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种植技术_蔬菜论文

保护地蔬菜种植技术_蔬菜论文

保护地蔬菜播种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蔬菜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播种技术是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种子适期出苗、出齐苗、出壮苗的基础,做好播种工作能够缩短蔬菜生育周期,大幅度提高保护地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前要按不同的育苗方式制作育苗床、配制营养土和提前造墒,冬天育苗时还需提前烤床提高床温。

配制营养土时,主料是肥田土6份,腐熟的马粪、圈肥或堆肥,适量充分腐熟的麦糠、稻壳等4份,另外在每立方米中加入腐熟捣细的干禽粪15-25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

播种前苗床要先浇足底水,播种水应保证播种到出苗不再浇水。

为了控制立枯菌、镰刀菌、腐霉菌引起的苗期病害,可在播种前后,各撒一次薄层药土,保护幼芽出土。配合比例按重量计1份药和100份土。常用农药有福美锌、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福美双等。

整个播种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播种后能连续得到几个晴天或及时加温对早出苗、出齐苗、育壮苗就更加主动。

二、播种方法

1.点播法点播法适于瓜类和豆类蔬菜的播种。点播前要先按育原苗或育成苗的行距要求划道,把种子按株距点上(也可在营养钵内点种育苗),随点随稍覆些过筛的潮土,然后全面覆土。覆土的厚度瓜类1.5厘米,豆类2.0厘米。

2.撒播法撒播法适于番茄、茄子、辣椒、甘蓝、花椰菜、芹菜等小粒种子的蔬菜。播种前要先在床面喷水,然后撒些苗土再播种,以防种子撒到稀泥中造成“泡籽”。撒小粒种子时,事先可掺些细砂,撒时可分两遍进行,力争撒匀。然后覆盖1-1.5厘米的细土。

3.贴大芽播种这种方法适用于冬季和早春育瓜类苗子。催芽时芽长要达到种子长的2-3倍。播前将苗床先装入2/3的床土,整个平后浇足底水,随后再均匀地覆上2-3厘米的床土。盖膜预热,使底下水浸润上来。贴芽时,选用一块3毫米厚玻璃条或三合板条按行距把上层床土轧一道2厘米左右深的沟。然后按株距把种子芽插到沟里并贴到沟壁上,种子露在床面。覆土时应注意逐个覆上与普通筛土相结合的方法,力争不闪漏,也不要覆土过厚,一般以覆土1厘米左右为宜。

4.籽苗移栽法遇有土温低,出苗慢时,往往会造成出苗不整齐,苗子瘦弱或染病。遇到这种情况或设施一时准备不好,又要保证按期育苗时,可采取籽苗移植法。做法是:先把浸种催芽的种子播在经过消毒并充分吸足水分的锯末、谷糠、稻壳、砂土、炉灰或珍珠岩等疏松物中。这些疏松物放在木制浅盘或浅筐时,达样便于移动位置和调节温度。有的置于放篦子的铁锅里,下面盛上水,锅口盖薄膜,更有利于加温和保温,待2片叶子展开时,便可移植。移植晚了,不仅伤根多,而且种子的贮藏养分子已耗尽,基质中又很少有可供幼苗吸收的养料,加上播种密度大,难免造成幼苗饥饿,这样很容易形成细弱苗或高脚苗,以后又很难育成壮苗。好苗可直接移入营养土块或营养钵里。播种后要注意保温、保湿,常用的方法是苗床上铺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或喷撒一层土壤增温剂,来提温保墒,促进苗齐苗壮。

1.注意不同种类蔬菜选择不同的播种方法,从而育出适龄的壮苗。

2.注意确定适宜的播种时期。根据保护地的种类、蔬菜种类定植后防寒条件,苗期是否分苗及分苗次数,以及苗龄等确定适宜播种期,保证定植时秧苗刚好达到壮苗。

3.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用充分腐熟的马粪和禽粪,防止造成烧苗。同时最好使用大田土或辣茬土以减轻病害。

4.播种前苗床要浇足底水。浇水不仅会降土温,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所以播种时必要打足底水,防止出苗前再打水。

5.播种时尤其是撒播要保证均匀一致,否则造成以后出苗不齐。

6.播种后覆土厚度要适中,过厚容易造成不出苗或出苗时间长,使苗不齐;覆土过薄,种子缺少压力,易使幼苗“戴帽”,不利于幼苗生长。

7.播种后要保证适宜于苗的苗床温度,温度过高出苗快,但苗弱;温度过低则出苗慢且易烂种。不同作物播种后应维持不同的出苗温度。一般而言,喜温性蔬菜为25-30℃(如番茄、辣椒、茄子等),喜冷性蔬菜(如甘蓝、花椰菜、芹菜等)为20-25℃。

联系电话:0311-5813884

标签:;  ;  ;  ;  

保护地蔬菜种植技术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