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对采用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6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不同的通气方式,均分为两组,就常规气管插管通气方式(对照组,n=38)与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观察组,n=38)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展开探讨。结果:从救治存活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3%,5.26%,组间差异比较大,P<0.05。从生命体征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开放时间,心跳恢复用时,自主呼吸用时及意识改善用时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差异经t检验,P<0.05。结论:相比而言,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不同通气方式;心肺复苏;急诊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108-02
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常用急救措施。患者出现心博骤停,将会在4至6分钟内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所以,心肺复苏治疗必须要争分夺秒,使得患者尽早心跳及呼吸。为此,文中选取76例心肺复苏患者,就不同通气方式展开探讨,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6例心肺复苏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接收,心脏骤停的原因有:车祸22例,溺水4例,心脏病26例,脑血管疾病17例,心肌炎4例,不明原因3例,将其按照不同通气方式,均分为两组,就常规气管插管通气方式(对照组,n=38)与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观察组,n=38)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展开探讨,其中观察组中,女性17例,男性21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19岁<χ≤78岁,平均(42.15±5.28)岁,对照组中,女性16例,男性22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22岁<X≤82岁,平均(45.17±8.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中,组间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依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急诊给予患者初级CAB心肺复苏步骤。常规判断患者意识、颈动脉博动、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后,首先行胸外按压,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并给予患者呼吸通气,室颤患者尽早电除颤等。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气管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患者采用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通气,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同时开放气道,在确保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实施面罩和口咽通气管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患者通气,后期根据患者的救治情况再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通气。此外,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跳呼吸及意识情况,及时对症处理,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1.3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符合以下标准:(1)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及自主呼吸;(2)患者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60mmHg;(3)患者瞳孔明显缩小,出现对光反应;(4)面色红润,末梢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5)意识逐渐清醒。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
本组实验研究中,对所有心肺患者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在SPSS 20.0专用软件中输入,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是:[(%),χ2];计量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是:[(x-±s),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救治存活率比较
经过不同通气方式后,对两组患者救治成活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中存活者4例,占有率为10.53%,死亡者34例,占有率为89.47%,对照组中存活者2例,占有率为5.26%,死亡者36例,占有率为94.74%,组间差异比较大,P<0.05。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情况比较
经过不同通气方式后,从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用时,心跳恢复用时及意识改善用时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情况,详细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实验差异经t检验,P<0.05。
3.讨论
心肺复苏是急诊科救治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方法,主要是给予患者胸外按压和开放气道,促使心肺功能尽早恢复。经研究发现,人体中,氧气是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心脏、呼吸骤停,在4~6分钟内造成脑神经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死亡[1]。因此,及时、恰当的治疗方法非常关键,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脑部提供氧气,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率。文中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对比分析了两种通气方式,即常规气管插管通气和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其中后一种方式,取得了更显著效果,救治成功率比较大。
常规气管插管通气方式,可以有效确保患者通气,维持心、肺等人体重要组织器官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这种通气方式被急诊科作为心肺复苏氧气支持的首选,但是,经研究发现,此方法要求比较高,在紧急救治过程中,每一位患者气道情况不同,很多插管困难,并非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操作,如未能一次插管成功,导致患者气道开放的延迟,错失最佳插通气时间。而面罩口咽通-气管插管通气法操作简单方便,难度低,易于上手。面罩口咽气管通气的使用,操作简单,可以为医生的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时间保障,确保患者便捷及时的通气,提高通气成功率。鉴于此,在紧急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可根据气囊挤压程度调控潮气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供氧时间,同时促使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有效提高复苏效率[2]。但在应用期间,由于长时间通气容易使患者产生胃扩张等现象,所以,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救治存活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3%,5.26%,P<0.05.在气道开放时间,自由呼吸用时,心跳恢复用时及意识改善用时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实验数据足以说明,面罩口咽-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患者较为理想的通气选择。
综上,相比其他通气方式而言,面罩口咽气管-气管插管方式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张国新.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09(01):53-54.
[2]宋政辉.两种通气方式应用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01(13):11-13.
论文作者:王雪格,刘荣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肺论文; 方式论文; 气管论文; 面罩论文; 呼吸论文; 气道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