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鲁王”管理思想中的军事谋略
唐 皓1,杨茂锐2
(1.贵州行政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麻山地区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文化部列为2009年中国文化的重大发现之一。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对哲学、文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语言学、神学、管理学等学科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此文仅用管理思想中谋略的视角,从坚持正义谋略、坚持智慧谋略和坚持粮草先行谋略来对亚鲁王的军事谋略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亚鲁王;军事谋略
贵州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蕴藏了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亚鲁王”的军事谋略思想,就是这些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所谓的军事谋略就是观察事物反映于人的头脑,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的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计谋与策略的总称。它是战胜敌人,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智力武器,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指导。例如,中国古代孙子兵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力争以智谋胜敌,而不是以武力胜敌的军事谋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文化部列为2009年中国文化重大发现之一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主要是在贵州省麻山地区苗族丧葬仪式中唱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亚鲁王》的重大发现不仅对哲学、文学、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语言学,神学等学科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其军事谋略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亚鲁王”的军事谋略思想,在已经公开出版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和未公开出版的资料中是极其丰富的,此文主要以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为蓝本,谈谈“亚鲁王”管理思想中的军事谋略思想。
这个萧富结婚时欠下了一屁股债,他一定和你们也说过。钻这黑窟窿他也是没有办法啊。他的媳妇见过吧?还算生得俊俏,来过西山。这娘们还在我们这些窑黑子的逗说下出了五块钱,补了他们结婚的喜糖,很羞答答的样子。女人味十足呢。我当时都看出来了,你们的眼很馋地看着人家,尤其是你,你看哪儿不好,偏偏看女人的那要害处。然而,这样好的女人也难免成了他妈的小寡妇儿。可惜啊。
一、坚持正义谋略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人类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发展史上,世界上共发生了14 513次战争。[1]23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民族在历史上都经历过战争。而苗族历史经历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实属罕见。苗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2]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唱诵的是苗族先人的创世、战争和迁徙的历史。史诗中的第一章“远古英雄争霸”用了10 000余行来叙述战争,可以说战争这一主线贯穿于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始末。而第五节的“龙心大战”和第九节的“争夺盐井大战”叙述了数次战争中的两次典型大战。第五节的开头就唱吟到:“远古之前,岁月之初,赛阳安居在王都麻阳,赛霸定居都城钠京垛。亚鲁得龙心的大事传给了赛阳,亚鲁得兔心的犬喜赛霸已知晓。”[3]129而作为长兄长子的赛阳、赛霸没有得到龙心和兔心;而作为兄弟、幺弟的亚鲁却得到龙心和兔心。因为“亚鲁得龙心就得七十坝水田,亚鲁得兔心就有七十坡肥土。亚鲁得龙心能占据七十个城堡,亚鲁得兔心就盘踞七十个城地。”[3]130为了得到龙心兔心,赛阳、赛霸说:“我们得去进攻他,我们要发动战争。不让战事发生可战事已经发生,不想战争爆发而战争已经爆发。”第九节吟诵“亚鲁王”部族在迁徙过程中,发现了盐井,并发明了锅熬盐水的技术,再一次引来了赛阳赛霸对“亚鲁王”及其部族发动的侵略和战争。“天下族人都在说,所有族人都在传。灾难在这里发生,战争从这时爆发。灾难由七个务的商人引起,战争是七个上方的务引发。”[3]178由于亚鲁王发现了盐井并且熬盐石、制盐块,三年没有去赶集市,三年不再做生意。引起了赛阳赛霸的生疑。自三年前赛阳赛霸抢得亚鲁王的好大片疆域,吃上糯米饭和鱼虾,并把亚鲁王驱赶到丘陵山地,用小米红稗充饥,露宿荒野之后,已有三年没有给他们送琅,没有给他们缴偰,赛阳赛霸密谋商议,派七个务生意人、七个上方务去探究竟。发现“亚鲁王已有生盐井!亚鲁王真有盐井了!”[3]193“赛阳赛霸说,我们是长兄,我们没有得生盐井。赛霸赛阳说,我们是长子,为啥得不到盐井?亚鲁是兄弟,亚鲁哪来生盐井?亚鲁是幺弟,亚鲁咋能有盐井?我们得去夺盐井,我们要发动战事。不让战事发生可战事突然发生,不想战争爆发而战争已经爆发。”[3]193-194从这两次战争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赛阳赛霸对亚鲁王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而亚鲁王则是被迫的、反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史诗中多次提到,“Mut gongs sheuf ndangd sheuf hax ndangd \不让战事发生可战事突然发生, Mut gongs chongf ndoud chongf hax ndoud\不想战争爆发而战争已经爆发。”关于战争,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要用“五事”去研究它,用“七计”去比较它,以求得对战争情况的认识。“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什么是“道”?孙武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计篇》)孙武在论述战争制胜的条件时,把“道”这个属于政治范畴的因素放在首位,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朴素地看到了战争与政治的联系。他在《形篇》中进一步指出“道”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可胜败之政。”由此可见,孙武把修明政治,看作是决定战争制胜的最首要的条件。此文虽然不是专门研究亚鲁王与战争的政治关系,但从亚鲁王的战争史实中,可以看到亚鲁王所进行的战争,从道义上来说,它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纵观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战争进行划分归类,如按历史时期分类有:古代战争、近代战争、现代战争;按社会形态分类有: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奴隶社会战争、封建社会战争、资本主义社会战争等;按兵器的发展和使用分类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核战争;按战争规模分类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等。这些分类是战争多样性的客观反映,为人们全面认识战争提供了客观依据。如果从战争的本质上进行分类的话,只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这两种基本类型。从这一理论出发,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描述的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才被苗族人民代代传颂,亚鲁王是苗族人民英雄的典范。
二、坚持智慧谋略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谈道:“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就说: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只有不经过兵刃交锋而使得敌军降服才是最好的。最好的用兵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以军事手段取胜,最差的要算强攻敌国的城池了。在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章第十七节“亚鲁王计谋多端,步步侵占荷布朵王国”,叙述了亚鲁王运用智慧谋略获取荷布朵部落疆域的过程。荷布朵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又是一处险要的山区。一条大河穿过盆地中央,大片田坝散在河的两岸。这里可逃避追杀,这儿能躲避战争。水源多多,粮草丰盛。亚鲁王说这里能抚养我儿女,亚鲁王讲这儿能养活我族人。史诗首先交代了荷布朵非常适合亚鲁王及其族人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然后一步一步地通过谋略获取荷布朵疆域。首先是与荷布朵王拜把,赢得荷布朵及家人的信任。“我们先辈是弟兄我才投拜你这里,我们先祖是兄弟我来投靠你这方。我来和你拜个把,我来与你拜弟兄。”[3]327“结拜兄弟不论玛人或务人,不讲门户,结拜弟兄不管蒙人还是夷人,不论部族。我是一片诚心,我是满心诚意。亚鲁王与荷布朵结拜兄弟,亚鲁王与荷布朵打了老庚。”与此同时,由于“荷布朵天天带兵士耕田,荷布朵日日率将领种地。”而亚鲁王却每日待在王宫,帮荷布朵王妃霸德宙做菜、煮饭。日积月累产生了爱念之情,并使霸德宙有了身孕。随后,亚鲁王又向荷布朵提出了疆土要求。“这里是祖业,我投奔哥哥而来,这里为祖地,我是来投靠兄长。这疆域也是我的疆域,这王国同为我的王国。”[3]341后来亚鲁王进一步说:“这疆域本是我的疆域,这王国就是我的王国。”[3]343再后来荷布朵与亚鲁王经过几个回合的“讲道理、辨是非”的较量后,荷布朵败北后迁出其疆域。第一回合:“荷布朵说我俩来喊祖奶奶,荷布朵说我俩去唤祖爷爷。祖奶奶答何人,就是何人的疆域,祖爷爷应哪个,就是哪个的王国。”[3]344-345第一回合,荷布朵输了。第二回合:“荷布朵说,我们呼唤画眉鸟。画眉鸟回应谁人就是谁的疆域,画眉鸟应声哪个就是哪个的王国。”[3]347第二回合亚鲁王赢了。第三回合:“荷布朵说,我俩来烧茅草祖奶奶,我俩来燃芭茅祖爷爷。谁烧完了茅草祖奶奶,这疆域是谁人的疆域。哪个燃尽芭茅祖爷爷,这王国是哪个的王国。”[3]350第三回合,荷布朵又输了。第四回合:“荷布朵说,我俩来射白岩。何人射中白岩就是何人的疆域,哪个命中白岩就是哪个的王国。”[3]353第四回合,亚鲁王又赢了。第五回合:“荷布朵说,我俩喊暗河,我俩喊山岩。暗河回应谁,这疆域就是谁人的疆域。岩石应声哪个,这王国就为哪个的王国。”[3]355第五回合,荷布朵再次输了。第六回合:“荷布朵说,我俩来抓河里虾子,我俩去捕水中鱼儿,哪个抓得河虾,疆域就是哪个的疆域。何人捕得河鱼,王国就为何人的王国。”[3]358第六回合,亚鲁王再次赢了。第七回合:“荷布朵说,我俩去砍岩上那棵青 树,我俩来伐岭上这株岩梢树。青 树倒向上方,疆域是你的疆域,岩梢树倒朝上边,王国是你王国。青
树倒向下方,疆域是我的疆域,岩梢树倒朝下边,王国是我王国。”[3]362第七回合,荷布朵又再一次输了。第八回合:“荷布朵说,你喊龙祖宗,如是他听见了,这疆域就是你的疆域。你喊雷祖宗,要是他能听见,这王国就是你的王国。……面朝太阳升起的那边,亚鲁王三声大喊,面向太阳落坡的地方,亚鲁王呐喊三声。三声炸雷轰响,瓢泼大雨落下。滚滚潮水涌来,成了巴乐甬河。巴乐甬河将荷布朵隔在对岸。亚鲁王说,哥哥哩哥哥,龙祖宗听见我的话啦,雷祖宗听到我的话啦,这疆域是我的疆域,这王国为我的王国。”[3]364-365第八回合亚鲁王最终赢了。最后,“比输的荷布朵远走他方,惨败的荷布朵迁徙他乡。”[3]366亚鲁王在八个回合的“讲道理、辨是非”的较量中皆赢,暗中却使了一些计谋,比如说:在第一回合“喊祖奶奶唤祖爷爷”过程中,亚鲁王预先安排七十个王后、七十个王妃去睡在荷布朵祖坟边,荷布朵喊不回应,亚鲁王一喊“祖奶奶的‘应答’回荡旷野,祖爷爷的‘声音’回响山间”。再如:在第七回合,亚鲁王之所以赢,是因为“亚鲁王派欧德聂带兵士将树梢系在岩上方,亚鲁王派欧德聂率将领把树拴在岭上边”。可见,亚鲁王在与荷布朵王的比赛中使了计谋和策略,哪有不赢的道理。
三、坚持粮草先行谋略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后勤保障问题始终是战争胜败之大事。因为没有充足的作战物资,用兵越多,困难越大,一旦供应中断就受制于敌。特别在进行战略、战役性的作战中,后勤保障显得更为重要。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道理如此。古今中外战争的实践证明,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便没有战略上的辉煌战绩。故此,士兵上前线打仗必须有充足的粮草和畅通的粮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仗就是打后勤”。由此不难看出,粮草是打赢战争的关键之关键。关于这一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孙武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就谈道:“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运送)粮,则外内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中经济消耗极大,特别是在当时经济条件下,没有任何国家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因此,它提出“兵贵胜,不贵久”的原则,指出:“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顿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由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蕴藏着丰富的在战争中粮草要先行的军事谋略思想。例一:在逃避战争的迁徙过程中,“亚鲁王砸破家园拿干粮就上路,亚鲁王捣毁疆土带糯饭团出征”。[3]268“我们得带七十挑麻种去开新疆域,我们要挑七十担构皮麻找新领地”。[3]201-202同时,羊、鸡、狗、猪、牛、马、猴、虎、蛇、龙、兔、鼠等等动物,亚鲁王迁徙到哪里,它们就“尾随而至”;还有“稻谷种跟随而来,糯谷种尾随而至。红稗种跟随而来,红稗种尾随而至。麻种跟随而来,麻种尾随而至。棉花种跟随而来,棉花种尾随而至。青 树跟随而来,青 树尾随而至。豆冠树跟随而来,豆冠树尾随而至。五倍子树跟随而来,五倍子树尾随而至。椿菜树跟随而来,椿菜树尾随而至。杉木树跟随而来,杉木树尾随而至。枫木树跟随而来,枫木树尾随而至。万物跟随而来,万物尾随而至。”[3]220-221万物跟随亚鲁王日夜迁徙来到新地方。以上的这些内容,在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叙述中,很多的章、节都有不断地重复。可见,物质基础对于战争和迁徙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例二:在尚未编入由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集子中也有类似的思想。由陈兴华、梁老胖、杨光顺、韦老王等人唱述的:dix dex lengl\“迪德棱”,讲到亚鲁王儿女波布聂磅因为:Nggub lod gongt jik nggub bleid\牛斗断了角就转身迁徙远去,Shengl tiaf jiK rad lex\丈夫死了妻子走人。她要“Gongd lex kos suot nob nof\去寻找地方吃饭,Gongd lex kos rongl nob rot\去寻找村庄吃菜”。亚鲁王对她说:“Gongd dongt gex red gongd tul had gex nid lex\我女儿你洗了我的屎裤你再去,Gongd dongt gex red gongd tul neil gex nid lex\我女儿你洗了我的尿裤你再去。Yangb Luf lul hil gongt qangf jux zad dous tul\亚鲁王藏了七十金在裤袋里,Yangb Luf lul hil nyib qangf jux zad dous bangs\亚鲁王藏了七十银在在衣兜里”。亚鲁王说:“Gongd dongt gex jongb lex red zad hongf gangt\我女儿你拿到河岸去洗吧,Gongd dongt gex jongb lex red zad hongf sheif\我女儿你拿到河滩去洗吧。Bob Bux Nerl Bangd jongb lex red zad hongf gangt\波布聂磅拿去洗在了河岸上,Bob Bux Nerl Bangd jongb lex red zad hongf sheif\波布聂磅拿去洗在了河滩上。Bangt Yangb Luf deit qangf jux gongt lul bux hlenl zenl\叮叮的响声落下了亚鲁王的七十金,Bangt Yangb Luf deit qangf jux nyib lul bux hlok zok\当当的响声落下了亚鲁王的七十银。Bob Bux Nerl Bangd mad nblax suf nblax muk nyot Yangb Luf deit had\波布聂磅一熠熠地翻看没有亚鲁王的屎,Bob Bux Nerl Bangd mad ngeis suf ngeis muk nyot Yangb Luf deit reil\波布聂磅翻完衣角没有亚鲁王的尿。Nad yongf jid Yangb Luf nbok qangf jux gongt kongf gongd lex kos suot\这是父王亚鲁王拿七十金给我去寻找地方,Nad yongf jid Yangb Luf nbok qangf jux nyib kongf gongd lex kos rongl\这是父王亚鲁王拿七十银给我去寻找村庄。”这就是亚鲁王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和“打仗打后勤”的军事谋略思想。
结 语
研究亚鲁王军事谋略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亚鲁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民族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需要挖掘和打造好“亚鲁王”这块文化名片,并把它做大做强,来促进麻山地区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和共同发展繁荣。
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探寻适合课程自身特点的考核方式。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通常具有如下特点:能多层面、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能客观实际地体现学生间的差异;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
参考文献:
[1]王建瑞,刘鹏.军事理论[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石朝江.战争与苗族[N].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M].中华书局出版,2012.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891(2019)01-0006-04
收稿日期: 2018-12-20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LQ15A03)。
作者简介: 唐皓(1959-),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贵州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贵州民族文化、管理思想史等;杨茂锐(1953-),男,苗族,贵州省凯里市人,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授,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国防教育学、苗学等。
责任编辑:谢雪莲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亚鲁王论文; 军事谋略论文; 贵州行政学院论文;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