸片,防止艾绒灰掉落烫伤),连续灸3壮,待艾条燃尽后方可出针。

2.2推拿及手法复位: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医者站于患者一侧。①采用揉法、滚法及弹拨法作用于患者腰部两侧膀肌经、竖脊肌往返操作各5 min。②用拇指按揉病变部位上下夹脊穴、环跳、秩边、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每穴30s,以局部酸胀感为度。③双手叠掌采用振法于腰骶部患处操作3min;④沿两侧膀肌经自上而下行擦法操作3min,再沿腰骶部横擦3min,以局部透热为度。⑤以掌根自腰部正中向两侧分推肌肉向下推至小腿,并握住双踝向下牵伸抖拉双腿。⑥让患者坐于床的一侧,腰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以右侧病变向右侧转扳动为例。助手位于患者左前方,用两下肢夹住其左小腿部,双手按压左下肢股上部,以确定其坐位情况下身体下半部姿势的固定。术者位于患者后面侧有方,以左手拇指端或罗纹面顶按于腰椎偏歪的棘突方,右手臂从其右腋下穿过并以右掌按于颈后项部。右掌缓慢下压,并嘱患者做腰部前驱配合,至术者左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棘突间隙张开时则其腰椎前驱活动停止,保持这一前驱幅度。然后右侧手臂缓慢施力,左拇指顶按住腰椎偏歪的棘突以为支点,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后,再使其腰部向右旋转至(腰部侧旋与中轴线最大成角:L3/4腰椎间盘突出时成角45度;L4/5腰椎间盘突出时成角60度;L5/S1腰椎间盘突出时成角75°)一定限度。略停片刻后,右掌下压其颈部,右肘部上抬,左手拇指则同时用力向对侧顶推偏歪的棘突,双手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咔嚓”的弹响声。手法宣告成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中药治疗:

方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桃仁10 g,红花5 g,川芎10 g,秦艽10 g,羌活10 g,煅没药6 g,当归15 g,五灵脂10 g,香附10 g,牛膝15 g,地龙10 g,甘草6 g,伸筋草10 g,鸡血藤15 g。随症加减:腰腿冷痛者,加制川乌3 g、制草乌3 g、威灵仙15g;湿重者加苍术10 g、防己10 g;下肢麻木明显者,加稀莶草10 g、路路通10 g;肾虚,腰膝酸软乏力,夜尿频多者加枸杞子15 g、杜仲15 g、淫羊藿15 g。上方入水煎熬,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首次治疗前以及第 10天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评估一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卡,让患者移动可滑动的游标,放在最能代表患者就诊时疼痛程度的位置,记录下疼痛强度的数值,计为 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3.2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以±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治疗前后VAS评分见表1。经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治疗前后VAS评分(x±s)

组别 N VAS评分

治疗前 47 5.02±1.03

治疗后 47 2.73±1.14*

注:*表示治疗前后P<0.05。

4.结论

通过本试验初步得出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症状具有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5.讨论

脊椎骨、椎间盘和周围韧带构成脊柱的整体,这个整体需要周围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协调,才能保证脊柱整体功能的正常。当脊柱椎间盘发生病变后,髓核组织对神经根压迫水肿可以引起疼痛,同样椎间盘周围肌肉、韧带、筋膜病变也能引起疼痛。后路镜髓核摘除术后解决了椎间盘突出,但同时也改变了局部应力,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导致腰椎不稳,从而造成肌肉、韧带负荷相对增大,软组织受到牵拉劳损,逐渐出现无菌性炎症渗出,导致肌肉挛缩,血管本身也引起痉挛收缩,血液循环减弱,使疼痛逐渐加重。同时,软组织的挛缩、粘连,可引起腰部神经或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域的神经牵扯症状,出现臀部及下肢牵扯痛,形成相应腰腿痛、麻木等症。我们采用揉法、滚法等推拿手法,放松局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采用擦法等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使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2],针对腰椎不稳,容易造成腰椎小关节紊乱,根据局部组织的病变特点,通过手法复位纠正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而针灸治疗宜深刺,取局部夹脊穴,深刺50-75 mm,针尖到达椎间孔,才更能直达病所,发挥消炎镇痛的效应。同时,配合以温针灸促使炎症吸收,病变修复,温针灸以夹脊穴为主穴,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肌经经气外延重叠处,具有调节两经经气的作用[3],且夹脊穴位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病所,为局部取穴之要穴,采用温针灸的方法除湿散寒,祛风通络,为治本之法。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其功用为行气活血,祛瘀通络,通痹止痛。川芎辛香行散,疏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脉,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前人称之为血中气药,实具通达气血之功;当归、桃仁兼有润肠之功,可预防该病卧床导致的便秘;没药活血兼有止痛之功;辅以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独活、地龙;佐以香附调理气机;牛膝能引血下行,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利水消肿、通痹止痛之功效。该方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从而消除神经水肿及肌肉痉挛,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桃仁、红花和当归对尼群地平受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神经根及其周围水肿,从而改善神经根的缺血缺氧状态,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4]。

本研究结果表明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并身痛逐瘀汤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存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203.

[2]安连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1):85 -86

[3]李林,陈博,张明才,等.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炎症期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263-2265

[4]周明.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论文作者:孙黎明,祝礼芸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孙黎明,祝礼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