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企业论文,因素论文,理论论文,异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2)02-0055-07
一、引言
企业理论是经概念化和模型化的解释和预期企业结构及行为的理论〔1〕,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一直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企业理论围绕着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即竞争优势的“源”的问题;其二,在竞争优势的“源”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即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问题;其三,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满足什么条件之下才是可持续性的,即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发展来看,存在着企业经济学分析、企业能力研究和企业战略管理三个理论分析传统。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源”、“内在逻辑”和“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在不同的研究传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对技术过程或创新过程都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并且,这种倾向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正不断加强。
我们可以给出导致这种倾向的部分原因。首先,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特定竞争优势的重要贡献者,当今企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知识密集型增值技术,以及技术与市场驱动的战略整合;其次,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频率加大,伴随着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对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重视。〔2〕正如Clark所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企业管理者困惑的时代,一方面技术管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另一方面仅依赖技术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3〕因此,企业必须理解新技术的广泛效果和意义,以及技术是如何创造持续性竞争优势的。〔4〕
二、企业经济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在企业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当中,“企业异质性”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量的研究分析把着眼点放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异质性的成因,其次是企业异质性及其它一些相关特性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的关联。
(1)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异质性”的阐释
在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当中,企业之间不存在异质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个“黑箱”,它们作为一个“生产函数”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信号,生产同质的产品,至于企业内部结构和过程则与其市场行为是不相干的。〔5〕因而, 企业是不可能通过战略性差别来构建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
为弥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上述缺陷,R.H.科斯(R.H.Coase)创造性地把“交易费用”概念纳入经济学分析。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1937)一文中明确提到,“……所以,当资源的导向依赖于企业家时,由一些关系系统构成的企业就开始出现了”。〔6〕与此同时,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使得一些能力要素在一些企业管理决策层的效用大为降低。而且,对企业资源或能力要素的有效管理会使其组织成本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阻止了一些企业内生发展能力要素的决策和努力。
自从科斯提出了“企业为何存在”的问题之后,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企业交易费用理论、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内,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内在合理性。但尽管如此,以交易费用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在解释一些现实问题时并不能令人信服,如企业之间为何会存在异质性,为何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为优越的经济绩效。
交易费用经济学虽然正视了信息不足的困难,指出因监督或量度费用的存在,而导致不同制度的出现,但它基本上仍忽略了决策者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对于创新过程的特性考虑尤其缺乏。〔7〕进而R·纳尔森(R.Nelson)和S.温特(S.Winter)指出,“修正的新古典主义阐述低估了与创新企图相联系的不确定性,与这些企图的结果相联系的知识的公开性,以及企业行为和机会的多样性,在一个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的现实世界中,这种多样性是必然存在的”。〔8〕其次,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大多集中于企业的交易过程,而对生产过程和活动较为忽略,尤其是其假定所有生产者均拥有同样的知识,即不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知识是同质的,而这在现实世界里恰恰是不合理或是不尽合理的。
正如H.德姆塞兹(H.Demsetz)所指出的,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理论之所以忽视企业的生产功能,就因为它隐含地假定“某些方面的信息是完全的和无成本的”,“尽管从管理者控制的角度将信息的获得视为是有成本的,但就生产方面而言,信息仍被潜在地假定为是无成本的”。〔9 〕交易费用经济学更为关注的是由于企业在资源交易方面的效率或者说技巧所带来的差异性,他们承认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完全性和获得代价的高昂,而忽视了企业间由于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的差异而带来的企业异质性,或者说,生产过程能力和效率上的差异。
(2)企业资源观经济学对竞争优势的阐释
近些年来,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研究日益引起管理学者和工业界管理者的重视。事实上,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E.T.彭罗斯(E.T.Penrose)于1959 年提出的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的观点。彭罗斯认为,企业应视为“资源的集合,而非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仅仅是产品-市场的集合”。〔10〕然而在此后直到八十年代之前,企业资源观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另一篇重要文献是B.温纳费尔特(B.Wernerfelt)于1984年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企业的资源观”。〔11〕正是这篇文献,奠定了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但是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作者的观点才开始在学术研究领域内得到重视。而被企业界所接受和开始关注则是在1990年C.K.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G.汉默尔(G.Hamel)的“公司的核心能力”〔12〕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之后(注: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就是当时美国正面临着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和国际市场份额出现萎缩的问题,使得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绩效日益关注。)。至此,围绕着企业的资源观,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相继发表,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总体说来,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观经济学着重研究企业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成因,其基本假设有:要素(或资源)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的异质性;专业化程度的差别;企业资源的有限流动性。这个研究流派中有大量文献对企业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和阐释。M.A[.].彼得拉夫(M.A.Peteraf)认为,由于资源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在发展和配置资源的管理决策上的差异,企业在其控制的资源和能力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异质性。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辨识、开发、保护和配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3〕“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独特性或优越性的资源如果与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匹配得当的话,它们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14〕
彼得拉夫还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进行了阐释。(〔13〕,pp.180-188)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如下四个前提条件:(1)产业内企业资源的异质性, 它将导致“李嘉图垄断租”(Richardo rent)的产生;(2)对竞争的后验限制,它使得“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3 )资源的非完全流动性,它阻止“创新租”被企业外部或竞争对手所分享;(4 )对竞争的先验限制,指在企业建立起具有竞争优越性的资源地位之前,市场竞争必须是有限适度的。
从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发展来看,它与三个研究传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一是主流的战略研究领域,对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多样化的研究构成了它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二是组织经济学,事实上,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部分研究可视为除产权理论、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进化经济学之外的组织经济学的第五个分支;〔15〕其三为产业组织经济学,包括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两个主流。
有必要指出的是,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交易费用经济学,它们之间实质上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因为企业交易费用经济学着眼于企业交易活动的分析,而企业资源观经济学则着眼于企业生产活动的分析,因为企业不仅是一个管理性组织,它同时也是一个生产性要素的集合体(〔10〕,p.87),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一样,构成了两类重要的企业活动。当然,这里所指的生产活动是广义的生产活动,它涵盖了企业制造、技术、创新等与产品产生相关的过程。
(3)创新经济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创新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大师J.A.熊彼特(J.A.Schumpeter)创立的,1930年发表的《经济周期理论》标志着创新经济学的诞生。此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之前,创新经济学一直未能很好地发展。20世纪60年代之后,创新对人类经济生活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许多学者开始把“创新”(innovation)纳入研究分析,对许多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技术活动进行研究。可以说,“创新”实质上构成了创新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
熊彼特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新其资产禀赋的价值,否则经济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完全竞争,企业将因此而丧失获得经济租的可能性。〔16〕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经济意义就在于,首先,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对一些具有潜在价值和企业特性的资源的更深入的洞察和获取途径,这样企业可以通过对这些“竞争占优资源”提前进行投资和配置,而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可能与此一无所知〔17〕;其次,通过创新活动的进行可以在企业内部生成一些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特异资产和能力〔18〕。
创新经济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由纳尔森和温特所创立的进化理论,他们认为应当把生物进化的一些类似观点引入企业分析。在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和“创新”概念基础上,纳尔森和温特描述了企业的进化过程。(〔8〕,p.39)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要素禀赋, 而且来源于这些要素的联结和运用方式。这些联结和运用要素的方式通过企业的搜寻和试错过程,并最终由外部选择环境进行筛选后固化为企业的规程。企业在“选择性环境”当中,不断地“搜寻”创新以替代现有的规程,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企业将倾向于围绕着自身已有的能力来进行这种搜寻。这样,企业在能力上的差别将导致企业之间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进一步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因为异质性将意味着企业具有获取经济“租”的潜在可能性。
必须指出的是,创新经济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上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现有的创新理论在预测是否以及何时一个给定的创新将给企业带来显著性的收益上解释力有限。〔19〕其次,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创新经济学并未给出明确的内在逻辑过程。再者,在传统的工业创新研究当中,人们往往把创新视为单纯的经济现象,或是单纯的技术现象。为此,N.罗森伯格(N.Rosenberg)认为, 以往对技术创新(或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都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技术内容和技术特性在解释经济现象的产生原历及其影响上的重要性,必须把“已被经济学家将技术变革放置其中的黑箱”打开,“因为某种技术的特定性质会引起不同的经济现象,不对这些特性作细致的考察,就不可能理解这些现象”。〔20〕罗森伯格这种强调具体技术特性在经济和技术现象相互依赖中重要性的主张,对此后的创新研究和分析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企业能力研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与其它研究流派相比,企业能力研究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它着重从企业能力要素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进行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能力研究基本上都接受如下的逻辑假定,即企业因所拥有的资源和内部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了企业间的异质性,这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占优的或特异的资源或内部能力如果与环境机会恰当地匹配的话,它们将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即便是在产业竞争动态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力也时企业保有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21〕
(1)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研究
现有的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研究在总体上,由于它们大部分都是源于对产业乃至国家层次的经济绩效的历史性分析,尽管它们也把企业作为分析单元,但它们更为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它们基于的一个内含假定就是国家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企业或产业来体现)最终将决定国家之间的比较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
在企业技术能力研究文献当中,最具影响的是由M ·弗兰斯曼(Martin Fransman)和K·金(Kenneth King)主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能力”〔22〕和由ATLAS 研究小组完成的“基于技术的发展框架”〔23〕两个研究文集。“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韩国、巴西、印度、香港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迅速经济增长研究,阐述了自主技术能力对国家与产业层次的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
总体看来,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研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造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技术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研究人员之间随着所关注的过程的差别产生研究结论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现有的研究存在着目标上的不确定性,一些研究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研究开发环节的效率上,也有一些研究把注意力置于企业技术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两者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上,而后者则把企业的制造过程和工艺开发也包纳在内)。
在企业创新能力研究领域的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向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在一些学者如J·斯托克等人(J.Stalk et al.)就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视为等同于核心能力。这种倾向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都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其核心,它们都具有途径依赖性,并且两者与企业的创新绩效都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
(2)企业核心能力研究
企业核心能力研究自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受到许多学者和政策机构的重视。作为战略管理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许多研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事实上,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就是可以有效地穿透竞争对手通过一些独占性机制建立起的竞争壁垒。企业获得经济租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更好的资源,而更因为它更好的使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之为“特殊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10〕,p.127)这也是企业核心能力概念的源头。
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性,主要包括企业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途径依赖性。具体而言,包括:(1 )企业核心能力不仅是由技术因素所决定的,而且与企业的组织因素密切相关。正如R.库姆斯(R.Coombs)所指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投入要素就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尤其是那些在企业的创新和产品开发过程联结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因素。〔24〕(2)企业核心能力是具有企业特性的(firm-specific),这不仅是因为其技术特性带来的难以模仿性,而且也因为核心能力中所包纳的企业管理和文化特征。(2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为:核心能力给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机会;核心能力对提高终端产品的用户感知收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12〕,p.87)(3 )企业核心能力具有途径依赖性和累积性。J.梅厄(J.Mayer)和E.罗伯兹(E.Roberts)的实证研究表明,按增长率来衡量,最成功的企业都采取集中在某个或少数几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上的做法,并且企业的产品改进和提高也围绕这个领域。〔25〕
在企业核心能力向企业经济绩效转换的逻辑过程解释上,现有的研究尚较少,只有很少的文献对转换逻辑过程进行过分析。R.G.麦克格雷斯等人(R.G.McGrath et al.)提出了一个企业经济租产生的阶段模型。企业首先通过“因果理解”来提高“团队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核心能力,进而产生企业的特异性,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26〕
从以往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数研究都把注意力放在对企业技术职能层次的核心技术能力研究上,而对企业整体核心能力及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关联性研究相对而言要少得多,并且相互间分歧较大,对一些关键性概念较为模糊。正如凯文·科因等人指出的,“尽管(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已受到各方关注,其对公司绩效的实在影响却是含混不清的”。〔27〕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普拉哈拉德与汉默尔的核心能力模型(以下简称为“P-H模型”)进行了批评。他们认为,P-H模型未能指明在导致企业高创新性的诸要素之间的交互联系,而且他们的模型过于静态,因为他们的一个潜在假定就是技术变革的速率使恒定的。〔28〕斯托克等人提出了“基于能力的竞争”概念。〔29〕它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来源于产品或是市场,而是来源于基于企业内部过程的战略性能力,而这种战略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在那些跨事业部和联结职能部门的支撑结构上的战略投资。在此基础上,斯托克等人对P-H模型进行了质疑,他们认为,“P-H模型仅仅强调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特定点上的技术和生产专长”,它对于顾客而言过于抽象,而且,“尽管本田以司在引擎上的核心能力尽管非常重要,但它无法单独解释本田在过去的20年中为何能快速地进入多个事业领域”。这些观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受90年代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影响。他们的观点给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使人们开始关注企业战略与组织上的效率和有效性对企业竞争绩效的重要影响。
四、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阐释
著名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在其颇具影响的经典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写道,“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然而经过几十年蓬勃的扩张和繁荣,很多企业在追求疯狂的增长和多角化经营的过程中,将竞争优势抛于脑后”。而事实上,“企业长时间维持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其根本基础是持续竞争优势”。〔30〕这充分表明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注。
在企业战略和创新管理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论述。但在80年代初期,很少有关企业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围绕着企业行动/行为与企业创新成败之间的关系,许多战略研究都源于“工业组织”研究传统。A.杰沙帕拉A.Jashapara)指出,这些研究把自己局限于企业/产业层次的分析, 而较少注意到国民经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贡献,或者是缺乏动态性认识,而未能把竞争看作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31〕
造成传统的战略管理研究缺乏动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关注的主要是产品和市场,其基本分析单元获利性来源和企业在产业中的定位。因为在相对静态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变动频率不高,顾客需求较稳定,清晰界定的国家和区域市场,竞争者易于清楚地辨识,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间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市场定位上。(〔29〕,p.62)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获得超额利润或者说竞争优势;其一,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以更高的效率运作,从而获得定价优势;其二,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从而可以享有超出成本的价格。
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静态分析方法以及对产业特性的忽视对于阐释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存在较大缺陷。基于此,波特通过把产业组织分析和价值链方法引入了企业战略研究,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的显著性最终取决于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相对成本和特异性由所作为。而成本优势和特异性又是由产业结构所左右的。这些优势源于企业具有比它的对手更有效地处理那五种作用力的能力”。(〔30〕,p.11)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究其根本是基于对企业产品的成本及产品的特异性的,确实,波特模型在解释许多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竞争优势成因是较为成功的,但它在解释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成因上似乎并不那么有效,因为即便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且面临着同等程度的五个竞争力量,但它们的市场绩效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历时性分析中尤其如此。可以认为,尽管波特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古典战略理论忽略产业特性所带来的缺陷。但是,竞争战略理论仍显不够彻底,这主要表现在竞争战略理论仅仅回答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如成本、质量、服务、营销等),而未能回答企业之所以拥有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原因。〔32〕
值得说明的是,与传统研究对产品成本和价格的过度关注相比,波特已充分意识到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技术除了自身对成本或特异性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改变或影响其他成本或特异性驱动因素来影响竞争优势。波特指出,如下情形中的企业技术变革将导致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1)技术变革本身降低了成本或特异性, 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内阻止竞争对手的仿效;(2)技术变革以有利于企业的方式改变成本或其特异性的驱动因素;(3)除技术自身固有的优势,开拓技术变革还可转变为领先者的先发优势。(〔30〕,pp.177-178)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传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揭示了影响企业经济绩效及其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解释了竞争优势的类型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并没有深入地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以及竞争优势在决定企业异质性方面的内在理性”(注:说法似乎有误。实质上,是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它们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策略问题上,即研究企业采取何种竞争策略以获取竞争优势。(〔1〕,p.31)随着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研究的中心开始逐渐地转向研究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是什么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的持续竞争成势问题。
五、简要的结论
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进行了阐释,它们为人们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内在逻辑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分析框架,但同时它们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其一,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对技术过程与组织过程在企业竞争优势上的作用常常偏执一端,或者是把企业内部除技术过程之外的过程均视为“黑箱”,或者是把技术过程黑箱化,而未能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技术过程和其它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有分析框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力。
其二,对于现有的研究,不论是企业资源观经济学、企业能力研究还是传统的企业创新研究,概念的模糊性一直是一个未曾解决的问题,如研究学者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混用“资源”(resources )与“资产”(assets)、“能力”(capabilities )与“核心能力”(competencies)等概念,这样在分析当中就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歧义性。这种分析定义上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对资源或能力要素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的关联计量分析难以实现。
其三,尽管研究学者们一直对企业在市场机制下的竞争优势问题抱有特殊的兴趣,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经济绩效的成因。然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似乎对一些可用货币计量的收益存在着过多的关注,而这恰恰造成对一些企业的行为的解释力不足,因为单纯的经济收益指标是无法阐释企业竞争优势获取及可持续性的内在逻辑的。
标签:企业核心能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异质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交易费用理论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