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山谷型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论文_杨情兵,喻靖尧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近年来西南地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施工过程中也遇到各式各样工程滑坡,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类型就是山谷型滑坡,为了分析山谷型滑坡的成因,给类似工程预防及治理提供建议,本文结合云南省红河州在建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K52+255~K52+353滑坡实际案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分析,进行稳定性评价,最后对滑坡进行治理,为类似滑坡的勘察和治理提供指导建议。

1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受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限制,具有高桥隧比、填方高、挖方深等特点,一般路基路段、普通高填深挖段路段往往位于山间谷地段,山谷地段一般都为常年耕作的水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忽略其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山谷型工程滑坡。沟谷型滑坡的特征为:(1)滑坡体区域内为负地形,常年有地表水浸泡或者地表水排泄;(2)滑坡体两侧为山脊,强至中风化的基岩的埋深浅,坡体稳定;(3)地形自然坡度较缓,约20~30°;(4)滑坡体物质成分为冲洪积层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全风化软质岩类。本文结合云南省红河州在建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K52+255~K52+353滑坡实际案例,根据测区工程特征、地形地貌及施工条件,采用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取样和室内试验并综合分析等工程地质手段,分析滑坡成因及破坏分析,通过定性、定量等方式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对滑坡进行治理。

2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

2.1工程概况

滑坡路段为云南省红河州在建元阳至绿春高速公路右幅K52+255~K52+353段,主要以挖方路基为主,局部为半挖半填路基。本段路线呈北东南西向延缓坡坡地布设,位于绿春县大兴镇洛马下寨。

2.2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

滑坡段高程介于1377.9~1456.3m之间,相对高差78.4m;属侵蚀构造地形地貌区,沿线路纵向地形起伏较大,现多为水田,未见有地质构造的迹象。根据地质的资料,滑坡体上部为第四系坡洪积灰黑色粉质黏土,厚度3~10.4米;下部为黄褐色全风化页岩,厚度2~4.4米;深灰色强风化页岩,厚度7.2~10.6米;其下为深灰色中风化页岩,钻孔未揭穿。根据地质调查,滑坡两侧山脊为全~强风化页岩出露,坡体稳定。

2.3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地表水体发育,雨季时节,地表水沿山体向低洼处排泄。滑坡体表层主要为水田,地表水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滑坡体中部发育有多条小型水沟,并于底部汇聚成两条水沟,调查期间,小里程端水沟流量为0.1L/s,大里程端水沟流量为0.25L/s,遇降雨时,地表水水量会迅速增长。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类型及基岩裂隙水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多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体中,多以潜水形式出现,水量甚微;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砾岩网状风化裂隙中,页岩为不透水层,但全~强风化层节理裂隙发育,浸水后易发生软化和膨胀,变形模量较小,抗剪稳定性差。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有地下水,底部钻孔地下水位埋深为2.5~4.6m,中部钻孔地下水位埋深为3.1m,顶部钻孔地下水位埋深为2.2米,滑坡区地下水埋较浅,对滑坡影响大。

2.4滑坡成因

滑坡体位于挖方路段右侧,滑坡长约230.1米,宽约88.59~128.26米,其中路线通过段宽96.23米,滑坡体厚度约10~12米,滑坡体大约14.8×104m3,自然坡度较缓,坡度约20°,坡体主要为水田,地表水汇集后经滑坡体由坡顶流淌至坡脚。滑坡后缘及中部发育多条裂缝,前缘已开挖的坡面局部出现裂缝,滑坡周界明显,滑坡下部坡面有一定量的渗水现象。挖方路基施工后,滑坡中上部出现开裂现象,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加之地表水入渗导致变形加剧,现已停止开挖。经过综合地质分析,该滑坡为牵引式滑坡,滑坡底部为挖方路基段,施工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失去底部土体的支撑,滑坡前缘开始变形,对滑坡中上部产生牵引作用,加之地表水入渗,加剧了滑坡体的滑移变形。

3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3.1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整个滑坡目前已形成整体滑移,滑坡剪出口位于已开挖边坡坡脚和路基边缘,滑坡后缘和两侧已出现张拉裂缝,宽度5~15cm,路基边坡的底部渗水明显,形成水潭。滑坡体内部已形成整体贯通滑动面,受自身重力及雨水继续下渗影响仍在蠕滑变形。如不处治,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不利因素的增长,如降雨、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岩土体强度下降,滑坡将会整体滑移,危害公路路基。

3.2滑坡定量评价

(1)计算依据

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场地岩土体结构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类似场地的经验以及边坡可能失稳的模式,滑动面(带)采用折线形进行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计算选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1-5.4公式:

(2)岩土参数选择

重力密度(γ):滑体主要为坡洪积粉质黏土和全风化的页岩。根据试验值和经验值,并考虑了降雨渗入坡体等因素,重力密度(γ)粉质黏土取16KN/m3作为采用值(饱和重度γsat取19kN/m3);全风化页岩取21kN/m3作为采用值(饱和重度γsat取23kN/m3)。岩土抗剪强度据反算值、实验数据及经验数据综合确定如下:可塑状粉质黏土C=25 kPa,φ=15°;全风化页岩C=25 kPa,φ=16°;强风化页岩C=35 kPa,φ=46°。

(3)稳定性计算结果

采用折线法按上述两种工况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其计算结果见表3.3-1: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表3.3-1

(说明:Fs<1不稳定,1≤Fs<1.05欠稳定,1.05≤Fs<1.15基本稳定,1.15≤Fs稳定)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自重(无水)状态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自重+地震状态下,边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说明边坡稳定性较差,在降雨、地震或其他不利因素作用下,边坡将失稳,形成中型中层牵引式滑坡。

3.3处治方案

1.滑坡段路基边缘处设置1排3.0*2.5米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板墙,桩共17颗,桩间距6米(中对中),桩长范围12米~25米。距桩顶2米处设置第一排锚索并进行张拉。距桩顶4米处预留第二排锚索孔。

2. 滑坡段抗滑桩顶部桩后设置4米宽平台,并于平台坡脚处呈阶梯状堆放钢筋石笼反压,钢筋石笼规格为2.0*2.0*1.0m,石笼后坡比按照1:2刷坡,坡面采用三维植被网进行防护。

3.滑坡体外侧5米处设置0.5*0.7m截水沟。

4.结论

山谷型边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挖方或填方高度小而被忽视,最终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工程滑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在工程地质选线设计阶段,路线要避开以大挖大填的方式通过,以免发生地基岩土体的剪切破坏;

(2)在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中,要加强地质调绘,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布设勘探断面,探明地基基础地质情况;

(3)在路基设计阶段,要加强与地勘专业的沟通,根据地质资料,放缓坡比,并做好防护和截排水设计;

(4)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先疏干区域内的地表水,边坡分台施工,开挖一台防护一台,不能全断面开挖,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同步进行动态设计。

(5)因地质和气候条件多变,后期服务、运营等治理阶段,由于山谷型滑坡的覆盖层和全风化软质岩层较厚,岩土体易从抗滑桩间挤出,防护设计上建议使用抗滑桩板墙进行防护,并加强滑坡体外侧截排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汝明. 元磨高速公路的滑坡防治浅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5(S1).

[2]孙英勋. 云南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治理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5(04).

[3]王恭先. 边坡滑坡原因分析及防治办法[J]. 重庆建筑,2005(06).

[4]张倬元. 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02).

[5]殷跃平. 中国滑坡防治工程理论与实践[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01).

作者简介:

杨情兵(1992-09),男,侗族,贵州省从江县,工程技术人员,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论文作者:杨情兵,喻靖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山区高速公路山谷型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论文_杨情兵,喻靖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